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赛维:光伏产业整合先行者
2009-08-25 10:17:18 来源:《能源》杂志
A-
A+
电力18讯: 光伏产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寒冬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再一次步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文 | 本刊记者 徐建凤
近日,多晶硅片供应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维”)屡次大手笔出击意大利光伏市场。
2009年7月14日,赛维宣布收购意大利太阳能市场专业系统整合商SGT公司70%的股权。据悉,这不是赛维在意大利市场的首次尝试。
7月1日,赛维就曾宣布与领先太阳能领域系统整合商意大利SAEM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开发5个1兆瓦太阳能发电厂。此前,赛维也曾与意大利的另一家太阳能系统整合商ESPEsrl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光伏发电厂。
赛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大动作进军海外光伏市场,实则在打造稳定的终端市场,据世纪证券数据,光伏市场98%的市场份额在海外。
产业整合
无论是收购SGT公司70%的股权,还是与SAEM公司和ESPEsrl公司的协议合作,赛维的眼光均盯在了光伏终端市场,以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据了解,SGT公司是光伏发电交钥匙工程最有经验的意大利系统整合商之一。公司总部设在米兰,其主要业务范围遍及整个意大利,公司侧重于太阳能发电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赛维对SGT公司施行收购后,优势不言而喻。赛维通过收购SGT公司,享有了SGT在意大利本土的光伏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能借力SGT公司终端技术经验和其先进的技术设备。
此外,赛维与意大利SAEM公司协议共同开发的5个1兆瓦太阳能发电厂项目,已于7月开始动工,将于11月完工,赛维为工程提供硅片,SAEM公司将提供工程所需的技术设备、物质技术供应、施工服务和系统整合。
同样,赛维5月份与意大利太阳能领域领先的系统整合商ESPEsrl达成的共同开发光伏发电厂的协议,也是两家企业互通有无的一个商业举措。
“既避免了直接入主海外市场会带来的对当地商业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不适应,又避免了培养下游产业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采取收购及强强联合商业合作模式,有利于企业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技术、经验以及资源最优整合。”证券业分析师李如鹏说。
据悉,产业整合不只赛维一宗。保利协鑫能源斥资264亿港元(33.8亿美元)收购江苏中能100%股权。江西晶科能源斥资3亿元整体收购浙江太阳谷。赛维与Q-Cells SE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欧洲和中国光伏市场。“走产业整合之路,完善产业链条,是企业的必经之路。”李如鹏说。
赛维如此大动作的对意大利企业收购,或协议合作,离不开其之前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市场大幅缩水,导致收益大幅下滑的教训。2008年5月,欧美各国减少光伏产业投入,致使多晶硅需求急剧下降,价格大幅下滑,严重影响了上游企业的成交量。
虽然目前多晶硅市场依然是卖方市场,但国际传统多晶硅生产厂商加大生产规模以及新企业投入产生新产能,导致未来两年多晶硅将处于饱和甚至供过于求境遇,此时,赛维无疑是要“占据市场先机。”李如鹏说。
政策暖阳
当前,美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再次陆续启动光伏产业政策,久冻的国际多晶硅和光伏市场复苏。
据了解,2009年7月,韩国政府计划未来五年投资107万亿韩元(合845.3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效率改进及相关产业投资。
7月13日,以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为首的12家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合作意向书,决定成立“沙漠技术工业倡议公司”,投资约4000亿欧元,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建设太阳能电站。
2009年2月,希腊对于投资高于10万欧元的光伏项目仍将享受40%的补助。
2009年1月,美国加州政府投入32亿美元,全面推动“百万屋顶太阳能计划”,预计到2016年在加州兴建3000MW的太阳能电力系统。
利好政策的背后是市场的涌动。据世纪证券的统计数据,预计2009年美国光伏市场增长率不低于40%,乐观估计将达到80%以上。2010年韩国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在250-300MW之间。去除现有500MW光伏发电能力,2013年韩国的光伏市场将增至1.3GW。2010年希腊的需求将达到500MW。2009年意大利光伏增速将超过150%,达到300-400MW。
此外,中国也加大了光伏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政策扶持范围较广,能够显著拉动国内光伏需求;扶持力度也比较大,能够促进企业商业积极性。”长城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周涛说。
兴业证券新能源研究员王雪峰则认为,从金太阳工程支持方向分析,金太阳政策比太阳能屋顶覆盖范围更广,不仅仅包括屋顶的配电侧光伏应用,还包括对独立光伏发电,大型并网光伏应用的扶持。“目前的扶持政策还不是最终方案,可以进一步期待上网电价的支持政策。”
