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红豆工业园园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
项目落地后,园区的综合能效提升明显。依照目前的水平,预计到2020年,整个园区清洁能源占比将提升至15%,单位产值能耗将下降8%,综合用能成本将降低10%。除经济效益外,环境效益也很显著,年节约电能消耗可达2104万千瓦时,折合标准煤7364吨,减排二氧化碳1.9万吨。
2018年,国网江苏公司针对工业园区或大型企业开展系统性能源消费调研,发现这些用能主体能源系统相对复杂,能源结构多样,但各能源子系统之间往往独立运行,缺乏协同。
为此,江苏公司大力推进用能信息采集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区域能源科学调度、协同运行、智能管理,为园区客户提供以能源优化运行为目的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与红豆集团就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该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一方面在红豆工业园原有240MW热电自备机组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屋顶光伏20MW,储能电站4MW,帮助企业形成水、电、热、光、储多种能源机构的用能模式;另一方面开展对园区内各类能源的信息采集,自主研发了园区多能互补协调优化系统,实现园区多能源协调优化控制和智能管理,提高园区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客户用能成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
深挖系统性节能管理空间。红豆集团作为地方大型民营企业,国网江苏公司多年来持续为其开展供电服务、节能服务。国网江苏公司依托大数据分析优势,积极对客户需求进行专业细致分析,量身定制了一整套技术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推进多能互补协调优化系统的建设。
实现能源数据采集全覆盖。为支撑系统开展优化策略分析,首先要做好数据的基础采集工作。红豆工业城能内源种类多,采集方式各不相同,数据传输标准不统一,设备停电安排复杂。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国网江苏公司组织了系统各专业专家、高校教授、设备技术顾问开展了多轮次的技术方案研讨和论证,组建专门团队驻场工作。经过八个月工作,完成监测点布设13000余个,内容涵盖水、电、燃气、光伏、储能、热能,形成横向覆盖各能源系统、纵向贯通关口至设备的数据采集网络,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准确采集。
开发多能互补协调优化系统。在多能互补协调优化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公司广泛汲取了电网集约化调度运行经验,结合红豆工业城自身的运行特点,开发了能够实现各能源子系统互补互济、协调运行的控制系统,一是实现企业资源横向综合利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将各能源系统按照电、热两个板块进行分类,并实时计算各能源供应的经济成本、环保参数以及运行经济性指数,提出经济运行策略;二是实现源网荷储纵向协同优化,通过贯通电网、热电机组、光伏、储能运行方式及用能企业能源需求侧管理方式,提出需求响应和区域配网辅助服务的最佳实践策略。2018年11月系统正式上线后,真正实现了园区用能的协调运行、集约调度和智能管理。
开创多能互补模式推广前景。公司考虑基于多能互补为目的的综合能源服务模式的长期定位,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未来可能涉及的变配电、热能、给排水、光伏、储能、风电、燃气运行优化等多种系统模块,并向企业或园区提供量价费管理、用能数据采集管理、设备监控机安全预警管理等多种功能。通过打造集中的云端服务器和可定制的企业级客户端,使公司在面对不同客户需求时可以进行灵活组合和现场部署,给今后系统为企业、园区、增量配网企业的应用推广和复制提供了良好扎实的基础。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中共中央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
2021-10-24
- 南网综合能源增资扩股,智光电气
2019-09-14
-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的综合能源服
2019-09-14
-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
2019-09-13
- 能源电力企业联合互联网、通信
201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