石嘴山公司:创新职业通道 铺就员工成才路
2018年以来,宁夏石嘴山发电公司冲破束缚职业通道人才建设障碍,在职数设定、评选方式和评选条件等方面创新,为员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形成促进人才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疏通道 打破选才壁垒
年龄大的员工学习主动性不足、年轻人流动较快、专业带头人少、员工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人才断档等,一系列难题困扰着石嘴山公司的领导班子。近几年,职工的合理化建议、民主生活会征集意见,基层职工提的最多的就是人才培养方面的。
一直以来,石嘴山公司将人才培养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中,积极探索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但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依然存在。2015年以来,仅热控专业调离、辞职和退休的人员就有40人。2015年至2017年,该公司调离、退休及辞职的人员共计374 人,其中青年员工就占9.9% 。
2014年,该公司依照国电电力人才发展通道建设与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出台《员工职业通道建设管理办法》,为员工成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该办法在原有以行政职务为主体的职业发展通道之外增加专业技能、专业技术、专业管理三条职业发展新通道,引导员工多样化发展。在加大对技能人才奖励力度的同时,在培训进修、先进评比和岗位晋升等方面也优先倾向技能人才。
好的机制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变化中才更具生命力,随着“人才强企”工程的全面实施,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石嘴山公司也在不断创新激活人才培养体制。2017年,在总结第一批通道人才建设的经验后,该公司对《员工职业通道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取消了专业管理通道,继续畅通技术和技能通道,并在职数设定、评选方式和评选条件等方面创新“升级”,最终10名员工成为创新职业通道人才建设后的第一批受益者。
随后,石嘴山公司在职代会上为通道人才颁发聘书,让他们的形象展现在文化长廊。并在该公司网站开辟了“职业通道人才专栏”网页,宣传人才的事迹,展示人才的技术成果,在企业营造学好技术就可以当明星的氛围。
搭平台 鼓励人才冒尖
1月18日,对于石嘴山公司锅炉本体班的伍锦志来说是一个好日子,因为从这天开始,他被破格聘任为该公司首席锅炉本体检修技师。
要是按照以前的人才选拨条件,伍锦志仅仅符合技师的条件,但是新的管理办法对那些在生产一线中表现特别突出,业绩优秀的人员,可以通过授予条件破格提高评聘档次。伍锦志就是因为在解决锅炉“四管”难题上“高人一等”而被破格聘任。
比起伍锦志,化验员周学娟两年前就没那么幸运了。当时她与另外三名同事一起评聘化验技术师,四人都顺利通过了技术师的各项考评。最后却因为技术师名额的限定,她被无情淘汰了。“现在每个职级不再有人数设定,只要符合条件,都能聘上,这说明机会越来越多了。”打破职数限定,让诸如周学娟似的员工看到了新的希望。
自从李建斌被聘任为石嘴山公司首席焊接技师后,每个月1400元的人才津贴让他的腰包明显鼓了起来。要是按照以前员工职业通道的奖励办法,他每月仅能拿到140元。10倍的人才津贴让李建斌高兴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
原来,石嘴山公司对人才的考评由原来的一年考评一次变成了现在“月度+年度”的动态考评方式。每月,该公司人才评审委员会从评聘的人才培训带徒、技术攻关等情况进行考评,不合格者不能拿当月津贴。评聘的人才如果出现安全、廉洁等方面的问题,按照否决条件直接撤销人才称号并停发人才津贴。年末,该公司还会从业绩指标完成率、履责等情况对当年聘用的人才进行评审确认,合格者,继续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李建斌的月度1400元也只是拿到了人才津贴70%,剩余的30%还要依据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发放。我们就是要让这些技术人才感觉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也不一样!”石嘴山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郑敏说道。
师带徒 构建人才梯队
火花四溅的焊工房里,几名“全副武装”的员工围在一起讨论着,不时拿着手里的“战利品”请老师点评,这是石嘴山公司员工跟李建斌学习焊接知识的一幕。随着石嘴山公司生产任务的不断加大,检修现场需要大量的焊工配合工作。该公司尝试从各班组抽调员工进行集中培训,以便他们取得兼职焊工证后能够改善生产现场焊工紧缺的现状,于是,李建斌就成了该公司30名兼职焊工的“导师”。
而另一边被聘为石嘴山公司电气一次检修技能师的低压班班长王怡新趁着A修时机,电机大拆大卸机会多,他针对班组每名员工的技术“弱项”,有针对性地给大家开“小灶”。
在石嘴山公司,像李建斌、王怡新这样的技术人才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解决生产现场疑难杂症的同时,更注重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灵活地传授给徒弟们,通过为员工量身打造培训“营养餐”,从而激励身边员工专业技能快速提升。
“通过职业通道评聘出的人才在享受‘优厚’待遇的同时,也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要通过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让更多员工都能成为专业的行家里手,这样才能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郑敏拿着集控运行技能师周建文和青年员工张倩刚刚签订的师徒协议介绍道,“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公司拓宽了职业通道评聘条件,加大了对人才专家的宣贯力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员工主动‘拜师’,签订师徒协议。协议中明确师徒的职责和义务,力争让师傅发挥作用,徒弟学有所成!”
2018年以来,石嘴山公司人力资源部收到职业通道人才撰写的技术报告和论文7份,备案的师徒协议书14份,14名员工自愿报名参加技能鉴定。在涌现出中国电力楷模、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张玉川,集团公司“168技能人才”、宁夏自治区“塞上技能大师”李建斌,国电电力优秀员工苏启军等“资深”技能人才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国电电力青年岗位能手郝佳玮,国电宁夏分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王亮、宁夏自治区“塞上技能大师”时国栋等人才“新秀”。(安波)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核集团办公厅副主任履新北京
2018-09-01
- “黄金人“:中广核事业的“种子
2018-07-07
- 中广核台山核电EPR首堆工程“
2018-06-14
- 华能“90后”大调查
2018-05-18
- 大唐国际潮州发电:全员培训竞
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