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新闻 > 深度 > 正文

多晶技术仍为市场主流

  2018-01-18 00:00:00    来源:中国能源报 
A- A+
电力18讯:

  单多晶比例一直是光伏行业关注的热点。2017年终一份报告,又将光伏行业推至风口浪尖。来自美国太阳能市场调查公司SPV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单晶电池(组件)占比为49%、多晶(组件)为46%。

  “2017年,太阳能组件产量为97.7GW,其中出货量93.8GW,安装容量95.1GW。单晶组件市占率为49%,多晶为46%。” SPV报告称。但数据一经发布,即引发行业质疑。光伏产业权威分析机构PVInfoLink在对10多家光伏产业链企业、金融券商及行业机构调研后表示,“2017年单多晶组件出货比例约3:7”,多晶技术仍为光伏市场主流。这一结论与SPV的数据大为不同。

  “从各方提供的数据来看,SPV报告给出的单多晶比例并不准确。”PV InfoLink分析师林嫣容直言,“2017年光伏出货量比例应该是多晶占70%以上、单晶30%左右。2018年单晶组件比例或上升至约37%。”

  “单晶组件在去年下半年的占比有所下滑,今年下半年占比可能会略升。”光伏亿家副总裁马弋葳也对SPV的数据存疑。

  2017年单多晶的市场份额究竟如何推算才算合理?有分析师认为至少有3种计算方法来倒推单、多晶的市场份额。

  第一种预测方式是从供应给电池及组件的“硅片”总产量做倒推。林嫣容做了相应的计算演示。她说:“2017年全球组件总出货量约103GW,几家大厂出货情况大致为保利协鑫多晶硅片约在19GW―20GW之间,晶科能源近6GW硅片产量中,75%为多晶,荣德多晶硅片有4GW左右,阿特斯和天合光能也以多晶硅片产能为主。”阿特斯不久前的一份报告显示,该公司2016年外部及内部采购硅片总和为2.57GW,均为多晶,2017年仍以多晶为核心。

  据此前隆基股份披露,2017年单晶组件对外出货约4.5GW,结合其“硅片自给自足、上下游供应各占公司产量一半”的现状,林嫣容预测:“单晶硅片上,隆基股份全年出货量约9GW,中环股份出货约6.2GW。

  第二种预测方式则是看国内电站采购端的单、多晶比重。中信证券分析师弓永峰表示:“目前中国市场是全球第一大组件需求地,可看作全球光伏市场风向标。”从2017年国内五大电力公司所投电站的采购产品倾向而言,多晶为主、单晶为辅的格局已确立。“预计2018年也将延续多晶高于单晶的格局,预计单多晶比例为3565。”

  最后一种是从下游组件出货情况来计算。目前,主要多晶出货公司包括晶科能源、正泰集团、协鑫集成、苏州腾晖、东方日升、天合光能、阿特斯、无锡尚德、保定英利等。单晶组件厂商主要是隆基乐叶、中环股份,支持单多晶两类技术的企业有晶澳、亿晶光电、韩华等。两大组件阵营看,多晶占比较高。

  单多晶市占率仅是两者目前的一种态势对比,而单多晶背后的技术进步尤需引发关注:两者的技术更迭均在进行中,对未来市场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光伏产业遵循摩尔定律,单多晶的技术拉力赛在极大拉低了光伏组件的成本。单晶公司较早进入金刚线切单晶硅片,成本率先降低;而金刚线切多晶技术普及后,成本也将进一步拉低。据solarzoom发布的1月2―5日的数据显示,多晶组件在2.7元/瓦―2.75元/瓦,单晶组件在2.7元/瓦―2.9元/瓦,整体价格处于下行通道。

  “从目前多家下游电池组件厂反馈来看,2018年光伏企业中的单多晶产能会继续扩大。”林嫣容透露,“在多晶扩产方面,仅是砂浆线改造为金刚线、购买新的切片机这几项,预计就会多出10GW以上的产能。”据了解,隆基股份、天合、阿特斯均有各自的扩产计划。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

2020-02-22

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进一步明确

2019-09-14

省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2019-09-14

陈宗法:煤电解局:如何度过第二个

2019-09-13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

2019-09-13

热点排行
  • · 电力现货市场为什么要搭配中长期电能量交易?
  • · 深度剖析:转供电何去何从?
  • · eo辣评 | 山西燃气集团初步落地,国新能源从“大哥”变“小弟”,前景堪忧
  • · 关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若干建议
  • · 从中核薪酬改革说起 央企员工的工资可以比领导高吗?
  • · 国际油价下跌对煤化工影响几何
  • ·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三点原因致中国能源转型更为困难
  • · 关注|山东省自备电厂价格政策解读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赵文广:电力期货市场与期货合约特点
推荐阅读
  • · 藏在输配电价里的“隔墙供电”逻辑
  • · 配合政府、混改、主辅分离,从国网改革文件看换帅后的新思路
  • · 2025年煤电装机—政策的能动空间在哪里?
  • · 谜一样的用电量增速?我国过去十年用电量低速增长的启示
  • · 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核心是各省的可再生能源电量在电力消费中的占比
  • · “清洁煤电”热下的冷思考:超低排放的代价
  • · 关于再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思考
  • · 触动谁的利益?涉及哪些市场主体?分析新版配额制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
  • · 民营售电现阶段盈利模式分析、增值服务路线、业务定位
  • · 解读《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