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电价优势,比特币或将终结中国挖矿业务
编译:霍莉
华尔街日报11日报道称,中国政府悄然下令关闭比特币“挖矿”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多个政府部门组成的小组要求各地方政府引导辖内企业“有序退出挖矿业务”。而这一政策并非直接停“挖矿”企业,而是通过严格执行用地、用电、税收和环保政策,让相关企业退出市场。
获取比特币的过程被形象地称为“挖矿”,挖矿的参与者就是“矿工”。挖矿是指使用计算能力惊人的计算机解决复杂算法问题以获得新的比特币。要维持矿机进行持续的高速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英国电力资费对比公司PowerCompare的研究表明,比特币挖矿去年的平均耗电量超过159个国家的年均用电量。
为了降低成本,低电价对矿场极具吸引力。中国矿主充分利用了包括新疆、内蒙古、四川和云南这些煤电或水电资源丰富地区的廉价电力。下图为彭博社于2017年4月标注的大型比特币矿场所在地地图。
图注:比特大陆消耗50MW电力
来源:GlobalCryptocurrency Benchmarking Study April 2017,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总部位于北京,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采矿和硬件生产商的比特大陆,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建设矿场,以接受补贴后每度0.25元(4美分)的价格购电。这个价格比当地工业企业通常所需支付的价格低三成,同时也远低于美国和大多数欧盟国家的标准。
矿主甚至可以从云南和四川的水电站获得更低廉的价格,但这项操作处在法律灰色地带。
云南省表示,2016年云南浪费的水力发电量达到315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于2017年11月宣布要在2020年前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并称云南和四川的水力发电利用率在2017年会达到90%左右。并提出利用现有和规划建设的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提高电力外送通道中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对火力发电的依赖。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认为,在中国,比特币挖矿利润相当高,即使加密货币的价格下跌一半,矿工仍然可以赚到钱。然而比特币在中国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政策打击。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担心比特币会作为资金外逃的途径,中国政府于2017年9月关闭了比特币交易平台,并禁止首次代币发行(ICO),和IPO有些相似,ICO是公司在线上筹资的一种渠道。
迫于政策压力,比特币矿场正迁往国外。照估计,采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不会超过2年,其它相关设备的价格相对也比较便宜。中国目前的优势在于拥有挖矿过程所用的电脑组件的发达供应链。比特大陆筹划在新加坡建立地区总部,并已经在瑞士扩展业务,公司发言人称比特大陆瑞士分公司(Bitmain Switzerland)在它们全球扩张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大矿池莱比特(BTC.Top)在加拿大开设分部,微比特(ViaBTC)在冰岛和美国设立了业务。
补充资料来源:
https://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170308/622441.shtml
https://www.coindesk.com/my-life-inside-a-remote-chinese-bitcoin-mine/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再见鲁能! 新东家为中国诚通
2020-08-11
- 市场升温!储能招标多样化趋势明
2020-03-24
- 新基建来了!国网产业链投资方向
2020-03-24
- 地面0.33、0.38、0.47,工商业0.
2020-02-22
- 英大证券、英大信托以140亿作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