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人高家明
他可以在家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可他却选择到全国最贫困、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怒江州做扶贫。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管队伍、抓产业、夯基础,脚上沾满泥土的芬芳。他说,临近退休能参加怒江的脱贫攻坚,目睹怒江的巨大变化是他这辈子最光荣的事。
他就是水电十四局驻泸水扶贫干部、泸水市驻村扶贫工作队副总队长高家明。
不忘初心的笃行人
到泸水市参加脱贫攻坚之前,高家明是水电十四局黄登水电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他说,因为工作原因,他到过很多地方,怒江比较偏僻,他的老家下关距离六库虽然只有230公里,但之前一次也没来过。当初,单位通知到怒江扶贫时他已年过56岁,即将退休的他也的确感到有些意外,家人更是竭力反对。“你大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好,你还脱什么贫,赶紧跟领导反映一下,你不能去了。”家人这样跟他说。
但作为有30多年党龄的他觉得这么大的年纪还能够参与脱贫攻坚这个伟大的事业是组织的信任,自己的无上光荣,于是他服从了组织安排,说服了家人,于2018年3月只身来到了泸水。
高家明在泸水的职务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副总队长,主要协助总队长管理全市9个乡(镇)71个行政村的424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协调、监督、检查各挂联单位开展帮扶工作,同时抓好水电十四局挂联的古登乡干本村的扶贫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高家明用脚丈量土地,踏遍了泸水市各乡(镇)各行政村的每个角落,对扶贫工作队员严管厚爱,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泸水市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
扶贫队员的知心人
古登乡干本村是水电十四局的挂联村,该村地处碧罗雪山半山,海拔高达1600米以上,这里山高谷深,田少坡陡,全村12个小组258户964人,人均耕地面积0.83亩,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808人,是个以傈僳族聚居的深度贫困村。
高家明挂职担任泸水市驻村扶贫工作队副总队长后,深知在干本村驻村工作的艰苦,一方面积极向公司总部申请选派最优秀的员工到干本村驻村帮扶,另一方面通过对工作队员的严管厚爱,不断激发他们的活力,增强驻村扶贫的信心和决心。
“扶贫工作必须要务实,脱贫攻坚必须要扎实,脱贫结果必须要真实。”古登乡驻村扶贫工作队大队长周捌迪说,高家明是一名领导,但又是一名实战员,他经常深入到各乡(镇)各村检查、督查工作,对工作队员严格要求。
水电十四局派驻泸水扶贫干部、干本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马新龙离家到怒江时孩子刚刚满月,公司派他到怒江时他也的确感到有些憋屈,但在怒江遇到高家明后他的思想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跟他第一次见面我们感觉非常地和蔼可亲,交流中就像父亲一样,感觉很亲切。”马新龙说,高家明副总队长虽然不是村里的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但他对干本村的工作亲力亲为。干本村以前村里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除了极少部分稍有文化的村民外出打工挣钱外,大部分村民只能在家守着那几亩薄地种玉米过日子。为了帮助村里发展特色产业,高家明亲自做调研,带领工作队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大理、德宏等地考察学习,随后又把专家请过来,分析、研判干本村的气候、温度、海拔、土壤的水分等,最后得出这里适合发展香橼产业的结论。
干本村海拔高,饮水一直是老大难问题,特别是枯水季节原来的水管里常常一滴水也没有,村民们只能靠人背马驮到几公里的山箐中取水。了解情况后高家明亲自率队到山上勘查新的水源,并积极向公司反映情况,争取项目资金,不到一个月时间干净、清澈的山泉水就引到了各家各户,村民们再也不用为饮水问题发愁。高家明的亲力亲为让年轻的工作队员们异常感动。“他这么大年纪还跟我们年轻人跑来跑去,为村民的饮水问题亲力亲为,我们心里很感动,是我们的榜样、标兵和模范。”马新龙这样说。
干本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6名队员都来自水电十四局所属的各单位,大家平日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有时也会想念家里的父母妻儿。马新龙家在3000多公里外的河南省兰考县,虽然按规定队员们每个月都有几天时间可以轮休,但离家实在太远,所以他们只能半年才回去一次。高家明了解情况后和总队长以及市里的主要领导积极协调,采用调休的方式延长了他们的假期,延长离家较远队员的探亲假,同时,在生活上尽量关心爱护他们,工作队员家里有困难,他会去跟踪了解,如果遇到的困难比较麻烦,高家明总会全力以赴帮助解决。领导的关爱让远离家乡的队员们非常感激,大家表示一定以村为家,主动融入,倾情帮扶干本村搞好脱贫攻坚。
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在调研中,高家明发现干本村的贫困属于综合性贫困,穷“根子”在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发展动力不足等等,为此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育产业是工作队的主要任务。
在干本村临江的偏坡地上,137.5亩的香橼示范种植基地里,一株株翠绿的香橼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翠绿的果实,树下套种的迷迭香长势喜人,发出阵阵浓郁的香味,不远处务工的村民正背着电动割草机给香橼树和迷迭香除草。高家明说,香橼和迷迭香都属于特色产业,目前市场前景都很好。2018年5月,驻村扶贫工作队将香橼和迷迭香种植项目引进了干本村。
