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产品 > 设备动态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指明智能仪表发展方向

  2015-11-25 00:00:00    来源:中国仪表网 
A- A+
电力18讯:  继2015年9月29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在京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后,日前该路线图电子版免费公布。从《路线图》中,可看到多项仪表产品要求实现技术突破,俨然一份“仪表制造2025”路线图。

  《路线图》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值得我们仪表行业关注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它提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集成电路是当前我国智能仪表发展仍然存在的缺陷,产品均采用进口芯片。《路线图》提出要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提升先进封装测试业发展水平,突破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和材料。目标要求到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16/14nm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封装测试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关键装备和材料进入国际采购体系,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到2030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为此,国家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逐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或设立二期、三期基金;加强现有政策和资源的协同,如:集成电路研发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化发展,这些资源要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加强人力资源培养和引进,加强微电子学科建设支持;制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政策,给予扶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等。

  在信息通信设备中,则明确指出发展的重点产品是5G关键技术综合验证平台、5G移动通信系统设备(含5G基站、5G核心网设备、5G行业专网等)、5G移动通信仪器仪表(含5G终端综测仪、5G协议一致性测试仪等)、5G移动终端(含5G消费终端、5G行业终端、M2M终端等)、5G关键芯片(含5G基带芯片、5G射频(RF)芯片、5G片上系统(SoC)芯片等)和5G关键器件(如5G高频通信器件)等。当前在全球5G移动通信仪器仪表领域领先的是安捷伦电子测量,我国大唐联仪近年来与安捷伦合作,也崭露头角。

  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要求发展实时工业操作系统及高端制造业嵌入式系统,以工业大数据平台与制造业核心软件为代表的基础工业软件,面向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农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等重点领域的工业应用软件。目标要求到2020年,突破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形成中国工业软件技术标准与生态体系,中低端市场占有率超过30%。其中提出重点发展是面向数字化产品与智能成套装备,嵌入式数据管理平台与实时数据智能处理系统,智慧工业云与制造业核心软件等,这也是目前我国仪表企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不少企业已取得相应成就,比如研发了水务管理系统等。

  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要求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基础通信设备、智能制造控制系统、新型工业传感器、制造物联设备、仪器仪表和检测设备、制造信息安全保障产品。上述产品均为当前仪表行业还未实现国产化的领域。其中智能制造控制系统要求开发支持具有现场总线通信功能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控制系统(PLC)、工控机系统(PAC)、嵌入式控制系统以及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提高智能制造自主安全可控的能力和水平。新型工业传感器要求开发发具有数据存储和处理、自动补偿、通信功能的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型光电传感器、智能型接近传感器、高分辨率视觉传感器、高精度流量传感器、车用惯性导航传感器(INS)、车用DOMAIN域控制器等新型工业传感器,以及分析仪器用高精度检测器,满足典型行业和领域的泛在信息采集的需求。仪器仪表和检测设备要求开发展在线成分分析仪、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在线高精度三维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在线高精度非接触几何精度检测设备。

  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也提出了要重点开发关节位置、力矩、视觉、触觉、光敏、高频测量、激光位移等传感器,来满足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需求。

  在航空航天装备领域,提出重点开发航空专用传感器,提高油液、气体、温度、压力等航空传感器的监测精度和可靠性;研发基于新型敏感材料、新型封装材料、新型导电材料等新材料的传感器。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提出重点开展海洋探测传感器、船载海洋观测仪器、海洋浮标、海洋潜标、水下通信设备、海洋环境数据库、海上目标雷达回波数据库等关键装备及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实现工程化应用。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提出自主开发适用于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城际快速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及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现代有轨电车用以太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平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要求电子控制系统中国产关键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电力装备领域要求发展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实现全站信息智能共享,定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在线监测技术及综合诊断专家系统应用技术为关键技术。

  农业装备领域要求发展农业机械专用传感器,施肥播种机械作业深度、行走速度、作业质量等测控传感器。植保机械前进速度、喷量、压力、喷洒面积等测控传感器。收获机械喂入量、清选与夹带损失、割台高度、滚筒转速、产量流量和谷物水分等测控传感器。

  新材料领域要求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电子陶瓷和人工晶体、生物医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高性能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要求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包括3T及以上超导磁共振系统(MRI),开放式超导系统,128排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机)等。

  从《路线图》可看出,在圈出的十大重点领域中,前八大领域都对仪表产品技术做出了明确要求,发展智能仪表。新材料领域也将为仪表产品提高发展基础。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也是“仪表制造2025”,仪表行业应当抓住机遇,在国家的指导下,政策扶植下,向智能化仪表发展方向迈进,从中低端市场逐步走向高端市场。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备受关注的南方电网公司首次试

2019-01-22

平高第三批储能设备开标,中航锂

2018-12-18

LCOE最优!上海电气4款海陆风电

2018-10-21

热点排行
  • · 湖南常德调度全市工业园区电网建设工作
  • · 备受关注的南方电网公司首次试点应用的新型材料复合横担在公司承建的湛江500千伏大唐雷州电厂接入系统线路工程(第一标段)施工现场成功应用
  • · 河北南网新能源装机突破800万千瓦 装机占比达21.2%
  • · 天津滨海供电公司推进清洁能源消纳
  • · 国内首台全氟异丁腈(C4F7N)气体环网柜样机研制成功
  • · 锂离子电池模块自动灭火装置通过产品检验
  • · 天津电网发受电负荷达1344万千瓦 创冬季负荷历史新高
  • · 山西电力新能源实现“双升双降” 发电量同比增长40%
  • · 河北装备创新销售方式 “开网店、拿订单”
  • · 中国电建供应链金融共享服务平台首位入选“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特优案例”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