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十年经济改革话朱基总理
2002-09-03 17:25:2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998年,朱 基总理走马上任,微笑着走向我们。
4年过去,又到"两会",人们看到的他还是那张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脸孔,还是那份一往无前的果敢与自信。总理的第一句话是:"请大家提问题,分秒必争。"令人感慨万分!时间,对于1928年出生、花甲之年才步入中国政治舞台中心的朱 基来说,实在是太紧张了,他的脚步也就总是显得那样急促万分。
1991年,年届63岁的朱 基从上海启程北京,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当时的中国经济,正处于"疲软"的局面:生产衰退、人心不稳,企业间相互拖欠剧增,到处是治理整顿后的未完工程……
朱总理到京后的第一板斧便是治理三角债。由于他雷厉风行的风格,这项最难缠、无人敢揽的活居然速战见效,得到小平以及举国上下的一片叫好。"懂经济"从此成了朱 基的金字招牌。
接下来是对付经济过热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1992年后,中国出现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港口机场建设热、集资热,供需脱节令物价飞涨。1993年全国物价上涨13%,1994年上涨至21.7%,为改革开放后的最高记录,1995年仍高达13%。
朱 基采取了逐渐刹车的所谓"软着陆"办法。最厉害的是三招。一是1995年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银行会议,颁布16条,从紧缩信贷开始堵住货票进入市场的渠道。二是果断开仓放粮。1993、1994两年中央政府放出400亿斤国家储备粮。由于粮价上涨导致副食品涨价,副食品涨价一项大约影响当时物价的2/3,此举可以说是砸到了通货膨胀毒蛇的七寸上。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还在1993~1995期间,3次提高粮价,鼓励农民种粮食。到1995年粮食大丰收,市场上粮食开始供大于求,治理通货膨胀最艰难的阶段总算过去了。三是砍项目,防止重复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当时砍项目,砍得鬼哭狼嚎。
这三招犀利无比,招招见血。其结果,中国的物价一路回落。到1996年回落至6%,1997年10月份居然出现了中国经济史上鲜见、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物价负增长。
但是,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特大洪灾,宏观软着陆所企望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在1996年一现后便告消失,新的更加严峻的考验摆在了朱 基的面前。主要的问题,便是前些年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所导致的生产能力大量增长,以致出现了普遍的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产品找不到出路以及失业和下岗工人增多等过去中国人以为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才出现的现象。仅1997年一年,中国新出现的下岗工人就有1000万之多。
1998年,朱 基正式走马上任,担任共和国总理,举国上下无不寄予莫大希望。满怀忧患的朱 基提出了本届政府将完成"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任期目标,并表明为此不惜闯地雷阵、赴万丈深渊的决心,举世震动。
但偏偏开局不利,形势严峻。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滞后到这时来发作。春夏之交,朱 基视察山西、内蒙的时候,宣布中国出现通货紧缩。后来的正式说法则是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从此,通货紧缩这个名词让人们越来越耳熟能详。而中国的老百姓逐渐明白,通货紧缩已取代通货膨胀成了中国经济更凶险的最大敌人。这个敌人也是中国政府从未打过交道的劲敌。
朱 基的应对之策是改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取向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新组合。政策意图很明显,一是要保银行,二是要稳定经济。相比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显得更加决心坚定、措施有力,实施起来毫不动摇。
宏观"软着陆"至1996、1997年,生产已恢复,老百姓将越来越多的钱存在银行,居民储蓄存款每年增加两三千亿。但银行拿到这笔钱,贷不出去,因为前几年项目搞得太多。无论是加工工业还是原材料工业,都是过剩的局面。没有人愿去投资,也就没有人愿贷款。钱贷不出去,存款仍要付息,所以银行亏本不迭。银行亏本,其实就是财政亏本,也就是国家亏本。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手段便是银行连下降息令牌,一年期实际利率由原来近10%下降至2%左右,让银行大舒了一口气。财政政策的手段则是国家用净高于存款利率的利率,向银行发行国债,把资金拿过来,直接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通常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跨地区作业、回收周期长的特性,国家来做较合适。
1998年~2001年,政府一共发行5100亿国债,带动银行资金和其<
1998年,朱 基总理走马上任,微笑着走向我们。
