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国际:缅北巡线人用生命捍卫光明――缅甸小其培电站线路维护工作侧记
――缅甸小其培电站线路维护工作侧记
在缅北崇山峻岭之间,江河峡谷深处,从国家电投缅甸小其培电站发出的铮铮银线,像一组组快乐的五线谱,将水电清洁能源之光源源不断输向缅北重镇和密支那市的村村寨寨,点亮了缅北的千家万户,照亮着缅甸波胞的现代生活。
装机99MW的小其培电站是缅北克钦邦供电网络中的最大电源点,承担着克钦邦密支那市及周边城镇近200个村庄约30万人的用电,被誉为镶嵌在缅北山区的夜明珠,电站送出的110kV源松线长达117公里,共有353基铁塔,是维系缅甸克钦邦和实皆省的电力“大动脉”,被缅甸同胞称作光明的“黄金线”。
缅北多雨,每年有近半年的雨季,110kV源松线经过雨季的强降水考验,沿线树木、竹子等在雨水中疯长,铁塔基础、接地网、高边坡、排水沟、截水沟等设施极有可能在雨水冲刷下出现塌方、滑坡、堵塞等各种隐患缺陷。为确保线路安全运行,保障安全供电,保障沿线用户用电安全,必须对这条光明动脉进行定期巡线。
缅北地区安全形势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缅甸本土又缺乏专业巡线公司及人员开展巡线工作,外国公司又因安全局势问题不愿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小其培电站发挥属地化管理优势,着手成立内部巡线队伍,12名中缅员工不畏艰难,勇担使命,主动请缨,组成了公司首支中缅员工境外项目联合巡线队伍,开启了缅北“巡线之旅”。
肩负梦想与使命
每次巡线,要穿越100多公里、近百个村庄,持续时间将近一个月。巡线期间,要对117公里源松线全线路、353座基铁塔和附属设施、沿线道路等逐基进行实地检查、维护,全面摸清铁塔线路设施状况,建立档案。
要对铁塔基础周边的排水沟、截水沟、影响安全的树木进行修复或清理,同时还要做好沿线的用电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树立国家电投品牌形象。
为扎实开展好巡线工作,确保巡线员工安全,电站每次都要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制定方案,认真分析工作中的困难和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多方准备,同时专门组织对沿线相关村寨线路安保人员进行110kV线路巡视、维护等技能和安全事项集中培训,切实做好巡线准备工作。
在一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巡线人用脚步丈量距离,用生命保卫光明,用真情温暖缅甸同胞,在缅北抒写了一曲曲“国家电投人的奋斗者颂歌”。
险象环生的丛从探险
缅北山高岭峻,河险谷深,林木茂密,蛇虫猛兽出没,再加上各方民族势力交织,安全形势复杂,不可防、不可控风险重重。
雨季过后植物长势极快,原有施工道路已被覆盖得严严实实,且沿线乡村通行道路属于等外路,路况极差又缺少维护,雨季过后泥泞不堪,路面坑洞积水遍布,极易困住车辆,队员推车是常事,费时费力,还未上山就已一身污泥,体力消耗极大,同时需不断开路、修路。巡线队员们汲取经验教训,每天提前整理好巡线工具和应急食品、药品,早早出发,在当地安保的带领下,背上几十斤的工具物资,辗转十几公里,挥舞手中的砍刀开山辟路,做光明的开路人。
缅北山区山高林密,野猪、马鹿、毒蛇等经常出现,随时可能对进入森林的人员进行攻击,村民围猎野兽围笼、铁夹子等遍布,不小心踏中可致伤残,非常危险,也是威胁巡线人的又一大“杀手”。