此前,财政部和科技部共推的屋顶计划,重点则在于推动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而能源局、发改委共推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将确立上网电价补贴方式,对光伏市场的助推作用显而易见。
政策驱动下,海外光伏市场复苏,国内市场需求向好,“金太阳计划对我国光伏市场发展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补贴规模相对于市场期待的‘新能源发展振兴规划’偏小。”中银国际电力设备分析师韩玲说。
市场悄动
受政策回暖消息影响,多晶硅市场已经悄然企稳,这得益于终端需求在不断扩张。其实不只是赛维嗅到了复苏的气息,众多企业都已经开始抢食国际光伏市场“蛋糕”。
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增发也给市场增添了一份暖意。5月29日,尚德电力宣布完成2300万份ADS(美国存托股票)增发,募集资金2.77亿美元。尚德电力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签署了关于5000万美元可转债的协议。6月15日,英利也增发了1250万份ADS,募集资金1.63亿美元。
另外,多晶硅产业又兴起新一轮新产能建设。6月24日,国电电力发布公告,拟斥资25.3亿元在内蒙古合资建设总产能为1万吨的多晶硅项目。
6月27日,河南新能光伏有限公司年产40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举行投产仪式、河南欧美亚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100MW太阳能单晶硅及切片生产线投产剪彩仪式举行、林州中升半导体硅材料有限公司3000吨多晶硅生产线点火投产。
当前,光伏产业主要企业和厂商二季度运营状况均好于一季度。据了解,赛维近期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订单情况明显改善。
尚德电力公告预计二季度收入及出货量环比会有小幅增长,高于此前12%-15%预期。英利预期二季度出货量环比上升70%以上,毛利率达18%-20%。阿特斯公司也正将其电池组件产能由620MW提升到800MW,二季度出货量预计是一季度的两倍,而第三季度出货量将更好。
鉴于产能的不断扩张,韩玲警示,“政策暖风不能改变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局面”。对此,庞剑锋也表示,多晶硅价格在2008年4月达到顶点后一路下滑,使得多晶硅厂商出现了损失,同时也使下游的组件厂商出现了存货跌价损失。“由于产能过剩,多晶硅价格将继续下滑,但是下滑的速度将减缓。”
“未来光伏市场爆发式增长将提升行业对多晶硅市场景气度的预期。而目前多晶硅价格已经触及新厂成本线,市场逐步回归寡头垄断格局。”光大证券分析师王海生说,“未来3年内多晶硅全球市场供需小幅过剩,而国内市场供需保持平衡。在市场预期向好情况下,6月以来多晶硅价格已经开始小幅回升,预计3季度会站稳80美元/公斤,2010年保持85美元/公斤的平均水平,其后会在保持龙头企业毛利率的情况下逐步降低。”
文 | 本刊记者 徐建凤
近日,多晶硅片供应商江西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维”)屡次大手笔出击意大利光伏市场。
2009年7月14日,赛维宣布收购意大利太阳能市场专业系统整合商SGT公司70%的股权。据悉,这不是赛维在意大利市场的首次尝试。
7月1日,赛维就曾宣布与领先太阳能领域系统整合商意大利SAEM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开发5个1兆瓦太阳能发电厂。此前,赛维也曾与意大利的另一家太阳能系统整合商ESPEsrl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光伏发电厂。
赛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大动作进军海外光伏市场,实则在打造稳定的终端市场,据世纪证券数据,光伏市场98%的市场份额在海外。
产业整合
无论是收购SGT公司70%的股权,还是与SAEM公司和ESPEsrl公司的协议合作,赛维的眼光均盯在了光伏终端市场,以打造完整产业链条。
据了解,SGT公司是光伏发电交钥匙工程最有经验的意大利系统整合商之一。公司总部设在米兰,其主要业务范围遍及整个意大利,公司侧重于太阳能发电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赛维对SGT公司施行收购后,优势不言而喻。赛维通过收购SGT公司,享有了SGT在意大利本土的光伏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能借力SGT公司终端技术经验和其先进的技术设备。
此外,赛维与意大利SAEM公司协议共同开发的5个1兆瓦太阳能发电厂项目,已于7月开始动工,将于11月完工,赛维为工程提供硅片,SAEM公司将提供工程所需的技术设备、物质技术供应、施工服务和系统整合。
同样,赛维5月份与意大利太阳能领域领先的系统整合商ESPEsrl达成的共同开发光伏发电厂的协议,也是两家企业互通有无的一个商业举措。
“既避免了直接入主海外市场会带来的对当地商业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不适应,又避免了培养下游产业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采取收购及强强联合商业合作模式,有利于企业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技术、经验以及资源最优整合。”证券业分析师李如鹏说。
据悉,产业整合不只赛维一宗。保利协鑫能源斥资264亿港元(33.8亿美元)收购江苏中能100%股权。江西晶科能源斥资3亿元整体收购浙江太阳谷。赛维与Q-Cells SE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欧洲和中国光伏市场。“走产业整合之路,完善产业链条,是企业的必经之路。”李如鹏说。
