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东胜热电公司:迈向标杆企业的闪亮足迹
利用小时数在“五大三同”对标电厂年排名第一,入厂标煤单价达到历史最低区域最低,成为集团公司首批六家“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之一,连续六年获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一等奖……2015年,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用一张张精彩的答卷向人们诉说着自我提升,迈向标杆企业的决心与勇气,更展示着脚踏实地成为行业标杆的足迹征程。
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有限公司2015年的工作总结里,“标准化建设”“大用户直供电”“数字化电厂”“深度减排”,这些闪亮的词汇以及一系列令人骄傲的数据,向人们展示着东胜公司在2015年提交的又一份精彩答卷,也记录着东胜公司向着“标杆企业”迈进过程中的又一次自我超越。
“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
2015年,东胜公司成为集团公司首批六家“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之一,集团公司专家组的肯定,为东胜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点了个大大的“赞”。
为了让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东胜公司编制了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和三年规划,明确措施和目标,落实工作组职责,发布了安全文明生产区域负责人、要素负责人名单,并于每周召开一次标准化推进会,跟踪、推进标准化相关工作。该公司多次组织自查评验,对查验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该公司紧抓机组检修有利时机,修编设备无渗漏台账,核对密封点75735个,完成近2000个标识牌的更换完善,完成色标色环、警示等标贴5000余处,根据标准要求对生产现场进行了有效整改。
东胜公司制定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规范和工作方案,推进设备检修标准化,在机组检修和技改、非标项目中落实执行。结合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东胜公司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2台机组检修工作,对机组检修场地布置、现场隔离、地面防护、脚手架搭设、工器具摆放等方面按照检修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了规范,对机组检修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明确质量标准,使检修工作全过程处于可控在控。该公司全年完成检修项目1676项,修后机组的经济性和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整个检修期,东胜公司掀起一股全员“标准化”的热潮,党员、行政科室工作人员全部参与到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去,打印色标色环、刻字,员工、外委项目部人员共同学习标准化相关知识,共同的目标让东胜公司标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员营销助力逆势攻坚
2015年,蒙西地区电力负荷增长减缓,新增装机增幅大于电量增幅,发电小时数持续下滑,窝电形势更加严峻,给本来就冷峻的电力营销市场泼了一头冷水。
东胜公司密切关注新电改政策,研究吃透改革政策精神,积极与电网公司沟通,及时掌握电网动态,科学制定电量营销计划,对外在确保基数电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交易电量,建立稳定的大用户直供电关系,对内开展与“三同机组”日电量对标,多措施争电量,将日常工作与争电量工作全面结合,形成全公司关注、全员参与的电量营销模式。全年完成大用户直供电交易14.9亿千瓦时,占总售电量的55.4%,为顺利完成全年利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12月,东胜公司与对标电厂华电包头东华热电有限公司的利用小时数持久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运行人员每班紧盯双方负荷情况,紧抓负荷响应速度,设备维护人员尽力做好保障工作,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让大后方也成为电量营销主战场。最终,东胜公司以3小时的优势超越东华热电,“全员营销”助力东胜公司在五家“五大三同”对标电厂中脱颖而出,年利用小时数排名第一。
精细管理着力压降成本
把日子过精、过细,就是要从管理上要效益,无论是燃料成本压降,还是资金成本压降,东胜公司都在精细管理中尝到了甜头。
2015年,东胜公司累计掺烧经济煤种67万吨,占入炉煤比例39%。该公司燃煤掺配管理小组根据来煤结构、机组负荷、安全环保、热值差、入炉标煤单价等各项指标,制定“燃煤掺烧日计划”,预算生成入炉热值与硫份,确保入炉煤各项指标达到最佳值。
数字化煤场项目的启动,更为该公司燃料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该系统将分散的燃料管理模块整合到一起,提高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了实时动态掌握存煤的量、质、价和实时燃料成本等信息,自动生成掺配方案,为科学储存、掺配提供依据。
为压降入厂标煤单价,东胜公司根据燃料对标管理细则,建立“日跟踪、周统计、月分析”的管理模式,核算每日入厂标煤单价,严控来煤结构,入厂标煤单价同比降低36.18元/吨,达到历史最低、区域最低,仅经济煤种采购一项,就为该公司降低燃料采购成本超1000万元。
在资金管理方面,东胜公司努力寻找成本压降的空间,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形成预算监督体系,按时召开资金管理委员会会议,防范资金风险,拓宽融资渠道,提前归还贷款,抓好税务管理,有效利用政策优势,多措并举降费用。2015年,该公司提前归还贷款节约财务费用266.78万元,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934.21万元。
超低排放打造绿色电厂
2015年,国家《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和新《环境保护法》相继实施,对火力发电企业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
只有绿色环保的电厂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电厂。东胜公司制定三年环保治理规划,自我加压,全面开展深度减排,实施湿式电除尘改造、深度减排脱硫提效改造等,在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向“近零排放”标准迈进。目前,东胜公司已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排放浓度分别控制在3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5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1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内,除尘效率提高至99.9%。
东胜公司实施节能环保绩效管理,制定《节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节能指标竞赛管理办法》,利用绩效考评系统对辅机电率指标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小指标竞赛激励运行人员精心调整,机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东胜公司连续六年在中电联举办的能效对标竞赛中荣获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一等奖。
打造绿色电厂,让东胜公司赢得了地方的认可和老百姓的尊重,也由此争取到计划外350小时的发电利用小时,为企业实现持续盈利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年初,东胜公司总经理向全体员工提出打造“生产经营指标领先,管控模式先进”的标杆企业的目标。这一年,东胜公司脚踏实地,在打造标杆企业道路上,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全员营销、超低排放,每一个模块都刻下了东胜公司的执着与努力,都记载着东胜公司成为行业标杆的铿锵足迹。(苏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