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七局造"直径最大盾构机下线
5月16日,由中国电建水电七局联合德国海瑞克集团制造的盾构隧道掘进机(简称“盾构机”)在德阳正式下线,实现整机国产化率达60%,打破了四川盾构机市场被合资企业和川外企业垄断的局面,进一步增强国内高端重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竞争力。
水电七局有限公司总经理申茂夏、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宗全、德国海瑞克亚洲总部区首席执行官Nicolas Zuber等领导以及10家中央、四川媒体出席下线仪式。水电七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但东宣布盾构机下线。
申茂夏在仪式上致辞,对盾构机下线表示祝贺,他表示,装备制造业务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而强化创新发展,重塑核心竞争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制造业务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此次成都地铁18号线1039盾构机的成功下线,标志着公司在国内高端重型装备制造领域内力量的崛起,是公司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开发先进产品,再造制造业务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市场的一个重大尝试。
他强调,水电七局将继续发挥我们的资源、技术、管理等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和管理创新,着力构建研发、制造、安装、售后一体化的盾构机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为成都地铁建设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强的支撑,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国海瑞克亚洲总部区首席执行官Nicolas Zuber表示,在和中国电建水电七局的合作中,发现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夹江制造的巨大潜力,愿意与之开展产品线更广、合作方式更深、时间更久的合作。
该型盾构机是地铁18号线最小转弯半径的盾构机,也是目前四川省内最大直径的盾构机之一,设有主动铰接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小巧灵活”,能够在地下狭窄的空间里穿过大桥及楼房桩基进行隧道施工。
这台盾构机直径为8.6米,整机长度为114米,总重量近800吨,主要用于18号线锦城广场站到世纪城站之间的1500米长的隧道施工,每天掘进距离约为10米,每月可推进300米左右。
据悉,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夹江水工”)作为该盾构机核心技术的研发单位,自2016年4月与海瑞克公司合作以来,进行优势互补,从盾构机检修到装配、再到关键部件制造,逐步推进产品升级,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了第一台盾构机下线。
事实上,盾构机作为装备制造业标志产品,据预测,2020年,我国将有36个城市拥有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营业里程达到11042公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85%的盾构掘进机依赖进口,欧洲和日本等公司的地盾构机在中国的盾构掘进机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盾构机是一项个性化强、技术难度大、关联面广和市场需求量大的重大装备,伴随着国家新一轮的地铁建设热潮的到来,盾构机国产化替代进口是未来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夹江水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盾构机的定制化特点,其制造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对盾构机进行不一样的配置,而且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非常高,企业应该不断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还需政策支持和监督指导,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关资料:德国海瑞克公司是机械化隧道掘进技术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在全球铁路、地铁、公路、管道、水电等领域,为超过3100个项目提供了包括掘进设备、配套设备和服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盾构机揭幕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白马股”亨通光电头顶两百亿
2020-08-03
- 45家电气设备上市企业2019年度
2019-09-13
- 中天科技拟募资15.78亿,重注用
2019-03-02
- 上市11年,累计募资超80亿,利润不
2019-02-24
- 疯狂收购终酿恶果!远东智慧能源
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