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能源转型需要全民参与

  2018-10-27 00:10:50    来源: 金彩尔 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A- A+
电力18讯:

  在德国,如果你想买房,懂行的人往往会这样建议:不要着急去银行申请贷款,而是先看一下那套房子的能源消耗水平。

  这个建议背后,是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的一项对于低能耗建筑的计划——在购买低能耗的房屋时,购房人可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申请一笔最高达10万欧元的特殊低息贷款,贷款总期限30年,固定利率0.75%。另外,符合《德国新建住宅的节能条例》中能源标准为55的建筑,KfW还会按照贷款额27.5%的比例,向购房者返还补贴,最高2.75万欧元左右。

  以一间总价为30万欧元的公寓计算,如果房屋符合KfW规定节能标准,那么购房人不仅可以申请10万欧元的优惠贷款,还能直接获得2.75万欧元的补贴。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是一家国有开发银行,德国政府持股80%,各联邦州持股20%。节能建筑贷款计划,只是其众多推进德国绿色转型的计划之一。但无论设计建筑、储能还是新能源,这些计划的思路和操作都遵循了德国能源转型的初衷:从消费者入手,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到节能中,提高全民对能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的重视程度,最终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

 

如何实现参与

  德国的能源转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17年《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颁布实施,德国先后颁布了超过20多项与能源转型相关的法律及若干法规。

  德国的能源法规体系遵循两点原则:一是在规划方面,德国始终考虑到工业、居民和交通等所有用能领域,在此基础上形成完善的体系和路线图,并会兼顾项目长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在内容方面,德国能源转型始终把节能放在第一位,因此相当一部分的法规,都会直接或间接涉及能源节约和循环经济领域。

  在推动全民参与方面,政府的主要工作体现为两点:一是低息贷款,二是提供咨询服务。

  低息贷款,即前文提及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推出了一系列计划。除了建筑节能,KfW另一个成功的补贴项目是太阳能储能。

  2013年5月,德国政府通过KfW对家用太阳能电池储能系统进行补贴。新建太阳能电站加上储能设备,或者现有太阳能电站加装储能设备,都可以申请2000-2200欧元/千瓦的补贴。和建筑节能类似,KfW还会给予还款补贴,额度为设备总售价的30%,在偿还贷款时直接抵消。这项政策直接促进了德国家庭储能市场在2015年的爆发,并让这种系统开始普及。

  减免咨询费用,则是德国政府推出的另一项针对全民开展的服务。

  在国家层面,2008年,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及核安全部(BMU)启动了“国家气候保护倡议”资助项目(NKI),旨在争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气候保护当中来,促进经验交流、加强并推广地区层面上的气候保护措施。其中,初始咨询服务就是其中之一。

  初始咨询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地方政府。BMU首先会派出专家,分析地区政府内的职责、工作流程和活动。同时,地方政府会指定一名当地的联络员,负责协助该专家并向其提供有关信息。在经过讨论后,他们会确认本地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效优化的潜力方向,并和地方政府一起制定目标和行动方案。地方政府可以获得最高达到咨询费用91%的补助。

  除国家层面的措施外,各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免费咨询措施。比如德国的奥芬巴赫市从2013年到2015年开展了针对企业的免费节能咨询活动,数据显示,第一次咨询活动发起时,127家当地企业中对能源免费咨询项目感兴趣的企业仅占10%。第二次咨询活动中,200家企业中对能源咨询感兴趣的企业上升到 20%。有一半接受咨询的企业明确表明他们打算制定具体措施来节约能源。为了能让该项目更加完善,参与企业也会不断地分享他们的经验。

  但是,仅靠政府推动的节能,显然是难以持续的。从决定转型初期,德国同时制定了市场化倒逼机制和鼓励措施,让公众实现主动、自发的参与。

  能源价格是最主要的倒逼机制。

  能源转型计划实施以来,德国能源价格一直偏高,因此,这部分支出也成为家庭总支出中的重要组成。所以,德国人会高度关注自己的能耗使用情况,通过检测设备看每天会在电、热、水上的具体费用,并促使他们经常主动思考,如何改进才能减少能源方面的消费。

  从小教育则是最重要的鼓励措施。

  在德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每个人对能源资源的节约意识都是从小树立的。在家里,父母会对节约能源、资源分类进行言传身教,在学校,老师会对能源利用、能源技术进行系统教育。这些教育和影响,让每个人把能源节约内化为一种习惯,也让很多人从小就建立了能耗的概念。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地区的能源变革中,公众都会主动根据所在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提出更为可行的改进建议。事实证明,来自公众提出的建议多数都是可行的。

 

如何激发热情

  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其他欧洲国家,一个共同的经验是:要让公众接受能源变革,并落实在日常生活上,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

  在比利时,曾有一位能源转型的专家在垃圾发电厂向我们表示,他们仅在培养人们垃圾分类的习惯上,就整整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因此,要推进能源变革,特别是让公众主动参与,需要在形成整体思路和路线图的前提下,有耐心地逐步落实。

  对于中国而言,近年的科技创新环境更好,而产业基础也已经建立起来。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市场活跃,且教育水平较高,具备公众主动参与能源变革的基本条件。因此,政府或将在未来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

  首先,政府应率先改造自己的楼宇。

  在德国,如果市政府希望咨询机构对其能效减少提出建议,那么专家的第一建议一定是:先把政府自己的办公楼进行节能改造。这是一个通用的准则。原因在于,政府自己对办公楼具有控制权,在具体的落实中也便于决策和执行。同时,在政府的示范效应之下,其他公共建筑以及民用建筑才有动力进行尝试。

  其次,公众教育可以借助网络技术。

  在推进公众对能源变革的认知上,德国使用了媒体、社区、研讨会、竞赛等多种途径。可见,传播路径越广、程度越高,公众了解能源变革的速度和深度就越快。在中国,网络和新媒体等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年龄层的公众身上。

  因此,如果能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宣传和公众教育,或将事半功倍,激发公众参与的动力,进而缩短实现能源变革的时间。

(作者系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可持续城镇化、交通运输与能源领域主任,马琼英对本文亦有贡献)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寇伟在国网新源公司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时强调 最大限
  • 现场直击 | 2018年智慧能源发展高峰论坛纵论能源转型
  • 现场直击 | 2018年智慧能源发展高峰论坛纵论能源转型
  • 能源转型变革 | 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经验分析
  • 能源转型变革 | 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经验分析
  • 能源转型变革 | 欧盟能源转型:生物质能需求增长
  • 聚焦能源变革丨能源转型有赖于深化改革
  • 能源转型|青海电力:资源禀赋+技术创新
  • 周大地:能源转型有赖于深化改革
  • 国家电网舒印彪:推进电网革命是促进能源转型的关键举措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