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开源开放 节流节支
今年以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面临电价、电量双降的不利形势,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营压力前所未有。为有效对冲疫情和降价影响,充分体现央企的责任担当,确保完成全年经营目标,该公司全面组织实施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如何带头过紧日子?如何创新开展这项工作,实现大力提质增效?国网浙江电力紧紧围绕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与实现电网可持续发展、提高效率与防范风险“两大平衡”,贯彻过紧日子思想,打出开源开放、节流节支、提质增效“组合拳”。
应用新标准成本体系
精细分配管控预算
3月24日,宁波供电公司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在线开展11个项目的评审。最终,“电量统计快报”“市级充电设施数据采集监测”“账号权限微应用”等8个项目通过预算线上评审,被纳入企业“提升性成本专项”预算储备库。
该公司财务资产部专责曹治说,此次评审严把科技创新项目入口关,发挥好精益预算管理指挥棒的作用,共压减费用512.32万元,让资源配置更精准。
3月初,国网浙江电力明确了2020年预算安排,按照从严从紧、精益管控要求,可控费用总额压降10亿元,非生产性支出同比压降5%,机关非刚性费用支出下降8%。
本次预算安排采用零基预算理念,充分应用新标准成本体系,按照“保障性成本+完善性成本+提升性专项成本”的模式精细分配和管控各类费用预算。
保障性成本用于保障基本的保底服务和电网安全运行,完善性成本用于完善老旧设备运行状态和服务水平增加的必要支出,提升性专项成本用于服务企业发展战略,包括支持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优化营商环境等需要。
三个层次的预算安排覆盖企业各类经营与发展要求,同时严格控制各类非必要开支,针对性、精准性更强,提质增效的引领作用更突出。
大数据赋能智慧税票平台
助力提质增效
4月13日,余姚市供电公司综合班费用报销岗员工王峥,通过电子报账系统完成了当月水费流程提报。
上传发票扫描件后,系统便自动生成了相关费用填报信息,不仅免去手动录入的麻烦,还有效避免了手工填写可能产生的误差。
这个提升效率的报账系统是国网浙江电力的智慧税票平台试点项目。
随着“互联网++税务”思维和增值税改革带来的变化,该公司以发票管理为切入点,搭建集发票“取得、提报、查验、归档”于一体的智慧“发票池”,创新建设智慧税票一体化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浙电“全能税管家”,为提质增效添砖加瓦。
该项目在“开放的企业级发票数据中心”和一个“智慧税票一体化平台”的构架基础上,实现财务各系统、发票池、税票一体化平台与业务人员四者间的智能交互。
它将交互的数据集成至信息平台,在全面提升发票信息的高效处理和便捷运用、税票信息的可视化展示、智慧稽核和数据挖掘等方面实现多种运用。
余姚市供电公司税务专职茅恬颖说,该平台运用智慧税票结构化信息、OCR图像识别和智能检索等技术,让信息系统自动感知提报的每一份发票信息,实现税票信息的智能化提报、自动化传递和便捷化获取。
尤其在增值税专票的进项认证和账面一致性核对方面,以往长期依赖税务会计的“肉眼搜索”,现在该平台通过业务端的自动关联,将发票数据无缝融入财务系统,实现了发票数据从入库、提报、记账、付款到认证的全程自动跟踪,一键完成账票的差异核对和批量税票认证。
按平均每月费用报销和发票校验流程数量500条、每条流程时间压缩至10分钟估算,每月可减少80小时工作时长。
开展存量资产盘活利用
唤醒“沉睡”的资源
4月17日,杭州供电公司财务部员工张智伟在ERP系统中完成杭州境内37条输电线路资产卡片的售后回租标识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对租赁物的保管、维修及处置程序管控措施,确保售后回租业务切实履行。
目前,该公司已在全省率先完成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创新试点工作,直接回笼资金5.14亿元。
融资性售后回租是一种适应性较广泛的创新型融资方式,也是国网浙江电力推进产融协同的重要举措。
其优势在于通过自有存量资产的综合利用,把“沉睡”的资源唤醒,获取充足的现金流,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进一步保障企业投资资金来源。
3月以来,国网浙江电力所属各地市供电公司已先后启动融资性售后回租资产评估工作,全面梳理存量电网资产账卡物信息,将资产价值已逐年减少但运行状态良好的部分资产打包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再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回,保持资产占有、使用和收益权。
国网浙江电力树立“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节省的投资是最高效的投资,唤醒的资源是最优质的资源”的理念,从挖掘资产资源价值出发,进一步盘活企业大规模存量资产,全力挖潜增效。今年,该公司计划全年实现存量资产盘活5亿元,售后回租资产40亿元。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