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人力资源 > 正文

湛江赤坎局抓人才工作:盘活“存量” 拔尖“增量”

  2016-09-22 00:00:00    来源:广东电网公司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 “我们局分配来了研究生!”
2016年初,研究生到岗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赤坎局,在平静的工作中激起了巨大涟漪。初来乍到的华南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研究生邓福亮也感受到了新同事们友善而探究的眼光,内心欣喜又犹疑。喜在和谐的工作环境,疑在自己缘何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作为老城区局,基础相对坚实,但随着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精益化管理发展趋势,曾经一度先进的赤坎局面临着员工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挑战:平均年龄趋近43岁,高中及以下学历占44%。在既有的人均素质当量条件下,如何焕发老区局新活力,是摆在当下亟待回答的重要命题。
在这种现状下,该局因地制宜,着力激发“存量”活力,培育“增量”优势,努力破解人才难题。
精细培育“增量”优势
第一个应届研究生的到来,让该局领导班子如获至宝。“希望你能肩负责任,静下心来刻苦工作,努力练好工作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做有担当、有作为的青年。”领导的殷切期望给了邓福亮无限的信心和动力。
在人才预孵化期,该局特别定制了精细化、专业化的培育模式。配电一班班员,是邓福亮到岗后进入的第一个角色。班长卞文杰是从业35年的技术骨干,局聘任内训师。他主动肩负起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为年轻人成才铺路搭桥。“工作中,卞班长和一干老师傅总是亲身示范,耐心讲解工作流程和技能技巧,给了我莫大的帮助。”邓福亮不无感激,“他们做事很细心、有条理,有很多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地方。”
通过“多对一”的传帮带和自身努力,邓福亮的技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5月初,他通过内部层层选拔,被遴选参加湛江局配电技能竞赛。“还是有压力,虽然是研究生,但是爬杆和杆上作业却是初学,技能还不够扎实熟练。”
为加速人才孵化,该局集中资源,每个工作日下午和周末时间,安排不同的技术骨干为邓福亮指导培训。正是该局全流程培育和自身夙兴夜寐的干劲,才有了一个月后,邓福亮在湛江局40位“精兵强将”中脱颖而出,获得竞赛团体第四名、个人第十三名的好成绩。
培育人才是基础,如何使用好才是关键。到岗半年后,邓福亮进入了他的职场第二个角色——装表接电班副班长。“关键岗位使用年轻人,既是为他们今后发展创造条件、搭好台阶,也是为了让能人挑起大梁,给工作带来新气象。”换岗前,该局领导班子找来邓福亮谈心,诫勉他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廉洁从业、按章办事,发扬青年的锐气和正气,自觉抵制诱惑。
在思想、技能、业务等全方位的“孵化”下,青年人才成长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技能增值链条得以构建。其他像邓福亮一样的“雏鹰”,也同样获得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赤坎局这个老区局因此迸发出新潜能。
全力激发“存量”活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破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培育拔尖人才,更在于打造人人尽展其才、奋发进取的环境和平台。
今年以来,该局重点培育学习文化,狠抓教育培训,完善“计划—培训—评价—工作简报”闭环机制,同时针对系统应用、杆上作业等技能,组织专项培训和技能竞赛,明确时间表、责任人和近期目标,并将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生产例会汇报内容,做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现在,该局培训工作有声有色、培训氛围朝气蓬勃、学习文化蔚然成风,孵化了一批获得“省公司配电技能竞赛三等奖”、“湛江局配网规划比武三等奖”等奖项的人才,诞生出“手持抄表机辅助应用”这样获得省公司职工创新奖的技术成果。
9月,搭乘员工组聘工作的快车,面对着岗位新要求的挑战和机遇,该局全力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鼓励员工持多证、持高证,激发员工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近期报名参加更高级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和技能鉴定的员工逾40人,占该局全体员工的30%,员工人人努力成才已成燎原之势。
人才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在盘活“存量”和拔尖“增量”双向驱动下,赤坎局这一棵“老树”正逐渐长出新芽。接下来,该局将继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将人均素质这块绊脚石变成进步的垫脚石。(彭倩)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国网人资部赴湖北宜昌调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情况
  • · 科学调配人员 适应变革发展
  • · 辽宁省电力公司推出冬训“套餐服务” 亮点纷呈效果显著
  • · 国网公司举办状态检修集中调考
  • · 辽宁省电力公司:“3456”打通“双向培养”任督二脉
  • · 科学调配人员 适应变革发展――郑州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侧记
  • · 国网青海电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
  • · 国网山东电力轮训乡镇供电所长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多样化培训促员工成才
  • · 创新培训模式 提升全员素质 湖北省电力公司走出技能人才培养新路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