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网 > 人力资源 > 正文

毕节供电局“周林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梦想,在创新路上启程

  2016-07-04 00:00:00    来源:贵州电网公司 
A- A+
电力18讯:


工作室负责人周林在工作现场

  本网讯 科技引领进步、创新成就梦想。近年来,毕节供电局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建“周林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等职工自主创新平台。短短两年半,“周林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已发展为硕果累累的科技创新团队、技术交流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成为该局青年员工梦想的起点和成长的摇篮。

  毕节供电局“周林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由13名长期从事变电运行维护的骨干组成,是一支具有娴熟岗位技术能力、过硬自主创新能力的“精英型”队伍。自2014年成立以来,工作室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搭建舞台、建立机制、营造氛围,研究出一批先进、实用的创新成果,先后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四项,获得南方电网职工创新优秀成果铜奖一项,贵州电网职工创新奖三等奖两项,为企业创效221.9万元。

  平台是关键

  近年来,毕节供电局进一步规范科技创新管理,积极打造职工技术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营造浓郁创新氛围。2014年1月,集“学习、研究、培训、创新”为一体的“周林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汇集继电保护、自动化、变电检修、高压试验、变电运行5个专业的技术骨干13名,充分利用变电站设备、工作室设施等资源,立足实际性运用创新开展探索实践。自此,工作室成员有了自主学习和创新的阵地,日常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也更具有挑战。

  据毕节供电局变电所负责人介绍,创建“周林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的目的,是把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汇集在一起,紧扣“创新”这一主题,汇集团队智慧,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方法,带动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能素质,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解决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中的技术发展瓶颈。

  工作室成立后,常态化开展科技论文撰写、技术难题攻关、科技项目申请等工作,立项标准求实际,研究过程求严谨,先后提出了5个创新课题立项申请,包括变压器套管内芯引线拉紧器、带打磨功能的高空接线钳、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功能变压器频响特征参数测试仪等,均已获得职工创新奖项或专利,并广泛推广运用。

  在日常管理中,工作室以学习研讨、实践探索、改造创新为途径,加强成员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培训会,通过各种团队学习方式促进成员间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共同提高。

  两年多来,作为职工创新的关键平台,“周林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把创新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在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科技进步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创新思路、创新举措,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客之路”。

  榜样是核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室负责人周林是一名80后,现任毕节供电局变电管理所副主任。在参加工作的近11年间,他始终坚持钻研技术,开拓创新,在长期的现场工作中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努力做到业务精通、技术过硬。

  近年来,周林负责起草编写各类规程标准、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达63套;积极参与变电站规划设计50余项,工程项目121项,科技项目7项;主持完成500千伏奢香变、奢香区域安稳系统、220千伏威宁变等一系列网、省公司重点工程项目的调试验收投运20余次。作为贵州电网公司的内训师,周林还参与编写了调度自动化专业培训教材、课件和题库。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周林先后获得了“南方电网公司技术能手”、贵州电力工会"金牌师徒"及“优秀师傅”、“毕节供电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除了负责工作室的日常建设管理,主持相关项目统筹、整体方案设计、指导、开发研究及成果提炼推广工作,周林为做好“传帮带”下足苦功,通过思考和摸索,他整理出一整套教育培训标准、大纲和实施办法,在全所推广“每人当一周老师”、“声像并茂”、“1+1站点式培训”等特色教育培训模式,并制作视频教程、课件,为分县局的同事开展远程培训,带领基层员工与工作室成员一同学习进步。共开展高压、化验、保护、自动化及变电检修等专业培训8期,现场技术帮扶指导15次,让各分县局变电运维人员掌握了500千伏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安稳系统、备自投、直流融冰等新技术、新设备的知识和技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工作室的核心人物,周林以不菲的成就影响和带动着其他成员不断成长、进步。几年间,周林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培养的员工已成长为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其中两人已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一人现任继电保护班班长,一人担任系统部继电保护主管。

  “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发挥团队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把创新工作做好、做实。”周林表示,希望能借助于工作室这一平台,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灵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次,工作室成员在对220千伏河湾变1号主变B相套管升高座渗油缺陷进行处理时,遇到一个难题:起吊主变套管完成密封圈更换后,由于套管内芯线下端已被压弯,致使套管下端不能与绕组抽头屏蔽管正确对应,无法回装原位。怎么办?思考良久,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员工李刚提出一个想法,即设计一种类似于紧线器的工具,代替人力拉紧并固定套管内芯引线,既省时省力,还能避免人身伤害,方便又安全。

  随后,整个团队潜心钻研,验证思路、可行性调研、设计图纸、寻找材料、零部件改装、组装测试……最终,他们采用钢丝绳拉紧器、定滑轮、吊钩等进行改进组装,自制出“变压器套管内芯引线拉紧器”,现场试用效果良好。经反复检验后,该成果被正式命名为“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主变压器套管内芯引线拉紧器”并申报专利。这一成果的诞生,成功解决了大型变压器套管吊装检修难以准确复位的技术难题。以1台容量为150兆伏安的220千伏主变为例,检修时间由此前的18小时缩至8小时,这意味着可多供电量150兆瓦时,增加经济效益约75万元。该成果获得了“南方电网职工创新优秀成果奖”铜奖,并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准备广泛推广使用。

  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实际取得良好效果,大大激励了团队的创新热情,大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迅速高涨。“创新路上一定会有波折和困难,但每失败一次,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这句话,已成为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识。

  “搞研发创新就像孕育一个孩子,过程很艰辛,但新生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周林和他的同伴们始终认为,如果没有执着和坚持,就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迄今为止,“周林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共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四项,获“南方电网职工创新优秀成果奖”铜奖一项、“贵州电网职工创新奖”三等奖两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生产一线人员,必须立足于工作实际和技术难点,实施小发明、小创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才是一条可行之道。”面对来之不易的荣誉证书和专利证书,周林这样阐释他们的创新理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路上,多少次顽强拼搏,多少次艰苦试验,面对挫折失败,他们从头再来。就是这样一群善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电网员工,齐心协力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没有太多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他们经年累月、脚踏实地,在没有故事的故事里,让梦想在创新的道路上启程。(来静)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武隆供电获第二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银牌
  • 茶园电厂管理创新成果获贵州电力行业一等奖
  • 施耐德电气获2016Intersolar太阳能产业创新奖
  • 南方电网:践行“诚信服务和谐创新”企业理念 提振士气
  •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成立 瞄准产业核心技术
  • 大渡河水电:推动创新文化落地 建设智慧大渡河
  • 南网西电东送电量再创新高
  • 国电集团团委摸底“青年创新工作室”试点建设情况
  • 中国西电集团携手西安交大开展大学生创新大赛
  • 安顺紫云局电商服务站获省总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称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国网人资部赴湖北宜昌调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情况
  • · 科学调配人员 适应变革发展
  • · 辽宁省电力公司推出冬训“套餐服务” 亮点纷呈效果显著
  • · 国网公司举办状态检修集中调考
  • · 辽宁省电力公司:“3456”打通“双向培养”任督二脉
  • · 科学调配人员 适应变革发展――郑州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侧记
  • · 国网青海电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
  • · 国网山东电力轮训乡镇供电所长
  •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多样化培训促员工成才
  • · 创新培训模式 提升全员素质 湖北省电力公司走出技能人才培养新路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