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碳投唐人虎:在碳圈第一个吃螃蟹人
2005年,当唐人虎被派去开发“CDM”的新项目时,他还在北京香山作为锅炉专家参与发电机评标。他也没想到,这是他在低碳领域“吃螃蟹”的开始。
对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程而言,这一年也是特别的年份。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出了四种减排方式。其中一条规定是,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获取相应减排指标来实现减排目标。
国内“碳圈”得以初现雏形。当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CDM(清洁能源机制)即是允许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量,以抵消碳排放的机制。当时,通过注册一个CDM项目,将减排指标出售给买家,就能为企业带来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收入,让许多咨询公司和能源公司闻风而动。
当时,唐人虎所在的大唐集团CDM办公室,就是最早一批从事低碳咨询的团队,国内第一个成功注册并签发的CDM项目正是出于他们之手。在高峰期,团队每年能为大唐电力赚取近数亿元的减排收益。
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这一年,哥本哈根协议没有达成有法律效应的协议,这意味着CDM机制将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期履约结束后(即2012年)关停。
也正因如此,唐人虎的团队在2010年决定从大唐集团CDM办公室独立,新创业的公司名为“中创碳投”。在当时,这算是一个冒险的决定——碳圈还处于万物初兴阶段,从政策到具体落地机制都没有明确。
从哪里找市场方向?中创碳投成立初期,团队一边摸索新的商业模式,一边依靠从事CDM项目时积累的数十位老客户订单,顺利渡过了初创期。
幸运的是,中创碳投核心人员因为在碳圈起步的足够早,团队成员从2007年开始就成为国内碳市场相关一系列标准制定的参与方。唐人虎本人曾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的“碳关税,碳市场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研究,曾作为国家发改委自愿减排(CCER)项目及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审核理事会专家,深度参与中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工作。
发展到现在,中创碳投的定位是“碳中和综合服务商”,并建立起围绕双碳行业的一系列工具和服务,包括面向企业及政府的双碳领域研究咨询服务、绿色数字化产品研发、双碳数智化平台及SaaS产品开发、碳顾问服务、绿色投融资服务、教育培训业务等等,见证了国内包括碳市场从建设到启动在内的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相关工作等等一系列重要事件。
在低碳行业摸爬打滚十余年,中创碳投也正在迎接市场的新一轮挑战。
去年提出的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已成为国家中长期战略,从政策的决心和力度来看,能源结构变化将会带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这预计将撬动超过百万亿元级的市场机会。
唐人虎直言,在以前,减碳并不是企业的刚需,很难让全社会自发去做,双碳事业是个自上而下的市场。去年922双碳目标推出后,国家对这一战略的决心,非常明显地传导到各个行业与区域。
这也让中创碳投度过了格外忙碌的一年。从年初到现在,公司人数增长60%,客户需求激增。作为总经理,唐人虎今年出差不断,去为客户讲课、提供框架建议,直接感受到从政府到企业对碳中和的巨大热情。“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减碳都成为必须要做,已纳入多个考核维度的事情。”他表示。
碳中和领域的创业热情也十分汹涌——仅在过去一年,数千家“碳咨询”相关服务商成立,互联网+大厂们也闻风而动,纷纷成立专门研究碳中和的团队。有场景、有资本、有人才的大机构进入这个赛道,这意味着中创碳投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客户是全新的,如果没有突破和快速发展,你就站不住,会被浪潮淹没。”唐人虎对36氪说。
基于自身咨询业务和软件产品,中创碳投如今也在不断探索更前沿的商业模式。近期,中创在数个城市与合作伙伴共建“碳工场”,作为未来为各地提供碳服务的载体,提供包括咨询、绿色投资相关业务。硬件方面,中创碳投也申请了碳芯片等各项专利,下一步在工业互联网等场景,作为碳测量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热情虽有,但当前的国内碳市场的成熟运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成长,只有不断明确市场边界、理清标准,市场中各个环节的从业者才有可能找到一方天地。
唐人虎也呼吁,实现双碳目标要理性推进,主管部门需要尽快明确概念,算清“碳”的几笔账,能源账,经济账,环保账,民生账,安全账。“现在碳中和成了显学,什么都往上凑,前段日子甚至都有人来找我,说想做‘碳中和墓地’。”唐人虎笑道,“这说明,我们还需要更努力,向大众传递正确的减碳意识。”
近期,36氪也和唐人虎谈了谈,关于中创碳投创业这十多年里,国内碳圈是如何兴起和变化,中创碳投的探索过程,以及碳中和的未来。
以下为访谈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在碳圈“第一个吃螃蟹”
36氪:中创碳投是最早进入这一市场的公司,当年为什么会从事这个行业?