除了在示范基地里种植外,他和工作队还发动了56户农户参与种植200余亩迷迭香。经过近一年的管理,迷迭香在2019年5月就迎来了第一次收获,给村民们带来不错的收入。村民义付波看到工作队时显得十分高兴,他说他家种植面积不到两亩,收入接近2000元,预计今年的收受可能要超过5000元。
义付波说:“种迷迭香收入比种玉米好,我还有两亩多的地在路边,我想把它们也种成迷迭香。”
“2019年就开始挂果了,预计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希望脱贫出列的时候我们的村集体、老百姓能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高家明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种植户的收益,迷迭香采用订单式种植,香橼可以由村民自行出售,也可以直接由水电十四局以消费扶贫的方式全部购买。
泸水学龙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义才告诉我们,前期在政府给予的1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下他兴办了养殖场,但因为自己经验不足,养猪场发展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连买饲料的钱也无法延续下去,眼看他与乡政府签订的协议无法履行下去。驻村工作队将情况向高家明报告后,他找到王义才进一步了解他的思想动态,鼓励他继续把合作社办下去,同时向公司申请了专项帮扶资金21万元及时注入合作社。得到帮助后养殖场又正常运转起来,购进了一批能繁母猪,改造了用电设备,并先后出售两批猪仔,给带动参与的11户建档立卡户分了红。目前,养殖场存栏大小高黎贡山猪130多头、黑山羊100多只。
王义才说:“政府政策这么好,我对养殖场非常有信心。”
阿家红和妻子四相妞在外打工时学到了民族服饰加工手艺,想回到家里开办民族服饰加工厂,但因资金不足一直没能如愿。高家明了解这一情况,立即向单位反映后,投资21万元为合作社购置缝纫机、锁边机等机械设备,夫妻俩的多年心愿终于实现了。
“之前我们就想做一些事,但因资金问题一直都做不了,现在得到了中国水电十四局的支持和资助,心愿终于实现了,心里非常高兴!”四相妞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很激动。
“在家里也没有事情做,村里有了合作社我可以在这里打工,我们老人也可以在家门口做工,而且一个月能挣着1500元,减轻孩子们的负担。”66岁的村民夏叁光高兴地说,现如今泸水家红兴业民族服饰缝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了村里年纪大、残疾人等不便外出务工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的最好渠道。
阿林华是合作社务工的唯一男青年,他在外打工多年,但听说村里有了民族服饰加工合作社就马上回来了。“一是为了照顾家,二是想学技术,把我们傈僳族服装的美展示给大家,展示给更多的人,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傈僳族服饰制造工艺的师傅。”阿林华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憧憬。
近年来高家明和扶贫工作队已帮助干本村探索出了一条社员致富、贫困户脱贫的新路子,除了狠抓产业发展,他们还帮助干本村实施了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内容,通过项目的实施,干本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有了质的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日新月异,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强了造血功能。
干本村党总支书记桑波益是村里巨大变化的见证者,他说现在干本村路变平坦了,喝的水变干净了,房间变漂亮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变多了。
企业和地方的连心人
高家明在2018年3月到怒江时已经56岁,转眼间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回想起在怒江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感慨万千。他说:“到了这把年纪还能够参与脱贫攻坚这个伟大的事业,我自己感觉非常荣幸。”
高家明告诉我们一个发生在他身上,至今家人都不知道的故事。2019年的一天在下乡路上,一颗足球大小的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砸到门窗玻璃后改变了方向落到他和驾驶员中间。正是这次事故,让他真正感受到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怒江人民的不易,怒江当地干部的辛劳和付出,也让他觉得更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帮扶怒江人民脱贫致富。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时时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恪尽职守,辛勤工作。现在分管的工作井然有序,干本村的各项基础设施有了巨大变化,各项产业初具规模、初步见效。
“来怒江扶贫两年多,自己亲眼目睹泸水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怒江脱贫攻坚参与者,我感到很自豪、很光荣,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泸水的明天会更好”,高家明说到。
驻泸水帮扶工作结束后,高家明可能马上就退休,他说两年多的怒江工作经历将是他这辈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退休后还能做怒江、泸水和水电十四局的桥梁和纽带,继续为怒江、泸水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高家明(右一)与村民交流沟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