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一线员工】电建雏鸟初飞翔——记山东电建三公司孟加拉S4项目电气专业技术员王文波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用勤劳的汗水耕耘希望的田野,以坚定的信念打造远航的船。
这是一名90后工程师的座右铭,也是一直激励自己不断向前的青春格言。
在一带一路的浪潮下,一批批的有志青年怀揣梦想加入中国电建这个大家庭。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铸造精品工程,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着 “自强、执着、科学、超越”的铁军精神。
在锡拉杰甘杰项目施工现场,有这样一个身影,穿梭在集控楼、燃机房、控制间之中,用汗水书写青春,用脚步丈量人生,他就是集团下属山东电建三公司孟加拉S4项目电气专业技术员王文波。
不畏难,不怕苦,耐心细致获理解
由于锡拉杰甘杰项目燃机施工高峰期在雨季,土建承包方为当地公司,效率低且施工质量差,许多房间存在漏雨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他要求分包商在安装设备时务必重视设备防护。
安装防护前,他亲自去现场检查防雨布,确保防雨布上没有孔洞,然后与分包商一起讨论如何将防雨布安装的既有效又美观,第一面盘柜防护安装完毕后,他将此作为样板,要求分包商照此进行盘柜防护。
孟加拉的雨总是来的让人猝不及防,下雨时,他就去配电室检查各个房间的漏雨情况,确定雨水没有漏进盘柜,然后将漏雨点拍照发给土建承包方,催促他们处理漏雨点。
由于联合体方土建工作严重滞后,留给我方各专业的时间被一再压缩,同时,由于分包商试验人员英语能力欠缺,三菱拒绝与其合作。
一边是机务上油循环迫在眉睫,一边是三菱电气系统试验暂停,面对这一困境,他主动请缨,晚上,他向汽机、热工、调试专业要来了近期的工作计划表,根据兄弟单位的工作计划向分包商安排电缆敷设接线等工作,优先保证不耽误项目总体进度。白天,他带着分包商的试验人员一起与三菱配合试验。
“你看,这是三菱的检查表,里面每一项你提前先翻译翻译,只要顺着这个表把所有的检查做一遍,这个试验就算完成了。这两天我先带着你和他们一起调,用到的英语都没什么难度,下个周开始由你来跟他们一起调。”
带了一个周后,他认为分包商已经可以跟三菱进行交流了,又将精力转移到现场安装上。由于工期紧,三菱方又要求施工方在安装设备前需确保周边无其他交叉作业
每天在现场奔波,发现有设备具备安装条件了,他就联系三菱确认完毕后安排分包商进行设备安装。每天走的路太多,他的袜子也被磨破了一双又一双,不经意间,他也是微信运动步数排名中的佼佼者。
积实跬步,筑实垒土,勤能补拙助成长
在负责燃机电气部分安装调试的同时,他还是专业上的兼职质量员,作为一名2016年的新员工,经验不足虽是他的软肋,但更加激发了他继续不断学习、增长实践经验的动力。
当分包商提交验收单后,他先去查找此类各类电气设备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结合验收单和任务包系统的质量模块中此类设备的各个验收项目,对不清楚的地方主动去问老师傅,做到有的放矢。
燃机发电机与封闭母线软连接一相就有96个螺栓,一上午才验了一半多,已经11点了,分包商有点着急的说到:“王工,前面验了那么多都没啥问题,后面的抽查吧,抓紧把这相验完我把卫生清出来把皮套扣上就行了。”
他严肃的说到:“师傅,螺栓紧固不到位就会发热,这就是非常重大的安全隐患,咱们工作得往前抢,但是质量关绝对不能放松!”
分包商也被他的说法打动“行,王工,咱们一个个验,确认都没问题了我再进行下一步。“面对紧凑的工期,正是这份毫不松懈的严谨态度,为后期燃机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信念坚定,关键时刻保障燃机按期点火
随着燃机安装工作进入尾声,根据三菱的流程,将要在系统模拟试验前进行一次全场失电试验。
试验当天,随着调试负责人的指令,6kV进线开关被断开,不一会儿,柴油发电机启动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朵中,“柴发启动正常,应该没什么问题”,他心中默默念到。
可是事与愿违,柴发启动完成后,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三菱MCC的开关却没有闭合,“燃机保安MCC开关未闭合”,在确认电压已经到了进线开关处时,他向调试负责人说到。
待厂用电恢复后,他抓紧回到办公室拿出三菱MCC原理图一遍一遍的检查回路,终于,他发现了回路中一个时间继电器设计错误,他将这个问题反映给专工,得到了同样的意见后,又立即将此问题反馈给三菱项目负责人。
三菱项目负责人告诉他因为现场没有电气厂代,他会将这个问题反馈给总部。
“不能再耽误了!”他想到,与业主约定的燃机点火日期迫在眉睫,尽管这个问题是三菱的设计问题,但这个问题一天得不到解决,燃机点火就会延误一天。
他拿着图纸找到业主,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向业主阐明。业主也同意了他的想法,立即联系了三菱现场负责人,与三菱总部的电气设计师进行了一次电话会议。
会议中,三菱坚持自己的设计没有错误,是现场接线错误。他根据三菱原理图,结合控制系统的历史记录,细心的向三菱分析试验过程中各个继电器的动作情况。
最终,三菱也同意了他的解决方案,对自己的图纸进行了修改。全场失电试验顺利完成,没有耽误调试进程。
作为山东电建三公司生力军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付出来回报领导的信任。作为入场2年多的试验技术员,他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他对电气其他班组的工作也在不停的接触和学习。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他用《双城记》中的这句话勉励自己,也深深相信,在一带一路的浪潮下,我们的机会有很多,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很多,我们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才有能力面对机会和挑战。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