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国网垄断延伸 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2009-09-03 15:04:55 来源:《电气中国》
A-
A+
电力18讯: 2009年6月17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工信部及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就在行业内已热议半年之久的“国家电网公司自建第二制造体系”事宜进行研讨。鉴于国家电网公司特殊的垄断地位,对于这个敏感话题,在此公开场合,大家出言相当谨慎,大有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之嫌。
然而在私下里,大家纷纷质疑。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2009年在《财富》全球企业500强名列第15位,经营区域覆盖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是我国电力制造企业最大的市场和客户,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国网公司也当仁不让地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设备市场。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的技术进步为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平台。重大项目工程也成为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依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平台,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用了短短20年时间,实现了从依赖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再到向国外输出技术的根本性转变。
由于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我国电力建设的周期得以大大缩短,投资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网公司作为从事公共事业的企业,具备天然的行政许可的垄断性。培育民族装备制造业,为我国本土企业提供自主创新的平台,这也是国家赋予国家电网公司的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然而,从2008年底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公然提出要以国网下属的两处科研机构――国网电科院和中国电科院为主体自建第二制造体系,开始与外资及内资企业悄然进行收购与兼并谈判。目前已完成直流阀与法国Avara合资合作,在国网公司公开招标的黑河项目中,在无任何业绩的情况下,合资企业一举中标。这些年通过依托直流输电工程,我国企业已基本掌握了直流换流阀的研制技术,此番国网与Avara合资后,势必造成不公平竞争,国内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经营困难加剧的尴尬局面,进而丧失创新的动力和机会。
在线缆领域国网已完成与原江苏省电力公司三产企业江苏银龙、江苏淮胜电缆厂,在变压器领域已完成与苏源帕威尔等三流企业的并购。上述三家企业,原属于国网公司三产,在国家倡导电力企业改革要主辅分离的指导思想下,与电力公司脱钩。国网的此番偷梁换柱的作为,无疑与国家倡导的主辅分离政策公然对抗。而且这些企业无论是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都处于国内的落后水平,国网此举无疑是利用垄断的市场保护和培育落后。
如果国网此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很多装备制造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如平开、许继等不得不纷纷要求被国网公司收购,以便能够进入国网第二制造系统求得保护。
在此保护下的企业,由于无需感受市场的竞争压力,必然会丧失创新的动力,缺乏科技的持续投入及质量和可靠性的提升。而其他体系外的企业的经营将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目前初见雏形的我国电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管理体系将遭受重创,必将再次走上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受制于人,依靠引进技术、以市场换技术的回头路,再次陷入受外资控制的被动局面。
国家电网公司依靠其垄断的市场地位,通过参股或控股制造业企业,提出培育自己的制造业体系,形成年产500亿~1000亿元的规模,进入世界500强。这不过是做简单的数字游戏。靠垄断发展,势必保护落后。过去长期以来依附于国网公司的三产高成本、低效率、低效益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国网此次再次提出自建第二制造体系,无疑是质量低,成本高的重蹈覆辙,这已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是不利国家经济发展,不可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可行之道。
如果国家不及时对国网公司的行为加以制止,其他各行各业也会纷纷效仿,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会从此丧失。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是一国工业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事关国计民生。改革开放3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所走过的道路,雄辩地证明了:花钱买不来中国的现代化,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中国的现代化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建设,核心技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企业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家电力建设的需要,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国内输变电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升级改造,目前产能正在逐渐释放。如果国网构建自己的第二制造体系,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滞后性影响显现的背景下,无疑会给本来就已举步维艰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更加雪上加霜!没有了公平的市场环境,失去了重大项目工程的依托,国家刚刚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计划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法得以实现,长此下去,我国一大批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因失去市场而倒闭,大量产业工人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造成社会动荡。
如果国网自建第二制造体系,势必形成国网公司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畸形局面。同时,这种关联交易的行为,一方面严重违反了我国《招投标法》中的有关规定,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成为局部特殊小利益集团腐败的温床。这使原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化的电力设备招标采购,变成了寡头垄断状态。
这无疑将严重破坏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多年来发展进步的公平市场环境,将出现保护了个别利益集团,断送我国装备制造业多年来辛苦培育的自主创新的平台。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国家通过市场化竞争辛辛苦苦培育的公平竞争环境的践踏。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资源最大化的市场化配置。在目前电力设备市场原本完全市场化配置的状态下,国网此举无疑会造成市场经济的巨大倒退。