4年过去,又到"两会",人们看到的他还是那张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脸孔,还是那份一往无前的果敢与自信。总理的第一句话是:"请大家提问题,分秒必争。"令人感慨万分!时间,对于1928年出生、花甲之年才步入中国政治舞台中心的朱 基来说,实在是太紧张了,他的脚步也就总是显得那样急促万分。
1991年,年届63岁的朱 基从上海启程北京,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当时的中国经济,正处于"疲软"的局面:生产衰退、人心不稳,企业间相互拖欠剧增,到处是治理整顿后的未完工程……
朱总理到京后的第一板斧便是治理三角债。由于他雷厉风行的风格,这项最难缠、无人敢揽的活居然速战见效,得到小平以及举国上下的一片叫好。"懂经济"从此成了朱 基的金字招牌。
接下来是对付经济过热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1992年后,中国出现了房地产热、开发区热、港口机场建设热、集资热,供需脱节令物价飞涨。1993年全国物价上涨13%,1994年上涨至21.7%,为改革开放后的最高记录,1995年仍高达13%。
朱 基采取了逐渐刹车的所谓"软着陆"办法。最厉害的是三招。一是1995年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银行会议,颁布16条,从紧缩信贷开始堵住货票进入市场的渠道。二是果断开仓放粮。1993、1994两年中央政府放出400亿斤国家储备粮。由于粮价上涨导致副食品涨价,副食品涨价一项大约影响当时物价的2/3,此举可以说是砸到了通货膨胀毒蛇的七寸上。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还在1993~1995期间,3次提高粮价,鼓励农民种粮食。到1995年粮食大丰收,市场上粮食开始供大于求,治理通货膨胀最艰难的阶段总算过去了。三是砍项目,防止重复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当时砍项目,砍得鬼哭狼嚎。
这三招犀利无比,招招见血。其结果,中国的物价一路回落。到1996年回落至6%,1997年10月份居然出现了中国经济史上鲜见、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物价负增长。
但是,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特大洪灾,宏观软着陆所企望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在1996年一现后便告消失,新的更加严峻的考验摆在了朱 基的面前。主要的问题,便是前些年盲目扩张、重复建设所导致的生产能力大量增长,以致出现了普遍的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产品找不到出路以及失业和下岗工人增多等过去中国人以为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才出现的现象。仅1997年一年,中国新出现的下岗工人就有1000万之多。
1998年,朱 基正式走马上任,担任共和国总理,举国上下无不寄予莫大希望。满怀忧患的朱 基提出了本届政府将完成"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任期目标,并表明为此不惜闯地雷阵、赴万丈深渊的决心,举世震动。
但偏偏开局不利,形势严峻。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滞后到这时来发作。春夏之交,朱 基视察山西、内蒙的时候,宣布中国出现通货紧缩。后来的正式说法则是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从此,通货紧缩这个名词让人们越来越耳熟能详。而中国的老百姓逐渐明白,通货紧缩已取代通货膨胀成了中国经济更凶险的最大敌人。这个敌人也是中国政府从未打过交道的劲敌。
朱 基的应对之策是改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取向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新组合。政策意图很明显,一是要保银行,二是要稳定经济。相比于罗斯福新政,中国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显得更加决心坚定、措施有力,实施起来毫不动摇。
宏观"软着陆"至1996、1997年,生产已恢复,老百姓将越来越多的钱存在银行,居民储蓄存款每年增加两三千亿。但银行拿到这笔钱,贷不出去,因为前几年项目搞得太多。无论是加工工业还是原材料工业,都是过剩的局面。没有人愿去投资,也就没有人愿贷款。钱贷不出去,存款仍要付息,所以银行亏本不迭。银行亏本,其实就是财政亏本,也就是国家亏本。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手段便是银行连下降息令牌,一年期实际利率由原来近10%下降至2%左右,让银行大舒了一口气。财政政策的手段则是国家用净高于存款利率的利率,向银行发行国债,把资金拿过来,直接用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通常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基础设施具有投资大、跨地区作业、回收周期长的特性,国家来做较合适。
1998年~2001年,政府一共发行5100亿国债,带动银行资金和其<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提升输配电价
2020-02-22
- 《关于深化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
2019-09-14
- 发改委持续加码,下一阶段重点形
2019-09-14
- 《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
2019-03-21
- 2018年电改综合改革、售电侧改
2019-03-03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