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商情 > 正文

光伏、风电的成本战

  2013-09-16 17:36:48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高端产业低端化”的阴霾一直笼罩在新能源行业上空。宏观经济趋缓影响电力需求、行业产能过剩的大环境更加剧了这种担忧。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告诉记者,据中投最新调研数据表明,2013年上半年风电、光伏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前者过剩65%左右,后者过剩55%左右。

  “风电、光伏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从产业链环节来看,主要集中于中下游,即光伏组件、风电整机、电站等。上游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以及生产设备很大一部分还依靠进口,是中下游厂商成本控制的一大包袱。”任浩宁表示,危机也将倒逼产业升级,国产零部件、设备、材料等有望得到市场的青睐。

  成本控制是关键

  产能过剩,价格战轮番上演,毛利率不断走低,风电整机制造商、光伏组件厂商纷纷爆出亏损残局。

  作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华锐风电继2012年亏损5.83亿元之后,今年第一季度又亏损2亿元。实际上,亏损的不仅仅是它一家,风电整机制造行业几乎全面亏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日子也好不了多少。2012年,全球光伏组件龙头天合光能亏损2.66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依然亏损,净利润为负6370万美元。

  在此背景下,加大成本控制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分别占据华锐风电总成本比例为99.08%、0.33%和0.59%,这也意味着原材料成本控制将对公司总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任浩宁表示,目前风电、光伏上游约有60%-70%的设备及材料依赖进口,国外的企业掌握了定价权,如果进口比例过重,必然会导致成本的上升。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国产设备、零部件、材料等,对于企业熬过寒冬、保持长久经营显得意义非凡。

  “欧盟向中国出口光伏生产设备、材料等所赚取的利润,远高于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光伏组件所得的利润,中国企业赚了一点辛苦钱还不够交学费。国家既然已经把光伏列入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中,技术、市场两头在外的局面就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光伏设备商深圳市大族光伏科技公司总经理王俊朝说。

    在光伏产业链中,组件和电池环节设备国产化率最高,不过也无法实现全面国产化。多晶硅环节的还原炉、硅片环节的切割机、电池环节的丝网印刷机等设备目前更是百分百依赖进口。纵观整条光伏产业链,国产装备数量占据仅1/3,价值占比则为1/4。

  “百分百依赖进口的设备都非常昂贵,国外公司漫天要价。大族光伏生产的电池制造环节的设备价格仅是进口的50%。”王俊朝说。

  任浩宁表示,以中投顾问对国内一家中型光伏企业的研究结果来看,如果其原材料、设备全部国产化,那么生产成本将减少50%-60%。

  “光伏行业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未来核心零部件、材料、设备全面国产化将势在必行。”王俊朝对此十分坚定。

  国产化进程加快

  光伏、风电的危机让一些国产零部件、材料、设备供应商深受影响。

  2012年杭齿前进的风电齿轮箱产品销售收入9672万元,比预算减少16808万元,下降63.47%。造成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是,2012年风电整机制造产量大幅下滑,杭齿前进2010年与某风电公司签订的3.92亿元大单完成情况不如预期。

  “风电整机制造产能过剩的问题的确也影响了我们的风电增速箱产能利用率。”杭齿前进董秘欧阳建国对记者表示。

  行业整体低迷,上游零部件、设备供应商难免受到牵连,大族光伏同样如此,2011年大族光伏收入达2亿元,2012年收入下滑至不到1亿元。

  据王俊朝介绍,设备的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增量市场,即由下游客户扩产带来的,这个市场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更新换代带动的需求,光伏电池生产设备技术生命周期是3年,6年就要完全淘汰。

  对于大族光伏而言,这轮光伏危机是危中有机,但对于一些太过激进、技术实力又不过硬的同行而言,情况则是十分危险。

    “2012年公司整体收入虽然下滑了,但依然没有亏损,这与我们一贯稳健的经营策略密不可分;我们的技术实力也过硬,今年非常有限的几家扩产企业都在找我们,英利省掉了‘免费试用’的过程,直接给我们下了订单。”王俊朝表示。

  王俊朝进一步透露,在光伏下游客户扩产竞赛中,行业内某家设备厂商也跟着扩大生产设备,结果遭遇行业低谷,导致库存超过亿元。“在下游厂商招标的时候,这家厂商即便把价格喊得很低,客户也不敢要,因为积压了一两年的产品就意味着已经成了淘汰品。”

  另外,光伏危机的出现与政府、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尚德2004年总收入为8529万美元,2007年总收入为13.48亿美元,短短三年之间便成为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如此之快的成长速度,有多少行业能够像光伏行业这样?因此,过去政府只知道拼命助推企业扩产,却忽略了对技术创新的鼓励。”

  “金太阳工程不再有了,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光伏行业发展意见,对新开产能的电池转换效率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都是未来行业发展将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标志。”王俊朝解释,技术导向将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原有技术、产品、设备的升级,另一个则是设备及材料等实现国产化。

  这一轮的光伏危机让政府、行业都深刻认识到,仅仅依赖扩大产能、缺乏技术投入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这场危机将带动行业洗牌,将投机的、赚快钱的、没有技术实力的厂商淘汰。未来技术升级速度以及零部件、设备的国产化都有望加快。

  对于风电行业的未来,欧阳建国也保持乐观。他透露,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量产风电齿轮箱的企业,来杭齿前进洽谈风电齿轮箱业务的人正在增多。今年以来,光伏市场正在逐步回暖。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凯迪生态“难产”年报终出:问题

2018-07-05

中国火电“绿色改造”工程市场

2015-09-18

热点排行
  • · 中国的电力市场充满巨大环保商机
  • · 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届三次成员大会在深圳召开
  • · 神雾环保陷流动性泥潭:预付款飙升 账上仅940万现金
  • · 上海建工与卡万塔能源签协议 共同开发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
  • · 深能环保中标任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特许经营项目 项目毗邻雄安新区
  • · 别再说低价竞争是“优胜劣汰”!饿死同行、亏死自己,项目质量谁保证?
  • · 外国能源巨头加快进入煤层气产业
  • · 不能按期支付16凯迪03利息 *ST凯迪逾期债务超93亿元
  • · 菲达环保年报预亏将戴帽 离奇担保惹祸投资者买单
  • · 启迪桑德:财务被质疑被下发问询函 未来还有什么看头?
推荐阅读
  • · 中国火电“绿色改造”工程市场潜力巨大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