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能源互联网的“织网者”

  2022-01-21 18:17:24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报道:不久之前,能源行业首个软件测试云平台上线,再一次把“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推到了舆论面前。


回溯我国的能源数字化转型进程,我们会发现,这家从名字上看似有些背景的公司,还曾出现在国家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中。而且,中能融合还不是普通的参与者,是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建设和运营主体。


这家企业是何方神圣?


这家企业可是正经的国字号。看看它的股权结构就明白了:中能融合的16家股东里,有15家都是能源行业的知名央企。



这个股权结构,别说是在能源行业,放眼全国工商业也是凤毛麟角了。


为何会出现这样一家“国企大杂烩”式的公司?


一切还要从“能源工业互联网”说起。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趋势下,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能源行业也不例外。作为社会发展之本,能源行业不仅需要引入数字化技术,还要实现高度互联互通,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节奏。


因此,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被提上了议程。


既然是国家级,这个平台自然也牵动了全国能源领域的主要力量——由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委组织,22家能源央企、26个省(区、市)国资委和46家能源国有企业共同推进建设,这个阵势可是实打实的“国家队”了。


多方参与之下,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该如何分工合作?


显然,与其七手八脚,不如专门建一个负责团队——这就是中能融合诞生的初衷。


就像它的名字所传达的意思一样:“中国的能源行业力量相融合,利用智慧科技推动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中能融合的筹建开始于2018年末。在国资委的领导下,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未来智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8月,14家央企各以2%的股份入股中能融合,这个整合了能源行业多方力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此成形。



因为能源工业互联网建设应运而生的中能融合,自然承担了能源工业互联网的主要建设任务——开发和运营。


除了这项本职任务之外,中能融合的成立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它同样是国企改革的创新探索者。多方参股之下的中能融合形成了“国有资本控股、民营企业参股、市场机制运作”的模式,走在国企改革的最前方。


时至今日,中能融合的成立已有三年的时间。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建设情况如何?


实际上,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已经在去年完成了基础建设,开始为能源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到去年年末,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累计接入3600余个国有发电场站安全数据,实现风光水火核5大类、31个省(区、市)全覆盖。


平台建设以来,已累计向场站和集团侧推送分析报告97163份、咨询类回访报告1248份、取证分析类报告282份、高危告警事件通知212份,资产分析类报告20份,完成15家集团83个电厂共16061721次告警消缺,相较去年同期威胁告警下降90%,全面提升了国有发电场站的安全防护能力。


这一连串的数字,无不显示出能源工业互联网的重要作用。然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文章最初提到的能源行业首个软件测试云平台,就是中能融合在能源工业互联网基础建设之上打造的第一个扩展性产品。


任何行业数字化的进程都需要实现高度软件化。工业软件的生态落后一直是我国能源行业的短板,而想要打造优质的能源工业软件需要的不仅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软件开发能力,还有符合能源行业需求的软件测试能力。


中能融合打造的首个软件测试云平台正是我国能源行业软件测试服务的里程碑式产品。该平台汇聚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国产测试工具,不仅实现了对国外测试工具完全替代,还建设了自有的测试中心-实验室-学院的人才体系,为能源行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撑。


如此“高大上”的平台,正是国家级能源工业互联网“铺满”能源行业的起点。未来,能源工业互联网将开发出更多的功能,涵盖能源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实现真正的能源互联。


几大能源央企的力量纵横,缔造出中能融合这家新星企业,中能融合将能源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纵横,又将最终编织出一个什么样的能源工业互联网?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