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小东!——记昆明院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测绘3S集成应用开发”负责人吴小东
入职仅三年,他就从一名刚出校门的懵懂青年成长为昆明院青年岗位能手、创新人才和新员工导师。
入职仅三年,他就已获得了10余项专业领域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项发明专利已公示,取得了6项软件著作权,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厉害了,小东!
在用心专注中成长
大家口中的小东乃昆明院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测绘3S集成应用开发”负责人吴小东。爱笑的他自带阳光,与他接触,你感受最多的是朴实、谦逊。
2013年7月,25岁的小东从河海大学地理信息专业硕士毕业来到昆明院。就专业而言,他的所学更偏向于数据处理或系统集成开发这种“高精尖”的事。可刚到单位,一开始接触的是测绘,具体做的是数据采集与处理这种细碎繁琐的工作。但他从不因此抱怨“大材小用”,总是格外珍惜各种学习机会,通过项目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3年8月,小东第一次出差到景洪电站从事公路剖面测量,一介入工作,他很快就发现原有的数据处理方式效率较低,输出成果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存在较多的人工干预工作。有心的他忘记炎热夏日工作一天的辛劳,白天和同事一起采集数据,晚上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开发程序。他用心工作的“一小步”,换来了效率提高“一大步”。 以前需要数个小时的工作后来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项目也彻底实现了测绘数据处理的全自动化。
测绘分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小东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技能,主导开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通过相关机构的测评,为软件商业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成果的集中存储和信息化管理。在确权外业工作的四至检查(即检查宗地四邻的所有者)中,得知业务人员不好分辨四至方位、逐地块检查操作繁琐工作量巨大的消息后,他积极开动脑筋,利用业余时间迅速开发完成了四至检查软件,采用不同颜色区分四至、并能够自动逐项检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缘于这种用心和专注,小东结合所学,充分发挥自己地理信息专业的优势,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编写了大量生产中实用的软件,及时解决工作难题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小东在工作实践中一步步成长。
在大胆创新中勇为
小东一直坚持将测绘地理信息业务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相契合,以三维设计成果、3S集成、大范围地理场景为引领,集合生产实际运用,将技术创新成果实实在在地具体运用在项目中。
创新工作不确定性多,许多工作一开始并不完全清晰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与效益,小东经常的一句话就是:“没事,先干,干了再说”。
2014年,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测绘分院需要进行全景业务的拓展。对当时的分院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没有什么指导和经验可借鉴。小东利用周末的时间,反复琢磨,以简陋的手机拍照模式起步,一次次进行研究、摸索、测试,最终攻克了这一全新难题,并编写了详细的操作手册。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小东又结合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采用VR头盔与全景相结合的方式,给全景的浏览带来了全新、更震撼的产品视觉体验。
小东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虚心学习、大胆交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积极思考测绘地理信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相关项目,积极研究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胆将新技术、新方法成功运用于工作实践中,有效提高部门的生产效率和竞争水平。他牵头完成“电站综合管理系统”开发,成功地将3S集成技术应用于电站的综合管理中;他主要参与的“一种实现DWG三维模型自动转换为X三维模型的方法”专利研究,实现了设计成果的DWG模型到X模型的转换;他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完成并申报的《提高无人机影像像片控制点布设效率》QC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数字低空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一系列立足岗位的创新成果,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高了效率,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许多研究成果还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可广泛运用于相关领域,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工作三年来,小东始终坚持在创新的道路上跃马扬鞭、勤耕不缀。不懈的努力让小东收获颇丰,其主要参与开发完成的《天地图•水电工程灾害应急指挥平台》荣获2015年全国“天地图”应用开发大赛特等奖,《HydroBIM数字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荣获2015年“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最佳基础设施类BIM应用奖一等奖,《三维设计成果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集成应用研究》获2016年(第八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二等奖,HydroBIM--地质三维建模示范工程澜沧江古水水电站获第一届中国电力工程数字化设计大赛优胜奖。
在尽责担当中进取
在小东看来,企业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平台,只有贡献所能推进企业不断发展,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他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尽责担当的实际行动不负企业不负青青。
2014年,云南鲁甸“8.03”地震发生后,昆明院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除派出力量奔赴一线外,在后方也立即组织精锐力量彻夜开展系列研究,为前方的抢险救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小东临危受命,与同伴一起连夜采用不同数据、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堰塞湖库容计算;制作三维场景,实现堰塞湖三维场景可视化;开发应急救灾系统,实现灾害数据提取、历史影像对比、堰塞体信息查询与灾害管理。大家团结协作,以敬业、奉献、务实、担当、创新、拼搏的精神全面完成了急难险重任务,小东也因此被昆明院授予鲁甸‘8•03’红石岩堰塞湖抢险救灾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6月以来,小东担任测绘地理信息分院“3S集成应用开发”负责人,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智慧城市、智慧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新型业务的发展,他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他迎难而上,铁肩担起重任,经常加班至深夜,周末也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投身到工作中。作为主要完成人,他承担了昆明院企业技术标准《Hydro BIM 3S 集成应用技术规程》、《HydroBIM-乏信息勘测设计技术应用规程》的编制工作,担任《城镇化建设与土地管理》院科技经营一体化重大项目的项目副经理,他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尽职尽责、勇挑重担,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积极作为、不懈进取。
作为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的团支部书记,他以团支部为平台,将青年团员紧紧的团结在一起,组织分院年轻员工积极参与院内外的QC、青年论坛、五小创新创效等各项活动与竞赛,取得了显著成绩,如“经纬QC小组”连续获得昆明院一等奖、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电力行业特等奖、全国优秀QC小组等荣誉称号,多项青年论坛和五小创新创效成果获昆明院一等奖。同时,鼓励青年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创新,提炼成果,为青年员工积极传授软件著作权及专利申请的经验,帮助青年员工提高业务水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真诚关心新员工的思想与生活,凝聚起了一个朝气蓬勃、不畏艰难、敢想、敢干的测绘青年团队。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小东十分淡定与谦逊,他常说:我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这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
在最好的年华,小东用3年多的时光坚守了青春的梦想,以奋进的精神书写了一个最美电建青年的青春风采。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