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四十载·砥砺镇电路
1977年3月30日,原本沉寂的镇海虹桥突然热闹了起来。要造电厂了,据说是浙江省第一座大型港口火力发电厂,镇海人民奔走相告。 那是何等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先后有30余家施工单位参战,施工高峰时人数达5500余人。2万立方米的主厂房土方这块硬骨头,在指挥部机关干部和工人们拼搏下,顶风冒雪,手拉肩挑,被顽强啃下。起重工人自力更生改装40吨平板车,冒着倾盆大雨,连续作业17个小时,硬是将102吨重的发电机静子,从宁波北站安全运到工地。物资供应人员先后奔赴18个省市,100多个厂家,所需的40万吨材料如期抵达。吃在工地,睡在工地,一道道难题解决在工地。 1978年12月25日,一号燃油机组建成投产。1979年9月22日,二号燃油机组顺利投产。一颗璀璨绚烂的明珠,在东海之滨冉冉升起。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茫然不懂电为何物的小学生。到了晚上,家里依然在用美孚灯提供照明。 1985年,我从小港中学高中毕业。八十年代的高中生颇为吃香,尤其是居民户口,毫不夸张地讲,就业比现在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还要方便。银行、税务所、邮电局、供电局等纷纷抛出了橄榄枝,而炼油厂、电厂、港务局、渔业基地这四大工程的诱惑也不可小觑。不是单位挑人,而是人挑单位,何去何从,倒成了难事。 去四大工程吧,身为小五金师傅的父亲对我说。虽然父亲只是一个建议,但懵懂的我却视作太上老君的急急如律令,那就首选炼油厂吧,大单位,待遇也好。命运有时候总会跟人开不大不小的玩笑,那一年炼油厂迟迟没有招工,倒是电厂先发布了招工启事,怀着一丝失落,我报了电厂。 电厂,不会到处有电吧,一不小心触电了,这可怎么办?暗藏那份恐惧,我成了一名电力工人。经过几个月的简单培训,我和众人被一窝蜂分到燃料分场。主任冯宝荣用不是很标准的宁波话跟我们介绍这个分场是干什么的,我们将“燃料”听成了“茶罗”,为此还互做鬼脸窃笑,想不到没过几天,真的成了“茶罗”。 这一年,镇海电厂迎来了又一次的腾飞,12月21日,三号燃煤机组并网发电。而我的小世界,却坠入谷底,丰满的理想顷刻间被骨干的现实撕个粉碎,大厂的美梦在做“茶罗”开始渐渐破灭。 燃料分场说到底就是与煤打交道,煤驳船将煤运到码头,桥抓司机把煤抓到1号皮带,而后通过许多条皮带兵分两路。一路经斗轮机到堆场储备,一路直接运到煤仓,煤仓张开大口拼命吞咽,接下来如何发电,就不管我们的事了。 堵煤是常有的事,一旦发生,只能提起铲子,一铲子一铲子将煤铲到皮带上。我管过碎煤机,听着煤块轰隆隆的声响,非常担心自己的耳膜会不会被击碎。也管过直接入煤仓的7号皮带,盯着煤粉泻入那一望无际的深渊,不禁神志恍惚。上班时戴口罩是必须的,下班时吐出的痰都是黑的。三班昏天黑地倒着,惘然不知天在何方。 1986年11月11日,我应征入伍,到上海警备区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就在这一年的12月14日,镇电二期四号燃煤机组顺利投产,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是高兴,兴奋之余,又不免为还在与煤尘抗战的同事之呼吸问题深深担忧。 这一去就是三年多。回到厂里,我成了一名上白班的电气检修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而这时,镇海电厂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0年6月6日,镇海电厂拥有燃油机组两台,燃煤机组四台,装机总容量1050兆瓦,成为浙江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华东主力发电厂之一,电力紧张局势顿时为之缓解,为宁波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怀着一份忐忑,我故地重游了曾经日夜奋战过的岗位,带给我的只有震惊。原来的脏乱差现象不见了,输煤皮带不再是像“穿着开裆裤的小屁孩”,变成了封闭运行,值班室窗明几净,安装了双层隔音玻璃,通道上非常干净。物资匮乏再加囊中羞涩,拥有再大的豪情也办不成什么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话一点不假,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提法。 1990年末,镇海电厂的职工人数达到2557人,其中工人2118人,干部439人(各类技术人员361人,占干部人数82.2%)。内设影剧场、闭路电视、地面卫星接收装置、图书阅览室,占地面积达2132平米的文化宫顺利建成。职工医院、招待所、子弟学校、幼儿园、离休干部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 回过头去看,1990年于镇海电厂而言,或许是一个历史的顶峰,从那一年开始,再也没有新的项目上马,有的只是对原有设备的技术改造。随着时代的变迁,兄弟单位的赶超,镇海电厂“百万大厂”的风光不再,人力成本偏高,设备老化问题凸显,尤其是立下赫赫战功的两台125兆瓦燃油机组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改革势在必行,不改只有死路一条。 2003年9月,一、二号燃油机组宣布退役,开始拆除。12月7日,150米高的烟囱折叠式定向爆破成功实施,被媒体誉为“亚洲第一爆”。2007年,两台35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坏发电机组在原地悄然崛起。 2011年,镇海电厂再次抓住省政府提出的浙江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抢建行动计划这个历史性机遇,迅速启动镇海动力中心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2014年,两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建成投产。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许多老师傅已经光荣退休,掐指一算,我已在镇电度过了三十三个春夏秋冬,上下班途中,总会遇到不曾相识的年轻人,他们满脸阳光,充满朝气。 城市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镇海电厂处于城市发展的包围之中,客观环境的变化,逐渐在论证镇电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合适,甚至于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有些格格不入。 时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变革着当今的工业生态,绿色环保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尽管镇电耗巨资对燃煤机组进行了烟气脱硫脱硝的技术改造,但机组能耗高、排放大、效率低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搬迁势在必行。 根据浙江省、宁波市政府确定的镇海炼化扩建项目在镇海区域内能耗总量尽量平衡、单位能耗必须平衡、排放指标基本平衡的总体要求,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实施镇海电厂整体搬迁改造、先建后拆的总体方案。浙江浙能镇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将搬迁至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围垦区,建设两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步建设高效除尘、烟气脱硫脱硝以及超低排放等环保设施。一座新厂,将矗立在跨海大桥边。几年后,旧日的滩涂上,一个冲天的娇子即将傲视东方。 风雨四十载,砥砺镇电路。镇电的发展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把每一天做成一个台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四十年的跋涉,四十年的奋斗,四十年的前行,一个个镇电人用自己的任劳任怨诠释团结忠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高歌青春无悔,用自己的无私奉献铸就不屈脊梁。 原文提供:姚秉荣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