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产品 > 设备动态 > 正文

我国将设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

  2016-02-02 00:00:00    来源:证券日报 
A- A+
电力18讯:  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中国制造。会议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对促进制造业升级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会议还提出,将设立“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启动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和技改工程。同时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利好科技型上市公司

  会议指出,为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要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新基础,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

  在市场看来,此次会议最受关注的是,会议提出,将完善加计扣除等政策,适当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启动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和技改工程。

  对此,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所谓‘加计扣除’,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在实际发生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例如,假定税法规定研发费用可实行150%加计扣除政策,那么如果企业当年开发新产品研发费用实际支出为100元,就可按150元(100×150%)数额在税前进行扣除,以体现鼓励研发政策”。

  “这对于目前很多科研投入不菲的科技型上市公司而言,是个很大的利好。当然,同时其也会激励更多企业在研发上进行投入。”该相关人士向记者强调。

  而设立“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启动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和技改工程,则被市场视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有效措施,以及更加具体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部署。

  制造强国将成资本市场主旋律

  就此次会议提出要抓紧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11个配套实施指南、行动计划或专项规划。以及要在“中国制造+互联网”上尽快取得突破。

  早在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政府计划用三个十年来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就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目标是把中国从全球制造业的第三方阵,提升到第二方阵。最终目标,是到2045年跻身第一方阵。彼时,苗圩还表示,“互联网+”就是实现三步走目标第一步“中国制造2025”的强有力工具,将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对于此次会议内容,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金融机构、上市公司人士均表示,“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规划中的制造强国战略,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乃至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相关人士认为,“其中,智能制造是重中之重。智能制造包含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设备的智能化和产品的智能化。智能控制系统重点看好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视觉,至2020年国产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智能制造机器重点看好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成套设备,预计至2018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5万台、复合增速为27%,保有量达到60万台”。

  就目前来看,“中国制造2025”最吸引资本市场的两大“风口”为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此前,国泰君安表示,工业互联网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方向,将为传统行业带来巨大效率改进,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有望可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相关产业市场空间巨大;而民生证券层表示,围绕智能机器人可以布局三大投资主线,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客户资源深厚下游广泛的系统集成商;某细分领域优势突出,不断拓展相关领域具备一定客户基础及实践经验的设备制造商;通过内外部合作整合进入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上市公司等。

  不过,市场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席卷A股的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热潮都有些浮夸,在我国实际并不掌握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等领域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行情的形成不过是一种炒作而已。相比之下,例如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倒显得更有价值。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备受关注的南方电网公司首次试

2019-01-22

平高第三批储能设备开标,中航锂

2018-12-18

LCOE最优!上海电气4款海陆风电

2018-10-21

热点排行
  • · 湖南常德调度全市工业园区电网建设工作
  • · 备受关注的南方电网公司首次试点应用的新型材料复合横担在公司承建的湛江500千伏大唐雷州电厂接入系统线路工程(第一标段)施工现场成功应用
  • · 河北南网新能源装机突破800万千瓦 装机占比达21.2%
  • · 天津滨海供电公司推进清洁能源消纳
  • · 国内首台全氟异丁腈(C4F7N)气体环网柜样机研制成功
  • · 锂离子电池模块自动灭火装置通过产品检验
  • · 天津电网发受电负荷达1344万千瓦 创冬季负荷历史新高
  • · 河北装备创新销售方式 “开网店、拿订单”
  • · 山西电力新能源实现“双升双降” 发电量同比增长40%
  • · 中国电建供应链金融共享服务平台首位入选“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特优案例”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