为此,笔者呼吁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工信部要就国网自建第二制造体系事宜,进行专题调查,国家要从保护民族工业,实现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和维护公平市场环境的角度出发,坚决制止国网自建第二制造体系的行为。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国网公司必须实现主辅的完全彻底分离。国家应要求其回归作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平台的社会角色,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扶优扶强,支持创新和先进,淘汰落后,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然而在私下里,大家纷纷质疑。国家电网公司作为我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2009年在《财富》全球企业500强名列第15位,经营区域覆盖我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是我国电力制造企业最大的市场和客户,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国网公司也当仁不让地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设备市场。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的技术进步为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平台。重大项目工程也成为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依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平台,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用了短短20年时间,实现了从依赖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再到向国外输出技术的根本性转变。
由于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我国电力建设的周期得以大大缩短,投资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网公司作为从事公共事业的企业,具备天然的行政许可的垄断性。培育民族装备制造业,为我国本土企业提供自主创新的平台,这也是国家赋予国家电网公司的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然而,从2008年底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公然提出要以国网下属的两处科研机构――国网电科院和中国电科院为主体自建第二制造体系,开始与外资及内资企业悄然进行收购与兼并谈判。目前已完成直流阀与法国Avara合资合作,在国网公司公开招标的黑河项目中,在无任何业绩的情况下,合资企业一举中标。这些年通过依托直流输电工程,我国企业已基本掌握了直流换流阀的研制技术,此番国网与Avara合资后,势必造成不公平竞争,国内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经营困难加剧的尴尬局面,进而丧失创新的动力和机会。
在线缆领域国网已完成与原江苏省电力公司三产企业江苏银龙、江苏淮胜电缆厂,在变压器领域已完成与苏源帕威尔等三流企业的并购。上述三家企业,原属于国网公司三产,在国家倡导电力企业改革要主辅分离的指导思想下,与电力公司脱钩。国网的此番偷梁换柱的作为,无疑与国家倡导的主辅分离政策公然对抗。而且这些企业无论是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都处于国内的落后水平,国网此举无疑是利用垄断的市场保护和培育落后。
如果国网此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很多装备制造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如平开、许继等不得不纷纷要求被国网公司收购,以便能够进入国网第二制造系统求得保护。
在此保护下的企业,由于无需感受市场的竞争压力,必然会丧失创新的动力,缺乏科技的持续投入及质量和可靠性的提升。而其他体系外的企业的经营将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目前初见雏形的我国电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管理体系将遭受重创,必将再次走上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受制于人,依靠引进技术、以市场换技术的回头路,再次陷入受外资控制的被动局面。
国家电网公司依靠其垄断的市场地位,通过参股或控股制造业企业,提出培育自己的制造业体系,形成年产500亿~1000亿元的规模,进入世界500强。这不过是做简单的数字游戏。靠垄断发展,势必保护落后。过去长期以来依附于国网公司的三产高成本、低效率、低效益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国网此次再次提出自建第二制造体系,无疑是质量低,成本高的重蹈覆辙,这已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是不利国家经济发展,不可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可行之道。
如果国家不及时对国网公司的行为加以制止,其他各行各业也会纷纷效仿,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会从此丧失。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是一国工业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事关国计民生。改革开放3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所走过的道路,雄辩地证明了:花钱买不来中国的现代化,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中国的现代化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建设,核心技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企业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家电力建设的需要,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国内输变电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升级改造,目前产能正在逐渐释放。如果国网构建自己的第二制造体系,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滞后性影响显现的背景下,无疑会给本来就已举步维艰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更加雪上加霜!没有了公平的市场环境,失去了重大项目工程的依托,国家刚刚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计划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法得以实现,长此下去,我国一大批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因失去市场而倒闭,大量产业工人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造成社会动荡。
如果国网自建第二制造体系,势必形成国网公司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畸形局面。同时,这种关联交易的行为,一方面严重违反了我国《招投标法》中的有关规定,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国有资产的变相流失,成为局部特殊小利益集团腐败的温床。这使原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化的电力设备招标采购,变成了寡头垄断状态。
这无疑将严重破坏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多年来发展进步的公平市场环境,将出现保护了个别利益集团,断送我国装备制造业多年来辛苦培育的自主创新的平台。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国家通过市场化竞争辛辛苦苦培育的公平竞争环境的践踏。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资源最大化的市场化配置。在目前电力设备市场原本完全市场化配置的状态下,国网此举无疑会造成市场经济的巨大倒退。
为此,笔者呼吁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工信部要就国网自建第二制造体系事宜,进行专题调查,国家要从保护民族工业,实现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和维护公平市场环境的角度出发,坚决制止国网自建第二制造体系的行为。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国网公司必须实现主辅的完全彻底分离。国家应要求其回归作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平台的社会角色,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扶优扶强,支持创新和先进,淘汰落后,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白马股”亨通光电头顶两百亿
2020-08-03
- 45家电气设备上市企业2019年度
2019-09-13
- 中天科技拟募资15.78亿,重注用
2019-03-02
- 上市11年,累计募资超80亿,利润不
2019-02-24
- 疯狂收购终酿恶果!远东智慧能源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