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元:“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呈现新趋势
报道:“双碳”目标下控制总量、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永恒的主题。综合能源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服务形式,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能源梯级利用、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的目标,还能做到满足用户多样的用能需求、降低用能成本和提高用能效率,与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的能源发展趋势十分契合,也是贯彻落实能源革命、实施节能优先战略、加快中东部分布式能能源发展的重要措施,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业内分析认为,“十四五”时期,基于经济、能源、环境等方面多因素的综合研判,全社会综合能源服务市场需求增大,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发展驱动力、市场和格局演进、吸引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将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加快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经济效率、技术效率、系统效率,尽早实现碳达峰及其与污染治理的协同,并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是推动经济、能源、环境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望“十四五”,建立协同互补、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很重要。推动不同能源品种间的互补互济,不一定是竞争关系,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各主体间合理的利益分配,发挥平台作用,推动开放共享。打破行业壁垒、统筹协调是关键。以市场为导向,消除区域壁垒和行业壁垒,统筹实施各类能源政策;完善能源价格机制,推动电力、油气市场化改革,建立综合能源服务价值实现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摒弃传统思维局限,全方位融合发展。强化能力、完善标准是基础。完善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基础标准、业务标准、支撑评价标;强化示范引导,完善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融资政策。
综合能源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不同项目、不同模式三个方面。具体而言:根据用户的需要,制定综合能源服务规划,实现各种能源的横向联合,提高能源系统效率;综合能源服务涉及电、气、冷、热等各个行业,不同行业从事综合能源服务均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跨界融合,共同开发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运作模式多元化,不同场景、需求不同,项目的实施模式也应当不同,有的项目可由电力企业牵头,有的项目可由燃气企业牵头,根据用户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
在10月18-19日于江苏无锡召开的2021中国综合能源服务数字化融合发展大会上,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室主任赵东元将就“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服务的新趋势”发表主旨演讲,敬请关注!
嘉宾简介:
赵东元,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输配电节能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和电能质量技术研究,曾经参与柔性直流、灵活交流输电等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工程应用。近几年主要从事能源互联网技术路径与能源转型政策的研究。负责完成国家能源局《关于建设新一代电力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国家电网《能源转型下新一代电力系统研究》等课题。正在推动多个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方案及实施,编写碳中和行动路线图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框架。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