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供电龙虬所员工真情服务养虾场获赞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林华鹏 王卫东 报道 4月9日,江苏高邮天气放晴,最高温度24℃。9时30分许,国网高邮市供电公司龙虬供电所员工李广荣和尹志桂一前一后钻进了抢修车。他们目的地是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兴南村养虾场。
一口口方方正正的塘口里搭着一顶又一顶白色的虾棚,田埂上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尚未凋谢。车行至兴南村15号配电变压器旁的路边停了下来。李广荣和尹志桂侧身迎着油菜花向一个虾棚走去。
“李师傅,今天又来查电啦!”。一位中年男子上前与李广荣握手。随后,他们钻进了虾棚,李广荣和尹志桂对棚舍的用电闸刀、接触器及发电机等设备进行了检查。李广荣介绍,每年2月下旬到5月,虾苗入塘进入温棚繁育,幼小的虾苗最怕缺氧和低温,对电的依赖性极大。如果停电时间超过20分钟,虾苗就会因缺氧而死亡。“我们要一个棚舍一个棚舍地跑,不能因电的问题让虾农遭受损失。”
男子名叫王跃明,是有着19年养虾经验的虾农。“我家有19亩塘口,虾棚里的虾苗有160万尾虾苗,今年的虾苗价格是3分8厘,比去年贵了1分,成本增加了1.5万元。” 王跃明对李广荣说,“虽然虾苗比去年贵,庆幸的是,你们供电所去年将我们这里的变压器换大了,容量增加了一倍多,今年我的虾棚增加了一台增氧机,这样虾苗就可以放多点,提高放养密度嘛,因为电可以敞开用了。你看,我现在的锅炉正开着,增氧机和鼓风机也开着,棚舍的温度控制在26℃左右。”
李广荣走到控制增氧机的漏电断路开关旁,顺手摸了下开关的外壳,从帆布包里取出起子,将开关上下桩头的螺丝紧了紧说:“刘师傅,螺丝松了,开关都发热了。”
与王跃明告别后,李广荣和尹志桂向东走了500米,来到另一顶棚舍前,棚舍主人名叫孙泽林。“你们来得正好,帮我看一下,电缆有两个接头,胶布好像脱胶了。”顺着孙泽林手指的方向,李广荣和尹志桂走向虾棚,蹲身将电缆的两处接头拆开重新搭接,并用绝缘胶布重新包裹。随后,他们又围着虾棚四周将电缆巡查了一遍。
“孙师傅,电缆接头有点发热,这个星期四有雨,如果不处理,恐怕用电真有点问题,现在弄好了。”李广荣对孙泽林说。
“如今变压器增肥了,电杆上的电线又增粗了,你们电工还上门,现在的供电服务真不丑!”在孙泽林的赞叹声中,李广荣和尹志桂踏着油菜花香,又向下一个虾棚走去……
周小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