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能源:能源数字化的终极世界?
报道:“当你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1992年,美国作家斯蒂文森在科幻小说《雪崩》中首次描述了元宇宙这一概念。20年后的今天,元宇宙概念开始逐渐成为现实,世界开始为之疯狂。
元宇宙:混沌未开
元宇宙,一个存在于现实之外的人造的、虚拟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将深刻影响人类未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今年9月,Facebook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打造元宇宙,不久前,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正式改名为Meta(取自元宇宙Metaverse的前缀)。
11月2日,微软CEO纳德拉也宣布了微软进军元宇宙的计划。Gucci、耐克、阿迪达斯等众多海外大牌也都已宣布入局。
国内,百度、腾讯、网易、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纷纷喊话进军元宇宙。
短时间内,多家打着元宇宙概念的公司竞相成立,覆盖领域涉及智能科技、文化传媒、商务金融、能源材料......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不断出圈,元宇宙热度迅速飙升,但其间也不乏唱衰和隐忧。
“现在谈元宇宙就像讨论在火星上建城市一样,没啥实际好谈的。”有投资者如是表示。
知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认为元宇宙是极具诱惑、高度致幻的“精神鸦片”,担忧人类沉浸在虚拟世界固步自封。
在欢呼和质疑的包裹中,元宇宙还处在一个混沌未开的状态,但这阻止不了人类对未来的想象。
数字技术的终极呈现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元宇宙概念虚无缥缈,不知所云。
由于在游戏领域的应用,有一部分人认为元宇宙就等同于电子游戏和虚拟世界,但元宇宙远不止于此。
准确地说,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
如今的一些找房购房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看到利用VR展示的房间实际户型布局,线上看房;手机地图导航软件也都实现了3D视图、VR实景导航等功能......实际上,元宇宙的初级概念早就渗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又或者说,当其背后的技术应用条件更加成熟,并且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的时候,各行各业都会依托底层的技术,迈向更高阶的所谓的元宇宙。
苹果CEO库克认为,不要讲什么元宇宙,就是增强现实(AR技术)。显然总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只将其称之为增强现实,但我对这些新东西超级兴奋,并相信科技可以给世界带来很多好处。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介绍称,元宇宙主要有以下几项核心技术:一是扩展现实技术,包括VR和AR。扩展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可以解决手机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是数字孪生,能够把现实世界镜像到虚拟世界里面去。这也意味着在元宇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虚拟分身。
三是用区块链来搭建经济体系。随着元宇宙进一步发展,对整个现实社会的模拟程度加强,我们在元宇宙当中可能不仅仅是在花钱,而且有可能赚钱,这样在虚拟世界里同样形成了一套经济体系。
简单来看,元宇宙将是人类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终极呈现。
元宇宙+能源将呈现什么?
目前,元宇宙在实际应用中正在以游戏、会议等场景为切入口先行先试。在一个最终完整态的元宇宙中,能源必然也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场景,但现在,我们的想象力还很难触及。
但可以肯定的是,支撑元宇宙发展背后的数字和互联网技术将逐步落到实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工业仿真、能源管理领域都可以大显身手。
以数字孪生技术为例,它可以充分利用精细化物理模型、智能传感器数据、运维历史等数据,集成电、磁、热、流体等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对智慧能源系统的映射;数字孪生实例反映对应智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能够实时更新与动态演化,进而实现对智慧能源系统的真实映射。
例如将数字孪生体与数值天气预报结合,可在线模拟极端气象条件下综合能源系统故障和恢复,给出隔离故障和恢复供能的最优方案;也可以在云端利用数字孪生体开展强化学习训练,获得综合能源系统最优调度运行策略,进而下载部署于实际系统中,持续改善综合能源开发和利用成效。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公司如森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基于数字孪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数字化能源管理产品。
伴随各种技术的成熟,未来的能源管理可能不再仅仅局限于3D可视化的展示,人可以以虚拟形象置身其中,做到各种感官上的交互,犹如身临其境。在复杂的项目系统中,可以快速、精确地定位到项目虚拟场景中的实体对象,可能是一个开关、一个接口,真正意义上激活人与虚拟环境的交互,可以以任意角度对镜像场景中的对象进行观察,实现安全、高效、深入化、精细化、智能化运营管理。
但在目前,距离真正实现沉浸式交互体验还需要很长时间,而元宇宙可能面临的监管漏洞和数据风险也都还待解决。能源领域的元宇宙也还比较抽象,距离产业化和现实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左鹏飞表示,从目前的算力条件、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元宇宙基本场景的实现大概需要10-20年的时间。
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市场规模,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抛开营销与炒作,如果元宇宙概念能获得政策、资金、社会资源等各项条件的倾斜,或将加速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各类数字技术的发展,从而为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带来新曙光,这对能源数字化而言,不失为一件好事。
而在10多年之后,元宇宙中的能源最终将呈现什么?我们保持期待。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