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释放新能源叠加效应 上海电气建设多个新能源综合能源基地

  2021-11-16 11:51:0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根据相关机构研究显示,我国新能源发展在“十四五”期间或将呈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综合能源系统有望成为新能源倍增的重要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对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需求激增,储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场将成为消纳新能源主要途径。


政策激励与企业提前布局形成合力,上海电气近年来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同时,加快“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建设若干个新能源综合能源基地,释放新能源叠加效应,在多领域助力“双碳”目标。


“风光无限”抢占新能源赛道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尤其是发展海上风电,不仅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电气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今年10月,电气风电汕头基地获得碳中和认证,成为全国制造业第二个、广东省制造业首家获德碳中和证书的企业。基地总投资约2.4亿元的智慧能源项目,是省内最大的智慧能源项目,也是电气风电首个工业园区级的集风、光、储、充、智一体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通过风力发电系统和覆盖整个园区屋顶的光伏发电系统,获取可观的发电量并将其高效就地利用,满足用户负荷需求和电能品质,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比例及能效管理水平。



园区生产运营范围内所产生的CO2当量温室气体,通过8MW+4MW智能风机、2.4MW屋顶光伏、2MW/MWh储能调峰等能源替代措施,实现100%碳中和,2020年6月还实现世界上首次8兆瓦级别风机的“黑启动”,成为国内新能源史上的新突破。“黑启动”技术指的是不依托电网送电,运用该智慧能源项目中的光伏和储能系统给风机送电,实现零起升压,完成风机的首次发电。


基地充分利用汕头丰富的风、光自然资源,运用AI、5G等智慧手段,为综合能源系统注入智慧基因,打造构建集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新型储能装置、充电车桩设备、智能楼宇监控、微网控制器、能量调度管理平台为一体的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能源系统。


氢能:新能源的下一匹“黑马”


在大力发展风电的同时,上海电气也加大了氢能发展。截止今年2月,已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国家氢能战略,各国公开宣布规划的氢能项目达到228个,其中55%位于欧洲、20%位于亚洲,到2030年全球氢能项目总投资将超2万亿元。


在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预计将增至1.3亿吨左右。上海电气瞄准这一新兴产业,在保持传统产业领跑的同时,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其自主研发的66kW燃料电池发动机于2020年通过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上海)强检测试,装载该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链物流车在上海完成整车调试,具备了商业装车条件。



氢燃料电池车具备能量密度高、加注燃料方便、续航里程长的特点,适合长距离、重载商用车,在物流密集的工业园区使用,未来有望与动力电池车形成互补共存的局面。


同时,上海电气对标国际一流企业,打造风光氢储新能源综合项目,成为绿色综合智慧能源的领跑者。上海电气构建源网荷储氢能源新生态,计划打造闵行工业园区“风光储充氢”综合智慧能源示范,这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应用;为传统电厂构建“发电+化工”新模式,打造六位一体“煤电调峰+热能利用+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捕集+绿色化工”示范,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低碳高效融合。



目前,上海电气正按照氢能技术行动路线,以氢能全产业链先进技术为依托,推动布局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绿氢综合能源产业示范项目。


“新能源+储能”齐头并进


随着风光氢发电在电力供给中占比逐步提高,需要储能和调峰电源与之配合才能实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正逐步构建成为一个新型电力结构的新能源团队。


在储能领域,上海电气分阶段、分领域布局锂电池、液流电池、燃料电池和退役电池系统四个领域,逐步完善三电系统。上海电气投建了国内首个市场化运营的电网侧共享锂电储能电站,这是探索储能商业化模式的一大举措,通过收购赢合科技进一步深入锂电池产业链。


目前,上海电气已推出兆瓦级全钒液流电池,可实现分布式、集中式全覆盖调峰调频。在燃料电池领域,聚焦电堆和膜电极技术和产品,已推出了第一代30kW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并完成整车公告。上海电气在国内退役电池储能领域名列前茅,已完成了10余个示范项目。


上海电气与国网上海电力联手打造的集“风光储充控”为一体的闵行工业园区智慧能源项目,是上海地区最大的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依托上海电气装备制造的优势,它将CIGS薄膜光伏、晶硅光伏、风力发电、磷酸铁锂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充电桩有效整合,实现对园区用能的统一智能管控,每年可降低园区用电2158MWh。这个项目的成功运行验证了工业园区智慧能源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将成为未来工业园区节能降耗、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标杆。


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1MW/1MWh锂电池储能电站在汕头基地通过验收,为前文所提及的“风光荷储一体化”上海电气汕头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提供了保障。


由此,上海电气通过布局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多个领域,已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新能源产业布局,并勾勒出清晰的战略进发路线。新能源+储能业务模式已开始服务各类储能项目,在电网侧开工建设100MW/200MWh的金寨储能示范项目;在发电侧建设广东粤电大埔电厂储能调频项目;在用户侧建成上海闵行工业区建设首个具有商业模式的“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此外,上海电气在青海格尔木建立国内首座共享储能电站,也已成功运行。


从长远来看,“双碳”目标的解决方式还依赖市场机制建设,将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电力系统容量保障与资源配置、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真正融合在基础电力市场顶层设计之中。而技术是最大的变量和推动力,上海电气聚焦新能源、储能、CCUS等关键领域技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迈入高质量发展。



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能源行业的巨头们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但对于这份责任上海电气显然义不容辞。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