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检修公司周末施工“不放假”
1月16日,一个普通的周末,蓉城上空一扫往日的阴霾天气,难得的冬日暖阳温和地播撒在大街小巷,人们纷纷走出室外,享受着阳光的抚慰。
国网四川检修公司本部附楼底层的封闭式通讯机房内,12名身穿蓝色工装的通信人员却无暇享受冬日的暖阳,他们正在为本部通信机房精益化整改施工紧张忙碌着。
变检中心二次检修二班班长刘继林站在橘黄色的绝缘梯上,细心地捋着内网协议转换屏内一根根粗细不一的线缆,“这是尾纤、这是网线、这是音频线……因为精益化整改,本部办公电话、内外网都要中断,所以不得不利用周末或晚上施工。”
封闭式机房内,三台大功率空调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加上运行中的各类通信、信息、自动化运行设备及电源屏柜产生的噪音,坚持不到五分钟,笔者就感觉耳膜发胀,胸口堵得慌。
“我们已经习惯了。”阳光帅气的米辉辉是2014年进公司的员工,26岁,开朗爱笑,西南交大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站在绝缘梯的上部,弯腰把五颜六色的各类线缆捋顺、归类,细心固定在天花板上的走线槽内。
据了解,与传统的下走线比,上走线比较美观,更重要的是方便检修、布线、维护,减少对静电地板的损伤。
检修二班的技术员旷峰在内网协议转换器柜前认真查看着柜内交织缠绕的“蜘蛛网”上的各类标签,屏后几十个红绿信号灯频繁闪烁着,显示着这些线缆的走向,九龙、木里、石板箐、甘谷地……“全省四十多座500千伏变电站的内网、视频会议系统都由它控制,所以线缆清理整改不敢有一丝的马虎。”
为了把线缆捋顺后固定在上走线槽内,通信人员不得不每天爬上又爬下,清理后,再把线缆整齐美观地固定在上走线槽内,常常在梯子上弓腰驼背站上几个小时,“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头晕脑涨,不想吃饭。”米辉辉微笑着说,他的声音很快被机房内的噪音淹没了。
刘班长介绍道,他们班共有20名员工,三分之二是青年员工,运行维护着40多座500千伏变电站的通信、自动化、信息设施,责任重大。常年奔波在繁华的都市和偏远的藏区间,但是,为了电网的安全,大家都任劳任怨。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点亮,三九天,蓉城的冬夜寒气逼人。华灯初上,通信员工完成一天的工作,疲惫地走出机房,渐渐消失在人潮涌动的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