除此之外,缅北森林更有“三虎”,横行肆虐无孔不入,难以招架。第一“虎”是令人恐惧传染疟疾、登革热的蚊虫,防不胜防,稍有不慎被呆咬就有可能感染疾病;第二“虎”是遍地活跃的旱蚂蟥,可以隔着袜子或衣袖吸血,喜食新鲜血液,即使吸饱也不松口,往往发现后伤口已鲜血淋漓;第三“虎”是牛蜱虱,吸血本领比蚂蟥有过之而无不及,喜欢对任何动物发动无差别攻击,被它叮上,开始不痛不痒,吸饱后尖嘴仍扎在肉内,一方面种下毒素,另一方面可以继续吸血,又因体积渺小难以发现,等到感觉痛痒了更是难以忍受;即使好了疼痛,留下的毒素也会发作并肿胀鼓包,每个伤口完全愈合至少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
为此,电站对巡检队员进行了救护培训,包括应急处置方案等等,每队配置了卫星电话,要求队员做好自身防护,任何情况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危险,必须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生命安全。队员们虽谈“虎”色变但从不畏缩,在准备好充足的应急药品后,每天按时出发,早出晚归,走进深山,按计划开展巡检工作。
艰难困苦的旅程
缅北交通、通讯设施薄弱、生活物资匮乏,基本是交通靠腿,通讯靠吼,天气靠估。晴天满头汗,下雨一身水,每个巡线人每天都要肩扛手提几十公斤的巡线工具和生活物资,在丛林中穿越。
缅北找吃饭的地方难!由于物资匮乏,能供过往商旅吃住的村寨较少,大多村庄找不到餐馆,即使找到了也无米下锅无菜可吃,村民相对贫穷,几近家徒四壁,村里也买不到米菜等,无法提供餐食,一日三餐时间、地点根本不能保证。
在巡查期间,大家发扬“自给自足”的精神,或是到村民家借用地方自己动手做饭,或是吃压缩饼干和溪水解决饥饿,或是用方便面临时充饥,度过很长时间的饥饿时光。比找吃饭更难的是找住宿!队员们多数时间只能在村民家投宿,村民听说是SPIC的人都很通融,乐意接纳,也不收费,同样巡线队也每次都会交给村民几千缅币以示感谢。但有的大村子实行连保,晚上不接纳外地人,这时SPIC的品牌就彰显出它的强大魅力,村长会主动向当地警察报备给队员们提供保护。两难之下,粗陋的住宿条件就不算什么了,虽一没床,二没铺,三有蚊虫干扰,但在持续劳累的情况下,大家很快就能倒头就睡,补充好体力以待第二天继续奋斗。
胞波情谊之旅
缅北村民基本没有“电”的知识,只知道能发光,于是村民有的想从屋顶路过的电线接线点灯,有的对铁塔上的角铁产生念头。于是,私塔电线、塔材缺失损坏、接地线丢失等安全隐患事件频出,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
为从源头上阻止这种现象,每次巡线,大家都要向当村民宣传讲解安全用电、电力设施保护等知识,宣传国家电投的企业文化。巡线队员都担负着义务宣传员的角色,拿着事先制作的图文并茂(英缅文)的电力设施保护、安全用电等知识宣传版面,印刷好的宣传单(英缅文),背在行囊中,每当巡线附近有村庄时,就先与村子的安保员联系找村长或头人说明来意约好宣讲时间进行集中宣讲,普及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并发放宣传单。
到目前为止,已印发宣传单近40000余份,组织集中讲课、培训等20多场,参与学生、市民、村民等3000多人。通过讲解,村民们明白了电的重要性,也知晓了保护的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对国家电投的印象越来越好。
一个月的巡线下来,除了险,除了苦,除了累,国家电投缅北巡线人也有更骄傲的地方,那就是不论走进沿线哪个村庄,当说起SPIC,说起小其培电站,无不迎来缅甸同胞钦佩赞许的目光。在巡线中,大家还得到了缅北同胞多次无私的用餐、住宿和向导帮助,水电清洁能源、国家电投负责任的品牌形象,已潜移默化地在小其培电站供电所到之处生根发芽,并绽放出了友谊的花朵。
我们期盼着,小其培电站星星之火,照亮缅北幸福生活,开启缅北走向未来的新篇章。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