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1电企工作会议 碳中和 国网剥离装备制造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综合能源服务 > 动态 > 正文

新能源快速增长或加速电网转型

  2021-07-21 09:16:0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文指出,新能源机组和配套送出工程建设的不同步将影响新能源并网消纳。各地和有关企业要采取切实行动,尽快解决新能源并网消纳矛盾,满足快速增长的并网消纳需求。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要求,电网企业要落实电力体制改革相关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配电网升级改造和接网服务等方面,切实保障试点地区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需求,确保电力消纳。


据了解,在“双碳”目标下,各地新能源发展预期大增,这使得电网转型的外部压力进一步加大。只有尽快转型,才能真正对新能源规模化并网张开怀抱。


电网运行机理和模式将改变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新型用能设备的广泛接入,对电网的挑战正在加剧,从传统电网到新型电网,电力系统的运行特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风电和光伏将成为电源主体,开始进入电量倍增阶段。


7月14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的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研讨会上,国网再次明确,要积极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看来,新型电力系统是传统电力系统的跨越升级。从供给侧看,新能源将逐步成为装机和电量主体;从用户侧看,发用电一体“产消者”大量涌现;从电网侧看,呈现以大电网为主导、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格局;从系统整体看,运行机理和平衡模式出现深刻变化。


清华大学孙宏斌教授团队表示,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也是电网转型的首要目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将从2019年的30%提高到2060年的90%,这对电网转型提出了硬要求。


此外,伴随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行动的试点启动,新能源接入并网需求再度被激发,电网迫切需要转型,以应对碎片化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不转型难以保障新能源消纳


一位发改委专家以浙江为例向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浙江经济和电力将保持中速增长,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年均增长6%、5.4%,非化石电源装机占比将超过48%。同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体量“倍增”;省外来电占最高负荷比例持续保持约1/3。“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外来电、高峰谷差,‘三高’挑战让电网风险加大。”


风电和光伏并不能平衡瞬时电力负荷,同时新能源发电取决于天气状况。“这就意味着,需要顶峰时顶不上,需要暂停时停不下来。”上述发改委专家表示,“与此同时,我国用电需求呈现冬、夏双峰特征,峰谷差仍在不断扩大,电力保障供应难度系数不断加大。电网不转型,不但无法应对新能源消纳难题,就连自身安全稳定也会出现问题。”


另外,为适应“三高”、冬夏“双峰”形势下新能源并网和消纳形势,电网各环节建设和运营成本也要增加。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最高电力负荷9268万千瓦,日最大峰谷差达3314万千瓦,统调尖峰负荷95%以上累计时间为27小时,为了一年中的这27小时尖峰用电,需要建设约5台百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和相关配套设施给予保障,投资高达数百亿元。


这就意味着,电网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高占比新能源的运行需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就是推动电网解决保障消纳安全、实现低碳发展、降低用能成本的“三元矛盾”。


电网如何走好转型路


辛保安认为,新型电力系统是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系统。对于国网来说,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的过程,就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二者是一个问题、两个视角。


孙宏斌团队则从“源网荷储”四个方面,给出了电网转型重点任务建议。在“源”侧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现货市场,逐步增加现货市场的份额,推动加快市场主体由火电向新能源发电过渡。支持多样化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建设多种资源协同的辅助服务体系,明确火电未来的角色定位和转型思路,探索新能源发电固定成本补偿机制。


“在‘网’侧,最重要的就是完善输电成本核算机制,完善跨区域交易机制。”孙宏斌团队表示,“在‘荷’、‘储’两侧,则要促进低碳多样化能源生态的电价体系发展,要以电网为首,促进推动氢能相关技术发展,为储能拓展多种商业模式,加大电网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力度。”


上述发改委专家表示,电网规划方面,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强网架建设,加强网源荷储一体化协同规划,消除新能源送出“卡脖子”环节;中长期则要提高电网柔性,逐渐加强电网友好性,提升对新能源的主动接纳能力,适时进一步增加省间互联,减少大规模新能源送出受阻及带来的稳定性问题。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

热点排行
  • · 综合能源系统:寻路能源变革
  • · 浙江大学丁一:长三角综合能源系统发展驱动力与关键技术探讨
  • · 2018年综合能源技术及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 综合能源服务 您的用能管家
  • · 以东京电力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为例——国外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 山东电力:共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应用”专题论坛
  • · 综合能源服务知识体系研究
  • ·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成效调查
  • · 福建分公司福清元洪投资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并网发电
推荐阅读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家电巨头“搞事情”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即将成立
  • · 2019年的综合能源服务:风口还是入口?
  • · 综合能源服务万亿市场的运行法则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