唐人虎:没有什么选择一说,是命中注定。我是西交大锅炉专业毕业的,2005年博士毕业后就到了大唐电力,这是很正常的职业选择。单单锅炉设备,就占了中国碳排放量的60%,我当时作为锅炉专家,是搞排放的。
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生效,我5月到的北京,领导就开始让我牵头做个新事情——CDM,我还记得接到通知时,还在北京香山的一个项目上评标。我当时也不知道CDM是干什么的,但无知者无畏,学校刚出来的人都喜欢自己干,集团让我们自己建团队,我们就找了6个人开始做了。
很快我们就有了成果,几乎是一战成名。我们10月份接下这个事情后,很快就做成了中国第一个注册签发的CDM项目——福建漳州六鳌风电项目。当时,在联合国上所有CDM项目注册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我们团队当时做到了国内注册成功项目数量排名第一,在国际上排名第四。
36氪:听说那时你的团队一年能给大唐带来几个亿的减排收益,为什么后来选择出来?
唐人虎:我们是在2010年正式成立中创碳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其实没有谈妥,等于CDM机制在2012年之后就会停止。没了之后,我们团队做什么?我当时觉得,这事儿还是挺有意思的,还是希望继续做下去。
36氪:有意思在什么地方?从央企出来,纠结过吗?
唐人虎:当然纠结。那时从央企出来,做一个身边人大部分都不知道的事情,家里人也不太理解。但CDM是一个新事情,我们团队也算做得不错,2009年在国家发改委CDM理事会里,我们就是第一个从企业过去的专家。跟着其他的专家,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对团队的成长非常好。
第二,我们判断碳市场是长期的事,代表着未来很重要的转型方向。2008年有两个CDM项目我印象深刻,一个项目是把碳资产卖给瑞典能源署,当时在人民大会堂签约,是温总理见证的;另一个项目是卖给英国益可公司,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过来签约——这让我明白,减碳这个事情到了国际上,任何国家都会过来谈,非常重视,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并且又能造福于社会。
看准了,难道能不去试试吗?新事儿你就要付出努力,持续去做,虽然笨点,一点一点做,总能做到一定程度。
36氪:早期国内碳市场确立标准时,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还是说要如何因地制宜?
唐人虎:都要重新考虑。国际上的标准实际上是“指南”,里面有部分不太适合中国的部分。碳这个事情是自上而下的,就整个气候变化趋势来看,我们先有了科学共识,后来发现光有科学共识不行,必须要有政治共识,要有政策目标来形成强制合规。
在合规性基础上,我们再用不同的方式来达成目标。2011年开始,国内开始确立了一套核算体系。比如碳市场就是一个更加经济的工具和机制,还有碳税等等措施,方式会有很多。
36氪:成立中创碳投后,一开始团队从什么业务做起?
唐人虎:产品体系那时远远看不到。2010年刚成立时,我们还是以咨询服务为主,一边做项目一边找商业模式。非常感谢当时支持我们的客户们,当时我们一个个拜访,有快30个客户给我们项目,当时十多个人的团队,把第一年扛过来问题不大。
其次,2008年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成立,国内碳市场从2011年开始也慢慢建设起来了,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11年宣布启动碳市场试点。跟着碳市场建设走做好服务,也是我们出来的很重要原因,到后来,我们也有意识地少接一些咨询项目,探索下一步的产品化。
36氪:从咨询到产品,发展步骤是怎么样的,背后有哪些考虑?
