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出发 向“新”而行 从用电数据看南方五省区经济发展势头
2024年全国两会确定了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同时也传递出以新质生产力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为全年的经济工作锚定了新航向。
实现良好的开局对提振全年工作信心至关重要,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用电量恰恰是观察开年发展形势的重要窗口之一。从1—2月用电数据来看,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电力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三次产业用电增长均超一成,制造业用电增速显著加快,服务消费行业用电量持续回暖,释放出经济稳定向好的积极信号,彰显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和活力。
看总量,南方区域用电需求增长稳中向好,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底气
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难度加大。今年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同时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犹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经济活动数据,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7.0%、5.8%、5.5%、4.2%、8.7%,生产、消费、投资呈稳健修复态势。
在地方两会上,五省区各政府分别定下5~8%的经济增长目标,除海南省外,其他四省区2024年目标增速均高于2023年实际增速,体现了各省区政府对于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信心,而用电数据的持续改善也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充足底气。2024年1—2月,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23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相较2019年以来同期年均增速高了4.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达到42亿、1391亿、459亿、44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1.8%、12.3%、16.0%、6.2%,第二、第三产业用电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总体而言,五省区的用电需求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较快的增长趋势,远高于近两年及2019年的同期增速,恢复至2018年同期水平,象征着五省区电力消费逐渐走出疫情影响,展现了新气象,折射出地方经济发展的充足韧性以及持续稳定向好的良好态势。
看结构,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新质生产动能加快培育
随着五省区高质量发展进程稳步推进,电力消费的结构也逐渐改善。目前,五省区用电结构中第二产业用电占比下降至近60%,而第三产业占比连年攀升并于2023年首次达到20%,相较2019年提升2.5个百分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于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为中国经济的未来举旗定向。创新发展,已成为推动制造业用电量大幅增长的“活力因子”。得益于五省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1—2月,五省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用电增速达21.4%,折射出各省科研创新升级提速。同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2%,且同比增速自去年四季度以来一直维持在10%以上。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五省区与新能源相关的“三新”行业用电更是保持高位增长,增速达到47.3%。
另外,制造业中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9%,分别超过制造业整体和四大高载能行业增长水平4.7和8.8个百分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3.3%、15.7%、19.3%、15.8%。可见,五省区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明显,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壮大。
看需求,居民消费潜能加速释放,新型消费扩大势头正酣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作出了部署安排,其中明确提出,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4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之一。
随着经济稳步向好以及在提振和促进消费政策、服务消费加快释放的带动下,五省区消费需求持续扩大。1—2月,五省区消费类行业用电量达6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达到近六年(除2021年外)的同期最高增速。其中,升级消费类行业、可选消费类行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16.4%、21.6%,合计为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约40%,高于2023年同期的32%,也从侧面反映了过去一年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
当前居民在消费观念、消费类型、消费方式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逐渐向个性化、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变。大宗消费、生活服务、特色文旅构成了当下传统消费和新消费两大领域的诸多消费场景。1—2月,与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特色文旅相关的充换电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用电表现亮眼,用电增速分别达到62.0%、22.6%、15.9%、9.9%、17.6%、30.8%。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假期期间,五省区日用电量最高达到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其中,商业日均用电量达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8%,假期经济、夜间经济等重点领域得到持续关注。可见,消费新趋势与新场景的形成正在激活庞大的需求潜能,新型消费对电力消费增长的刺激作用也愈发明显。
看布局,各省区因地制宜促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五省区用电增长亮点纷呈
1—2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用电量分别为1112亿、394亿、412亿、333亿、74亿千瓦时,同比增速分别为14.7%、12.2%、2.5%、12.5%、19.3%,均高于2019年各省区同期水平。其中,广西实现了第一产业用电领涨,海南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领涨。除云南受持续冬春连旱、降雨偏少影响电力供应导致增长放缓外,其余四省区均实现10%以上的用电增速,呈现出不同的亮点。
作为在经营主体总量、企业总量、外资企业总量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四个方面占全国第一的省份,广东省近年来持续出台多项政策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广东入围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批发业等行业,相关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2%,相较2019年同期增速加快了10.4个百分点。在中央到地方的引导、鼓励、支持下,广东民企应时而变,在努力恢复元气中稳步向前。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产业,新能源产业同样是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实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五省区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要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相关产业链发展,根据用电数据,西部三省区主要相关行业1—2月用电量合计同比增长12.5%,贡献用电增长近三成。而在海南,随着金海浆纸业新项目投运,百万吨乙烯、京博石化稳产增产,新能源汽车扩大外销,高端纸制品、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已成为电力消费的新名片,1—2月相关行业用电增速分别达到25.3%、40.7%、59.3%。
稳步上扬的用电量曲线,释放出南方五省区经济恢复向好的积极信号,用电数据的良好表现反映了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展望全年,随着新质生产力和新型消费的培育壮大,南方区域将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综合分析,一季度五省区电力消费同比增速或达到12%,有力支撑了南方区域一季度经济增长实现良好开局。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首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
2023-04-28
- 两部委: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
2023-01-14
- 金风科技发布碳中和行动与愿景
2023-01-14
- 金风科技再斩获国际订单!
2023-01-14
- 再进军!晶科科技签订200MW风电
2023-01-14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