赛维如此大动作的对意大利企业收购,或协议合作,离不开其之前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市场大幅缩水,导致收益大幅下滑的教训。2008年5月,欧美各国减少光伏产业投入,致使多晶硅需求急剧下降,价格大幅下滑,严重影响了上游企业的成交量。
虽然目前多晶硅市场依然是卖方市场,但国际传统多晶硅生产厂商加大生产规模以及新企业投入产生新产能,导致未来两年多晶硅将处于饱和甚至供过于求境遇,此时,赛维无疑是要“占据市场先机。”李如鹏说。
政策暖阳
当前,美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再次陆续启动光伏产业政策,久冻的国际多晶硅和光伏市场复苏。
据了解,2009年7月,韩国政府计划未来五年投资107万亿韩元(合845.3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效率改进及相关产业投资。
7月13日,以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和西门子公司为首的12家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合作意向书,决定成立“沙漠技术工业倡议公司”,投资约4000亿欧元,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建设太阳能电站。
2009年2月,希腊对于投资高于10万欧元的光伏项目仍将享受40%的补助。
2009年1月,美国加州政府投入32亿美元,全面推动“百万屋顶太阳能计划”,预计到2016年在加州兴建3000MW的太阳能电力系统。
利好政策的背后是市场的涌动。据世纪证券的统计数据,预计2009年美国光伏市场增长率不低于40%,乐观估计将达到80%以上。2010年韩国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在250-300MW之间。去除现有500MW光伏发电能力,2013年韩国的光伏市场将增至1.3GW。2010年希腊的需求将达到500MW。2009年意大利光伏增速将超过150%,达到300-400MW。
此外,中国也加大了光伏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政策扶持范围较广,能够显著拉动国内光伏需求;扶持力度也比较大,能够促进企业商业积极性。”长城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周涛说。
兴业证券新能源研究员王雪峰则认为,从金太阳工程支持方向分析,金太阳政策比太阳能屋顶覆盖范围更广,不仅仅包括屋顶的配电侧光伏应用,还包括对独立光伏发电,大型并网光伏应用的扶持。“目前的扶持政策还不是最终方案,可以进一步期待上网电价的支持政策。”
此前,财政部和科技部共推的屋顶计划,重点则在于推动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而能源局、发改委共推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将确立上网电价补贴方式,对光伏市场的助推作用显而易见。
政策驱动下,海外光伏市场复苏,国内市场需求向好,“金太阳计划对我国光伏市场发展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补贴规模相对于市场期待的‘新能源发展振兴规划’偏小。”中银国际电力设备分析师韩玲说。
市场悄动
受政策回暖消息影响,多晶硅市场已经悄然企稳,这得益于终端需求在不断扩张。其实不只是赛维嗅到了复苏的气息,众多企业都已经开始抢食国际光伏市场“蛋糕”。
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增发也给市场增添了一份暖意。5月29日,尚德电力宣布完成2300万份ADS(美国存托股票)增发,募集资金2.77亿美元。尚德电力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签署了关于5000万美元可转债的协议。6月15日,英利也增发了1250万份ADS,募集资金1.63亿美元。
另外,多晶硅产业又兴起新一轮新产能建设。6月24日,国电电力发布公告,拟斥资25.3亿元在内蒙古合资建设总产能为1万吨的多晶硅项目。
6月27日,河南新能光伏有限公司年产40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举行投产仪式、河南欧美亚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100MW太阳能单晶硅及切片生产线投产剪彩仪式举行、林州中升半导体硅材料有限公司3000吨多晶硅生产线点火投产。
当前,光伏产业主要企业和厂商二季度运营状况均好于一季度。据了解,赛维近期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订单情况明显改善。
尚德电力公告预计二季度收入及出货量环比会有小幅增长,高于此前12%-15%预期。英利预期二季度出货量环比上升70%以上,毛利率达18%-20%。阿特斯公司也正将其电池组件产能由620MW提升到800MW,二季度出货量预计是一季度的两倍,而第三季度出货量将更好。
鉴于产能的不断扩张,韩玲警示,“政策暖风不能改变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局面”。对此,庞剑锋也表示,多晶硅价格在2008年4月达到顶点后一路下滑,使得多晶硅厂商出现了损失,同时也使下游的组件厂商出现了存货跌价损失。“由于产能过剩,多晶硅价格将继续下滑,但是下滑的速度将减缓。”
“未来光伏市场爆发式增长将提升行业对多晶硅市场景气度的预期。而目前多晶硅价格已经触及新厂成本线,市场逐步回归寡头垄断格局。”光大证券分析师王海生说,“未来3年内多晶硅全球市场供需小幅过剩,而国内市场供需保持平衡。在市场预期向好情况下,6月以来多晶硅价格已经开始小幅回升,预计3季度会站稳80美元/公斤,2010年保持85美元/公斤的平均水平,其后会在保持龙头企业毛利率的情况下逐步降低。”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 “白马股”亨通光电头顶两百亿
2020-08-03
- 45家电气设备上市企业2019年度
2019-09-13
- 中天科技拟募资15.78亿,重注用
2019-03-02
- 上市11年,累计募资超80亿,利润不
2019-02-24
- 疯狂收购终酿恶果!远东智慧能源
2019-01-28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