唐人虎:我们从咨询开始,2012年我们发现人才需求起来了,得做教育培训,成立了一个子公司专门做教育,第一期课程我们就做了“低碳经济与管理”培训项目,再到2014年开始做工具,现在有包括碳认证、碳顾问系统(Ask Dr.Tang)、碳工场、双碳数智化平台等一系列产品。
集团企业碳管理平台
“双碳”目标提出后
36氪:直到什么时候,你觉得这个赛道真正火起来了?
唐人虎:2012年时CDM机制停止,2013年碳市场开启第一个试点,但到了2017年年底,碳市场延迟开放三年,这段时间有很多机构倒闭或者转型,转行做其他的。去年922双碳目标提出后,行业真正火了起来,非常缺人,不少人也重回碳圈了。
36氪:双碳目标提出将近一年,这一年里,你每天的工作有什么大的变化?
唐人虎:非常忙。去年922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相当于真正重视起来了。我今年出差去了好多地方,基本都是谈各种合作的框架、给客户讲课,介绍碳中和相关的事情。
从今年初到现在,我们团队人数也至少增加了不少,现在超过350人。订单也增长很快——单单今年,我们就已经做了8个省和数十个城市的碳达峰规划。我们北京总部人数占一半左右,各地还有好多分公司。
36氪:目前中创碳投服务的客户,都有哪些?客户意愿有什么样的变化?
唐人虎:现在还是以大企业为主,然后还有政府。现在政府或者企业是必须要做这个事情,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考核,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他们现在是要做,但不知道怎么做的阶段。
但这里面也要分情况。第一种企业是碳中和对他实实在在有业务影响的,比如电厂,肯定就是最关心的,还有马上要进国际市场的,要考虑国际的碳中和规定;第二种就是可能对他没有太大的直接影响,比如金融机构等等本身也没有什么排放,但考虑到品牌、客户要求等等,他们也需要了解这个事情。
36氪:中创是如何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做一个项目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唐人虎:看客户要什么。大的逻辑是:胸中有数、手里有招、脚下有路。先摸清楚数据基础,匹配不同的措施与路径,告诉企业下一步建议用什么样的工具,系统、制度实现目标。
36氪:业务起来了,今年想投资公司的机构多吗?感受如何?
唐人虎:挺多的。我们现在首先会先把自身的事做好。引入投融资方的层面,我们还是希望有产业背景,对目前业务有增值效应的。
36氪:这一年,据统计有数千家新成立的碳中和咨询公司、大厂也纷纷成立自己的碳中和团队,这对中创碳投有什么影响?
唐人虎:我觉得挺好的。比如很多大厂的碳中和方案是放在智慧城市之类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中,他们来找我们做也是一样,我可以做乙方、丙方甚至丁方。关键在这个是不是和我们业务相关联,符合我们业务逻辑的才会用心做。
36氪:现在中创有了咨询、各种软件工具,接下来的计划是怎么样的?
唐人虎:我们现在还在做一些设备检测硬件,比如锅炉,正在研发一整套测量体系。还有碳芯片——我们最近刚拿了碳芯片的实用新型专利,现在在申请发明专利。碳芯片能够安装在工厂的传感设备中,在碳的测算环节能够直接发挥作用。
我们以后基本在软件、硬件、评价体系都全覆盖,在关键环节的排放和用能上结合起来,全流程下来也能有参考数据,以后拓展更多业务——比如金融、能源科技等,也会在我们考虑范围内。
36氪:中创碳投从To G、To B开始做,你觉得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唐人虎:碳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市场。我们的思路就是,从咨询切入,随着客户需求不断补需要的模块。我们选择先To G再To B,因为To G的需求是非标的,其次是大企业,我们给做了非常多的碳管理系统项目,包括为不少央企和地方大型集团建设了多个碳管理系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们提供碳管理系统服务覆盖客户的碳排放量加总起来已经达到了10亿吨左右,成为国内低碳信息化领域的头部企业,这个过程锤炼了我们的队伍,未来有较大概率能够在这个基础上提供更多服务。但如果反过来从中小企业做起,那是非常难的。
36氪:除了教育培训外,未来中创To C端还会有什么计划?碳市场在C端能做点什么?
唐人虎:我们现在还有个公益项目叫“快乐北极熊”,就给孩子讲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新的东西,没有一代两代它是融入不到整个社会心中的,要从娃娃抓起,这是碳中和的未来。
碳中和的未来
36氪:碳中和真正成为了风口,市场竞争也一下加剧了吗?
