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能源互联网谁说了算?

  2015-06-30 14:30:08    来源:电缆网 
A- A+
电力18讯:    
  互联网++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源行业作为基础行业,当然也不能例外。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工信部等参与制定的《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文件,或将于近期完成,这意味着能源互联网距离实践更近。能源互联网规划在加速。

  关于能源互联网的猜测很多,讨论的非常热闹,但到底“能源互联网”是什么,一直也没有定论。即便在各路专家那里,也众说纷纭。在不同的语境中,能源互联网似乎有不同的表述。在互联网+提法风行之前,物联网、智慧能源、智能电网等都多少同能源互联网有些关联。但到目前,能源互联网概念在官方专家组中也没有达成共识。近期能源局科技司组织了多次能源互联网规划制定前的调研活动,其中能源局专家组的探讨侧重在电力方面实现互联网+的可能。

  一种观点认为,能源互联网就是智能电网的延伸,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持此说法,他在一次能源互联网论坛上称,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电力系统为基础,以接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各种能量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外的观点也有:“智慧能源的发展要紧密地跟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整体进行有机结合”,与基于电网的能源互联网概念显著不同,至少涉及到生产消费、消费侧、跨能源品种的信息化。在这种概念中,智慧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服务于能源系统的高效、安全、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要接纳更多可再生能源。通过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精细管理,推进终端节能,在整个能源供应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上下游的价值匹配和消费行为的匹配。由于多数研究者的背景是能源行业,可能把互联网复杂化了,在有些专家看来,能源互联网就是能量流、信息流的整合。

  也有的专家认为,能源互联网要秉承互联网理念,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对能源产业进行互联网化,将能源赋予新的数据属性,并实时网状流动,动态调配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继而构建出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新格局、新业态,使得能源产业更开放、更透明、更便利、更高效。

  《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文件中的能源互联网或许将解决这一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确定中国“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定位、目标、功能以及需配套的政策建议。能源和互联网都是大市场,两者结合的能源互联网将是一个更巨大的市场,面对未来的巨大市场,参与能源互联网研究的单位涉及到传统的智库机构、能源局和工信部等部委机关,芯片公司、软件公司、节能服务企业、能源企业等已经蜂拥进入这一领域,争着搭上互联网+ 的快车。

  产业企业却并没有在概念上纠结,而是进行了实际探索。此前,电网企业在推动智能电网、四网合一试点;电气类公司在推动智慧能源服务、智能电器产品。就在电网企业、电气制造服务商、软件商都纷纷和能源互联网搭上关系之后,5月28日芯片巨头英特尔和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的“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落成,标志着芯片巨头也贴上了能源互联网标签。

  在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展示的产品主要涉及三个层面,最接近底层的是表计或插座等收集数据的设备,然后是通过网关分析和传输数据,最上面是互联网的云平台,主要用于分析能源效率的消费情况。未来如果跨能源品种、涉及能源供需环节,然后能源和互联网一并考虑,收集到的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等就复杂多了。

  能源互联网必须解决两大问题,即横向多源优化互补,即石化能源、风、光、电,一二次能源协调;纵向生产、运输、使用、储存链条在规划和运营层面的优化。但如果按最通常的概念,能源互联网从生产到消费端的整合,消费端掌握能源消费情况的应用和建议方案也会是未来的产品。比如通过APP控制家庭能源使用等。电力领域的能源互联网包括分布式能源、储能装置、逆变器、智能终端和各种管理系统,涵盖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如果放大到整个能源产业,涵盖则更广,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心中有

2019-09-30

仅靠煤改气拉动 三年后中国天

2018-11-24

能源辣评| 因为制氢,煤炭和风电

2018-08-29

胡评:能源局光伏发电补贴继续不

2018-06-20

热点排行
  • · 如何理解国网的“三型两网,世界一流”?
  • · 在守正创新中主动担当作为
  • · 年终岁尾把好安全“三道关”
  • · “一个引领,三个变革”见证国网清晰的战略途径
  • · 安全不能“搞忽悠”
  • · “麻痹”毁了我半生
  • · “三型两网”是“世界一流”最大的力量源泉
  • · 为警电共建员工特档叫好
  • · “三型两网”树立国家电网崭新形象
  • · 陈一舟:环保部缘何严罚绿色电力开发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