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解振华: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或需投入136万亿

  2021-07-27 10:49:4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7月24日,在北京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部长发言表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碳中和、碳达峰需要付出艰巨努力。据有关机构测算,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大体需136万亿人民币投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解振华从2007至2018年间,连续多年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多次率团参加国际气候大会,是中国气候变化领域对外谈判的“最高指挥官”,也被称作中国的“气候部长”。


在发言中他表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零排放,欧盟大约需要60年左右时间,美国要45年,而中国要力争30年左右实现从达峰到中和,这个努力是相当巨大的,我们有信心100%落实对外宣布的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指导意见。这是顶层设计,涉及到碳达峰、碳中和全国和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政策措施,其中“1+N政策”将很快发布。


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一、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十四五期间,要严控煤炭消费的增长,十五五时期要逐步减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发展绿色氢能,其中已经公布2030年要建成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工业电动交通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盲目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


三、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设施。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净零能耗、低碳建筑,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和绿色乡村。


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发展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清洁零排放汽车。计划建设加氢站、换电站、充电站。现在中石化已经宣布要把加油站逐步增加到加气站、换电站、充电站,中国已经建了162万个充电桩。


五、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污染排放脱钩,减缓气候变化的治本政策,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坚持生产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完善让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受益的方式。


六、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绿色氢能、电动和氢燃料汽车,碳普及利用和封存,资源循环利用链接技术等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前景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


七、发展绿色金融。以扩大资金支持和投资,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八、出台配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领域,这些在1+N政策体系当中都会陆续出台政策。


九、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上周电力行业已启动全国碳市场的上线交易。今后我们要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十、实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既有助于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助于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该领域行动与合作,大力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与联合国有关国家继续推动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的倡议。


解振华说,据国家有关机构测算,如果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大体需要136万亿人民币投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企业要主动布局新产业创新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这些都离不开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当前很多开发银行、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基金保险公司已经在积极行动,投入上百亿、上千亿资金。设计金融产品、在决策当中考虑气候风险,帮助企业设计实施融资方案,推动碳数据披露、参与碳市场交易,有利支撑中国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