唐人虎:我个人觉得还没到竞争阶段。客户是全新的,市场一下就从小池塘扩成了一片海,现在都在创新阶段。看你能不能站住,你站不住,那就等着被浪潮淹没。
我们现在才是压力最大的。任何时候机会和挑战都是相对的,原来我们在小圈子里,笨鸟先飞,做了十年总算是上了一个大台阶。现在不能慢慢做了,去年年底定发展方向的时候,我也和团队说,这个行业会进来一批有场景、有资本、有人才的大机构,所以你如果不突破、不快速发展,那就是温水煮青蛙,就是死。
36氪:需求上来了,但现在市场供给端的情况怎么样?
唐人虎:现在市场是处于意识上非常重视,从上到下执行力特别强,但其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比如怎么算清楚碳的一笔账,碳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很多人都不知道,都是要建立详细制度和标准的。
现在很多人在一窝蜂地做,随便贴个牌子就说是在做碳中和。甚至前不久还有人来找我,说想做一个“碳中和墓地”,把东西往那一埋,就贴个碳中和的牌子,所以主管部门不就7月末时发文,赶紧制止这种现象。
36氪:现在碳市场有明确的大方向吗?比如先主抓哪些方面,再抓哪些方面?
唐人虎:会有一些方法论。前段时间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两个文件,指导双碳的“1+N”体系顶层设计,就是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
接下来,把数算准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把几个账本算清——能源账、经济账、安全账、环保账、民生账,各自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不是要求所有的环节都要去减碳的,这样算经济账算不过来的,是亏的。
这都需要科学而有节奏地推进,也需要更多创新机制来结合。比如,各地碳价都不同,如果现在要减300万吨碳,深圳一吨碳在7.9万元左右,黑龙江4300元,但对于国家来讲,在哪儿减300万吨都是一样的,用什么创新机制结合降低减碳成本,怎样划分责任主体等等,都需要思考。
36氪:今年碳中和领域也发生了一些造假事件,你觉得原因在什么地方?
唐人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就要求机制设计和监管执行能力需要匹配上。如果没有匹配上,就会出问题,比如要求排放企业对碳排放所需的一些过程参数开展检测,这种要求在理论上和原则上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相关规范、标准和执行上存在一些难以验证的漏洞或者人为随意操作的空间,就容易被“钻空子”而发生一些造假事件。
36氪:你认为现在整个碳市场,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方面?
唐人虎:科学决策、公开披露、专业能力、公平执法。
碳市场本身就是政策带来的市场,中国太大了,碳中和是个40年的事情,政策更需要更稳定明晰。比如现在如何定义碳达峰、碳中和,温室气体如何定义?峰值是多少?都需要主管部门尽早明确概念,再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有了目标之后,才有考核制度,大家才能朝一个目标快速前进。
另外,有很多专业概念都需要更好地被理解,机制需要完善。CDM项目减少之后,后来国内碳市场有了类似的CCER机制,也存在一定履约设计问题。现在就有一批机构,把十年前CDM时期做的项目拿出来卖,和客户说买了一堆CCER项目就碳中和了,这是不对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抽了10根烟,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实在的物理量,不是个数据量。你俩10年前不抽烟,但也不能抵我排放的量。CCER是什么?比如像风电光伏项目减排了,减排量算的是零排放,不是负排放。不能把碳市场的抵消、履约机制,和现在的“碳中和”目标混淆在一起。
这中间也需要有公平严格的执法,要不然数字化时代,特别容易产生造假。
36氪:回到公司本身,在未来,你会期待团队给这个市场带来什么创新和变化?
唐人虎:我们会加速商业模式落地,各个产品都树立好客户样板案例。今年我们也已经在探索新的模式——碳工场,在几个城市已经落地了。我们找到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碳工场”就是帮助各地管碳的运营物业、一个本地服务团队,他们会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服务客户的多种需求,比如从政策、管理、技术到资金,都提供帮助。
未来,我们希望咨询作为切入点,各地的数据平台作为抓手,逐步往资产端走。比如“打造碳工场,形成碳超市,凝聚碳产业”,是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目标。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