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ESG评价助力基建项目高质量建设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又称为ESG,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核相通,ESG外延不断拓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更好落实美丽中国建设、利益相关方权益、诚信治理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关方应当将ESG核心议题纳入工程的投资决策考量中,并且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进行ESG管理和评价。
ESG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正式提出了ESG概念,首先在投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考量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三个方面的指标表现,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和风险,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可持续的投资分析和决策。由于金融机构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和证券交易所的要求,ESG已经通过信息披露要求深度影响到更多行业的企业实质运营。ESG的应用也从单纯地用于投资筛选,扩展到了包括企业管理、政府监管以及公共政策制定等领域,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越来越重视ESG,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来引导和规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世界一流企业纷纷将ESG因素纳入到其战略规划和业务决策中,以提高企业在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和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方面的能力水平。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原银保监会针对企业落实双碳战略、履行社会责任、提高ESG信披能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着力推动ESG不断深入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不同主体。
近年来,ESG理念在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基建”)领域也逐渐得到关注。相比股权投资,针对基建的投资,例如公路、桥梁、隧道、电力等的资金体量通常更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投资回报,对可持续性要求更高。此外,部分股权投资最终较大比例地转化成基建投资。ESG可以用于对基建项目的长期价值进行仔细全面的评估。世界银行在对基建项目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国政府妥善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并在2019年推出主权国家ESG数据门户网站,以支撑科学的投资决策。全球基础设施巴塞尔基金会制定的可持续及韧性基础设施标准(SuRe)评价体系,采用了责任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所认同的ESG理念。我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基建项目的ESG表现关注度也逐步提升,2022年底,华夏越秀高速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主动发布了境内首份公募REITsESG报告,披露项目基础资产相关的ESG关键议题和绩效指标。
新发展阶段基建领域治理面临新要求
基建工程通过改善交通、能源、通信等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刺激整体经济活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基建领域逐渐引入市场机制,治理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在新发展阶段下,传统基建领域面临一系列高质量发展要求,亟需构建新的治理格局。在投资决策方面,传统的基建项目投资决策对环评、水保等方面均有前置要求,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利益相关方权益等方面的约束碎片化、不成体系。2017年“云南绿孔雀案”中,总投资30多亿元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因对绿孔雀生存环境可能造成严重威胁,被公益组织提起诉讼,最终被法院责令暂停施工,已投入的高昂成本可能付诸东流。另一方面,传统投资策略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为主,可能导致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项目难以获批。在项目管理方面,以电网工程为例,当前电网基建项目管理及评价机制更关注其内部性要求,对外部性评估较为分散,未形成体系化的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架构。在环境与社会等维度通常满足底线要求即可,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缺少显性化指引。
ESG理念高度契合我国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现代化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发展要求。通过引入ESG治理,可以更加全面地考虑基建投资的长期影响,衡量基建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为相关方企业服务基建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抓手。
目前,一些大型国资央企已将ESG理念延伸应用到基建项目上。2022年,南方电网公司分“三步走”开展电网工程ESG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将ESG理念引入电网工程评价并本土化、体系化构建一元(一套ESG指标)多维(十个一级维度)分级(单项目、业主项目部、建设单位、省级电网公司)的基建管理新型综合评价机制。
评价指标库完全包含传统的优质工程评价指标项,评价结果应用于评先评优工作和基建领域对分子公司绩效考核评价的依据,实现基建管理贯通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整体画像,南方电网公司已经将ESG试点评价示范推广覆盖主配网建设。
多举措推动ESG在基建领域推广应用
基建领域的ESG应用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体系化的治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新形势下,各相关方应积极将ESG理念及方法应用到基建领域治理的各个环节,共同打造高质量建设生态圈。
一是将ESG核心议题纳入基建项目的规划和投资决策环节。在可行性研究框架中纳入ESG相关要求,指引基建项目合理规划,对整体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引导资金流向更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基建项目,落实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等目标。
二是构建ESG评价体系引导基建项目高质量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构建项目层面的ESG评价框架,在包容现有做法的同时,叠加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耕地保护、产业队伍建设、诚信治理等内外部关键影响因素,全面呈现基建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成效。
三是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ESG治理体系助力基建项目“走出去”。ESG作为全球合作话语体系,ESG表现优异的企业和项目能够更好地平衡外国政府、业主、金融机构、NGO组织等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促进融洽的国际合作。面对日益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工程市场化竞争,应用ESG治理体系有助于避免潜在纠纷,推动中国基建企业以高标准融入国际大循环,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四是构建基建项目的ESG数据信息披露和评级机制,打造高质量建设生态圈。将ESG评价指标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建立能耗与环境监测、利益相关方、产业工人队伍等关键的ESG数据信息采集机制,通过指标预警、指引纠偏、闭环跟踪等智能应用,形成科学、高效的可持续项目管理机制,增强评价结果可靠性与适用性,确保基建项目在ESG方面的可持续性得以监测和评估。
提升ESG绩效需要基建领域投入更多成本,但能让社会整体受益。我们需要构建机制,通过透明治理和诚信管理等措施,让ESG表现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份额,让ESG表现良好的项目在通过REITs、贷款、发债等渠道筹集资金时,更具估值定价和发行优势,从而激励相关企业更加关注ESG绩效。
邹贵林 张宇筠 何飞鹏 李祯
(作者单位:南网能源院)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首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成功
2023-04-28
- 两部委: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
2023-01-14
- 金风科技发布碳中和行动与愿景
2023-01-14
- 金风科技再斩获国际订单!
2023-01-14
- 再进军!晶科科技签订200MW风电
2023-01-14
-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暨2019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 Tesla拟收购Maxwell,引领新一轮超级电容应用热潮
- · 即将诞生的新“网红” ——智慧电厂 它的魅力您一定要感受一下
- · 国家队入局,区块链将解锁能源供给新姿势
- · 周孝信院士:新一代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中国电力科技奖授奖决定(2018):成果奖134项,人物奖110名
- · 中国知网发布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居电气工程类首位
- · 国家电网惊艳亮相(IEC)第82届大会 奉献中国智慧、承担国际责任
- · 热点报告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新一代能源系统与能源互联网
- · 再也不需要锂!澳洲大学发明可充电质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