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报道 > 正文

冠军是怎样蝉联的

  2007-10-29 14:46:17    来源: 
A- A+
电力18讯:    记者:陈志福

    “95.47分,第一名个人平均分比第二名超出2.82分。”10月21日,在福建省第二届“海西・电网杯”高压电力电缆工职业技能竞赛中,福州电业局以绝对的优势战胜兄弟局获团体冠军,并囊括比赛个人全能前五名,这是该局继第一届比赛冠军后的又一次蝉联。比起第一届该局个人全能前三名、团体第一名的骄人成绩,此次比赛战果更为辉煌。冠军来之不易,一路走来,一路艰辛。

    层层选拔――6名选手脱颖而出

    从2006年10月份开始,福州电业局就开始了此次职业技能竞赛的普选工作。该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普选、怎样培训等进行详细讨论修整。该局本着“多锻炼队伍,多培训人才”的原则,把参赛机会都留给了年轻选手,并结合“大比武?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对年轻人员层层选拔,严格把关,精益求精。从各部门自己普选开始,该局经过4层选拔,最后从18名优秀队伍中选出6名最优秀的队员:电缆职工陈建华、冯锦祥、张瑞清、温晓强、叶自义、陈玉玲6人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参赛队员。

    严格培训误差在1mm之内

    此次竞赛综合考察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所有的考题我都要求他们得满分,没达到要求的重新再来。”理论培训教练魏纯红如是说。理论是技能的无形向导,只有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得心应手。魏教练将《电力电缆技能》、《安全考试题库》等理论书籍转换成电子版本,并整合出试卷,先对6名队员进行摸底考察,再针对队员的不同情况拟定相应的试卷,理论考试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电缆接头有锯、切、销、磨、热缩等工序,每个工序的尺寸误差只能在1mm之内,超出的就要从头开始,反复进行专项练习。”看上去和蔼可亲的王祥福技能教练,做起事来比谁都严格。技能比赛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位,稍有差错就会影响整个工序。参赛队员每天都要做一套接头,练好基本功,一点都不能含糊。

    刻苦训练从250分钟到156分钟

     夏天火辣的太阳照在身上,让人感觉快要烧起来一样,可在训练操场上总能看到6名参赛队员的身影。队员们兢兢业业,刻苦训练,“誓争第一”的念头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这6名队员让我都非常满意,在训练中没人叫过一声苦、一声累,不管我是否在场,都非常勤学苦练。”王教练对6名参赛队员总是赞不绝口。训练场上,队员们互相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勇于创新。陈玉玲是团队中个头最大也是年龄最大的,实战经验较为丰富,大家都叫他“带头大哥”,他总是起着表率作用,并将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其他队员;办公室里,他们互相提问,互相督促,把理论知识深记脑中。年轻队员的实战经验较少,刚开始完成一个接头要用250分钟的时间,大大超出了省公司180分钟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他们放弃了周末所有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训练。“有一次翁晓强牙齿痛,脸上肿了个大包,但他还是坚持在训练场上,他说不能因为自己个人原因而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参赛队员陈建华回忆说。白天练技能,晚上抓理论,经过无数的日日夜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比赛场上,他们只用156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电缆接头整个工序,实现了从250分钟到156分钟的跨越。

    众志成城上下齐心争第一

     “这次竞赛局里面各级领导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多次到训练场地对我们进行详细指导,给我们送来慰问品,送来了精神食粮;两位教练将他们身上所有的心血、所有的经验,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教给了我们,培训场上,办公室里,他们总是提早出现;日常工作中,同事们不辞劳苦,分担了我们的任务,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培训。大家相互协助,才有这次竞赛冠军的蝉联!”参赛队员冯锦祥一连窜说出了自己对这次竞赛的感触。

     冠军只是荣誉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从普选到竞赛,更多人读懂了理论,掌握了技能;更多人知道了电缆工艺标准的高要求;更多人在工作中树立起了标杆模范作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

2018-10-25

冯思颖:大哉法治,浩浩其行

2018-10-25

雷蕾:与法同行,心静似蕾

2018-10-08

这个射手座美女,能成为最年轻的

2018-05-06

风采丨“中国梦·大国工匠”首

2018-04-07

热点排行
  • · 【榜样的力量】省国资委优秀企业家——陕西地电总经理刘斌
  • · 陕西地电:“96789成长答卷”
  • · 矢志不渝的沙漠之舟——记山东电建中东区域公司总经理张中翔
  • · 电建地产戴继刚:“刚”直不阿的工程硬汉
  • · 【最美一线职工】 坚守初心 勇当使命 探索国际履约路
  • · 邹学:匠人匠心 李惠萍 中国发电 1周前
  • · 张广山:我推销,我成功
  • · 冯应贵永当人民的公仆
  • · 【最美一线员工】巾帼不让须眉的“小”女子
  • · 倾心创大业的尼尔基人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