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供电山顶上110千伏枣庄变电站开建
中电新闻网讯 通讯员 孙婧一 报道 从4月国网渭南供电公司110千伏枣庄变电站动工以来,每个月王海安都在枣庄山区一待就是二十天。而其余的日子,则奔波在渭南、韩城两地,为材料、资料、伙食等各种事务协调忙碌着。
10月23日,项目土建已是尾声。王海安一大早便去市场买了肉,要给在一线土建的队友们改善伙食。
去往工地的路即使走高速也要3个小时,同车的师傅都睡着了,王海安的电话却一直响个不停。“那份资料在柜子的第二格……”“我已经上报了,估计马上就批。”……他不停地与现场人员沟通协调。
王海安说,做一名工程项目经理,要做好管理与服务两项工作。管理好工程安全、进度、质量,服务好工队的每一个人。这两样相辅相成,往往服务做好了,管理也就好了。
下了高速,进了山区。铺天盖地的煤灰迎面而来,周围的房屋、街道一切都糊上了一层黑,司机一边咳嗽一边把窗户摇了上去,“这的人每天鼻子都是黑的,平均寿命65岁!”
比起污染,王海安更操心行车安全,不住朝车外望。蜿蜒的盘山路又窄又险,隐患无处不在,一边是落石,一边是黄河,有时还要爬上近75度的陡坡。王海安说,“最操心的就是这段路,经常在新闻上听到落石砸人的消息,我们在项目部做了晴雨表,阴雨天尽量不出行。还要特别注意车辆状况,轮胎,性能,出行之前都要检查一下。由于坡陡、路窄、弯急,每次装载材料都只装车限重的三分之二,以确保安全。”
到了项目部,王海安换上工作服,召开安全工作会。队友汇报了目前工程进度及现场安全情况。王海安一边听,一边做重点记录,并不住地叮咛安全问题,不住地询问有啥困难没有,仿佛时刻准备着为大家排忧解难。
工地上的安全管理、施工队的生活保障、关于施工所有的材料、计划、运输,都是王海安每天操心的事,他早已无暇顾及即将高考的孩子,家里需要照顾的老人和的聚少离多的妻子。现在,枣庄变工程建设即将完工,他的目标就是“要在交工之前,尽可能将一切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检查现场时,王海安楼上楼下走了不下三遍,墙体、地面、电缆沟道,每到一处他都仔仔细细地眼看、手摸、测量,一点也不马虎。
山顶上的变电站,登高望远,临河而立。在这一片黄土和煤灰中,显得崭新、耀眼。4月到10月,110千伏枣庄变平地而起,赢得了客户的许多赞誉,而对于项目经理王海安而言,这只是平凡工作中完成的又一个任务,下一个任务已等在那里……
周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