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综合能源服务助力打造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新模式

  2021-11-18 11:20:4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形势下,电力系统在新能源电力加速发展中呈现出新的运行特征。新挑战之下,电力需求侧资源的重要性得到行业各方的更充分认识,电力需求侧管理变革被摆上更为重要的位置。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最高的产业,用电量占比达三分之二,是电力最大的需求侧。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工业用电结构、转变工业用电方式、提高工业电能利用效率,是碳中和目标下的重要举措。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如火如荼。综合能源服务能否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有机融合?在近日由主办的2021中国综合能源服务数字化融合发展大会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部门副主任王馨艺就基于综合能源服务的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新模式进行了主题演讲。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史


电力需求侧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由美国电力行业最早开始探索。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缺电和电力投资严重不足的背景下,政我国重视到需求侧管理的意义,开始了研究和试点建立。到1998年,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雏形已基本形成。


21世纪以来,在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等相关部委的推动下,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逐渐规范化。2011年,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方针。


图: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阶段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13项重大行动,电力需求侧管理正是其中之一。至此,我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模式基本建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什么是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


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加强工业领域用电管理,综合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在用电环节制止浪费、降低电耗、移峰填谷、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分为全面诊断、综合治理、效果评价三步流程。通过制度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实现可靠用电、节约用电、需求响应、绿色用电、环保用电、智能用电,并通过自评价或第三方评价实现管理模式的改善优化,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



制度化与信息化是工作基础


制度是开展用电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用电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及相关要求,制定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并确保有效执行。只有建立职责安排、项目管理、目标考核、运行标准、激励机制等各方面管理制度,才能实现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信息化同样是需求侧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信息技术推进,用户用能管理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建立企业级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采集、计量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管理等多种功能,可有效帮助管理部门和用能企业降低工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图:需求侧管理云平台运行模式


而在当今云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的背景下,小规模用能单位可利用云服务技术、依托政府或相关单位既有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自主开展相关活动,大大降低了需求侧管理的门槛,使更多企业能够通过节电获得收益。


多管齐下实现全面节能


*可靠用电


对企业而言,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是工业有序运行的基础。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给出了多项提高配电系统可靠性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加强输配电系统设计水平,对重要场所及负荷采用高可靠供配电接入方案,合理配置备用电源;


淘汰落后设备、采用高效变压器等电力新产品和自身故障率较低的先进设备;


加强用电负荷管理,及时根据负荷特性调整改造配用电系统;


实施变配电设备运行数据的数字化实时监测,加强供配电系统可靠性指标,统计分析和故障预测等。


*节约用电


在企业的用电流程中,电能浪费不可避免,尽可能降低用电各环节产生的电能浪费也是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环节。


图:电能浪费的七大环节


需求侧管理主张遵循先管理、优工艺、再改造的顺序开展节电工作:


首先强化配用电制度和现场管理,减少浪费损失,控制波动和不稳定;


其次寻求工艺优化,消除工序和系统间不协调等影响因素;


最后在系统诊断基础上采取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路线,实施技术改造。


*需求响应


如何帮助企业做好需求侧相应管理?王馨艺讲到,核心是对企业实施负荷管理、辅助其参与需求侧相应、管理企业有序用电。


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造成电网峰谷电波动较大,而需求侧管理平台可通过负荷预测、用电规划与电费预算等措施帮助企业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削峰填谷,减少电力浪费。


此外,需求侧管理平台还支持用能单位宜根据自身条件,建立完善内部需求响应制度及实施方案,改变用电方式、调整用电负荷,自主决策参与电力需求响应。



*绿色用电


绿色用电是促进工业企业和园区实现低碳或零碳能源消费的重要途径。


需求侧管理鼓励用能企业实施可再生能源生产或消纳,在所辖区内合理建设分布式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产生电力优先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或配置储能设备,参与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用电成本。


图:园区可再生能源网络


*环保用电


环保用电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要求用能企业加强对用电用能设备的环境管理,控制“水、气、声、渣”等环境影响因素,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消费清洁化;


二是鼓励用能企业实施电能替代,统筹能源效率、成本和排放物等指标,使用电能替代燃煤、燃油、燃气等化石能源,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


图:工业领域常见电能替代路径


*智能用电


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支持通过智能化用电管理功能实现企业的智能管理。协同配用电网、虚拟电厂、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网、智慧储能等功能可助力企业实现电力智能化运维,促进智能制造升级。



此外,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可进行能源从供应、分配输送、利用到余能回收或外供等“能源流”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电能数据的精准管理。


最后,平台通过智能管理能力实现用能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促使企业参与“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调节,实现能源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经济、便捷利用。


评估优化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良性循环


工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最后一环就是评估和优化,通过自评估+第三方评估+跟踪改进优化的模式,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持续改进,促进企业实现更加合理的电能利用。


自评价利于用能企业的自我改进。日常监督实现用电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测和记录,定期评价通过全面诊断发现重要问题,两个评价模式可帮助企业发现大部分可优化项目,进行必要的综合治理。


图:需求侧管理的IDSM成熟度评估体系


第三方评价则为企业带来更加客观的评估,帮助企业发现更多问题,在与其他企业的对比中取长补短。同时,第三方评价结果可用于申报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对企业进行荣誉表彰,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改进动力。


基于以上评价结果确定改进目标后,企业和需求侧管理平台则可指定相应的优化方案,进行针对性优化改进。而从众多需求侧管理项目改进情况中总结常见问题,吸取经验,并纳入制度规范,更是有助于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关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组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法人。


中电联的主要任务是为电力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并协助能源部和电力部加强行业管理。截至目前,共有1037个会员单位,其中300个理事单位,737个普通会员单位,设立10个专业分会,代管11个全国性专业协会,基本形成了功能齐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规范有序、覆盖全行业的服务网络。


2012年,为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工信部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建立了战略合作,旨在打造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方案。中电联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也由此成立。


中心的主要职责是配合政府展开需求侧的政策研究,推行需求侧管理试点工作,遴选产品技术,推荐人才培养和展开相关标准的编制。此外,中心还参与了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通过五年的专项行动,我国两万多家工业企业参与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09万亿元,节约国家电源超过900亿元,累计转移夏冬季高峰电力负荷1500万千瓦,有效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良性发展。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