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能源大数据,是你的?我的?还是世界的?

  2021-11-16 10:02:33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报道:2014年,一位手机用户发现手机软件“脉脉”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新浪微博用户的个人信息,由此打响了我国大数据安全第一案。


今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今年9月1日实施。自此,我国拥有了第一部有关数据安全的国家级立法。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也已从当年极客们口中一个高大上的名词变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础架构之一。


时至今日,大数据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电子设备中。网络购物,电子支付,商业竞争,大数据用如其字面意思的庞大数据量,计算着人类生活的每一步,为世界带来新的运作模式。


而在普通人目光鲜有所及的社会基础——能源领域,大数据的使用还方兴未艾。


数字能源时代,大数据是新的根基


人类文明开化以来,就伴随着对火的使用。从最早的借用天雷之火到钻木取火,再到开始挖掘煤炭,进而进入工业时代,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根基的能源体系。


然而,环境恶化让人们意识到了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性,可再生能源登上历史的舞台,能源系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考验。同时,数字化技术让能源行业看到了从每个细节之处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的可能,能源数字化成为了当今能源行业的主议题。


数字化发展,自然离不开大数据。能源大数据不仅是大数据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入应用,也是能源生产、消费及相关技术革命与大数据理念的深度融合,将加速推进能源产业发展及商业模式创新。


可以说,在数字能源时代,能源体系的转型需要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带来的强大算力作为支撑。大数据不生产能源,却关系能源能否合理使用,是未来能源体系新的根基。


能源大数据归属于谁?


与传统生产资料不同,大数据来自于大量用户,却由发掘大数据资源并对其赋能的企业用来盈利。因此,这些话题在大数据行业常有讨论:大数据的所有权属于谁?挖掘权属于谁?谁可以用大数据来盈利?如何界定挖掘权的权责范围?


这些问题,不只是针对能源大数据,整个大数据行业都未能得出统一而合理的结论。


好在,能源大数据源于能源,服务于能源。不同于生活中产生的五花八门的数据,能源大数据的内涵似乎有些单调:用能量、用能规律、用能种类——仅此而已。


可见,不同于覆盖生活每个角落的大数据,能源大数据的安全性和权责问题并不会带来难以解决的障碍。类似“脉脉”案的大数据泄漏个人信息的问题,可能很难发生在能源领域。


“赋权”之前,“赋能”为重


不久前,由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举办的综合能源服务数字化融合发展大会上,多位综合能源和能源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就能源数据的归属问题展开过讨论,但并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却达成了一个大多数行业内人士同意的共识:比起讨论数据的归属问题,数据能否为碳中和带来价值更加重要。


大数据服务于人类生活的进步——这是个泛而又泛的说法,而实际为人们带来的影响,往往不是通过大数据本身,而是其应用于各种场景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而能源大数据不同,它直接服务于能源系统的转型——进一步来说,能源大数据关乎碳中和目标,关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在此次会议讨论中,杭州电瓦特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守臣先生曾幽默地说到:


“能源的数据是为了保卫地球而存在的!地球都危险了,还在乎什么数据所有权?”


虽然只是夸张的说法,但我们都应该认识到,比起数据归属,数据能为碳中和带来的贡献才是重头戏。


随着大数据深入人们的生活,数据资产的管理规则愈发明确,即使是在整个互联网的大数据领域,“脉脉”案这样的数据泄露事件带来的纠纷也越来越少,何况数据用途单一的能源行业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然,使命感不能屏蔽法规空白带来的风险。能源大数据作为大数据与能源行业的交叉细分领域,目前还没有泛用、明确的法规,亟须能源行业监管侧的管理和政府层面的立法立规。


值得庆幸的是,大数据立法已被社会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推出是大数据立法的里程碑,而此后,包括能源行业在内,各个大数据细分领域的细分法规也将一一出台。


说到底,大数据立法是为了推进大数据更好、更合理的使用。能源大数据也是如此,只有更规范化的管理才能实现“数”尽其用,更好地推进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最终服务于碳中和事业。


当未来有一天,我们每个人开关电脑的数据、每栋楼声控灯自动熄灭的数据、每个每家企业节约用电的数据,都能直接带来更少的碳排放,零碳的世界可能就在我们眼前。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