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要闻纵览 > 正文

能源惠民生丨新疆电力“井井通电”建设纪实

  2017-08-22 00:00:00    来源: 
A- A+
电力18讯:

  甘泉浇开幸福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井井通电”建设纪实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 记者 李易峰 通讯员 周广科

  “8月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以前用抽水机抗旱浇地,24小时都得守在地里,穿着雨鞋扛着铁锨浇水灌溉,浇一次水很费劲,多种一点地也很麻烦。现在好了,机井通电,阀门一拧开,水就从水管中流到地里,可方便了,今年我又多种了70亩,一共120亩地,每亩地大概能收入600~800元。”8月14日,谈及井井通电工程的实施,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蒋家湾村村民马忠军满心欢喜。

  戈壁荒滩新粮仓

  高温炙烤的天气已经持续了半个月,而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多尔布力津村温度更是高达42摄氏度,哈萨克族村民达尔汉正在机井泵房里给他种的打瓜地浇水。大片大片的庄稼地在戈壁沙漠上,满目葱茏。由于采用了机井抽水加压滴灌节水新方法,达尔汉在村里不远处戈壁荒滩上种植了200多亩庄稼,初步算下来,一年能增收7万多元。

  多尔布力津村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就在几年前,达尔汉还和村里其他贫困村民一样,日子紧紧巴巴。这里的环境条件恶劣,扬尘风沙也大,因为缺水,种地都成问题,人们只能靠放牧为生。2016年以来,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实施井井通电工程以来,才逐步改变了村子的面貌。

  几年前,多尔布力津村就有人试种打瓜和无壳南瓜,因规模小,流通慢,加上浇水不方便,成本过高,产量不高。近几年,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开始集体规模化种植,浇水靠拖拉机带水泵,不但出水慢,费用还高。今年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就在这片种植区新装了5台350千伏安变压器,给附近12眼机井通上了电,现在这里的打瓜和无壳南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进一步扩大了荒漠种植面积。国内部分企业以定点方式前来收购,这里更被客商誉为绿色“粮仓”。

  “井井通电工程极大解决了当地耕地较多但缺水严重的问题,更将哈萨克族游牧生活改为现代化农耕生活方式,电力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喀拉玛盖镇镇长赵四海说,像达尔汉这样从牧业转为农业的种地大户,种植200亩经济作物,采用机井抽水滴灌方式,他自己就可以轻松管理200亩农作物的浇水和施肥,相比以前还能节省劳动力支出2万元左右。

  据了解,结合国家农业供给侧改革,国家电网公司和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自2016年启动农网专项两年攻坚战,在机井通电工程方面投入资金共1.64亿元,完成机井1594眼,受益人口333.8万人,完成农田电气化改造156.32万亩。 

  “井井通电”作为“十三五”国网新疆电力公司惠民工程,不仅代替了原先的柴油泵抽水灌溉,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倡导了绿色环保理念,把安全可靠的电力送到农村田间地头,更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水平,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

  家门口的致富经

  电,在如今的乡村,是幸福的象征。

  中国版图西北角的疏勒县地处天山以南,因为处在沙漠边缘,一年四季降水量较小。多年以来,村民们受缺水的条件限制,原来没有灌溉机井时,村民只能等渠里的水来浇灌,经常是渠里没水导致地里的农作物没水浇,还经常出现村子和村子之间,农户和农户之间为农田灌溉问题发生矛盾。

  疏勒县的乡亲们说,电就是财富。为了让农田享受到井井通电的便利,他们主动与政府和电力部门对接,调整种植面积。看到电力线路架设好了,涓涓流水从水泵房里流出,上了年纪的人还要蹲下喝口井水,品尝着甘甜的井水。因为,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这要是在往年,简直不敢想。”疏勒县马场水源地的家庭农场主买买提・依明感慨地说。“电通了,水有了,我们农民的日子好过了,以前一亩地的收入只能达到400~500元。现在村子里新建的机井,可以覆盖到全村,种上果树和蔬菜,一亩地收入预计能达到1000~1500元。”买买提・依明家庭农场内,一筐筐刚刚摘下的桃子、杏子和番茄在装车,不到一个小时,这些水果和蔬菜将新鲜水灵地出现在喀什市和疏勒县的农贸市场及超市内,供人们挑选购买。

  今年30岁的买买提・依明是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人。高中毕业后,19岁的他跟随“打工潮”到内地去打拼,10年里,他做过搬运工、电子装配工、机修工,最后在陕西一处农场果园学技术。说起回到家乡,买买提・依明感慨地说:“在家什么都好,有亲人和朋友,还有熟悉的环境,在外打拼很不容易。如果在家里能挣钱,我也不想外出打工!现在国家政策好,农村电网建设更完善了,‘井井通电’的新线路都扯到地里了,动力足,也方便啊!我也学到了很多种植技术,正是回来发展的好时机。”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和买买提・依明不同,英吉沙县色提力乡喀勒加克村村民伊敏江・麦麦提正打扫村西头的烘干房卫生,为马上到来的烘干杏高峰提前准备,“烘干房免费用,电通了,电价也不贵,去年收了50吨杏子,烘干后有15吨,从收杏到烘干到出售完,只用了25天的时间,用了1000元的电费,烘干的杏子比普通晒的干净、成色好,而且更早上市,今年计划再多加工,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井井通电”,给像买买提・依明和伊敏江・麦麦提一样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实施“井井通电”工程中,新疆电力公司把升级改造的新农网带给当地农民的,不仅是充足稳定的电力,还有脱贫致富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

  

  

李梁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家能源局: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

2019-06-30

1个多月后,电价又要降了!看看降

2019-05-18

“陕西水电”新三板隆重挂牌

2019-04-26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

2018-12-05

全国首届“地电杯”电力工匠技

2018-12-05

热点排行
  •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董天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再立新功
  • · 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电”亮红色“连心桥”
  • · 汉中市委副书记权检到访陕西地电 交流脱贫攻坚工作
  • · 四川电力:十讲十增强 实现新跨越
  • · “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创建需翻越“三座大山”
  • · 陕西地电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在榆林座谈
  • · 深化“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还需要这么干!
  • · 陕西审计工作报告公布 农网资金4.36亿被套取
  • · 陕西地电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白云变建成投运
  • · 重庆9区县近7万人明年将别煤油灯
推荐阅读
  •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收购耒阳地方电网
  • · 陕西地电公司系统首例混改样本观察
  • · 国家电网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两年攻坚战 累计投资1423.6亿元
  • · 解密陕西地电2017年的“1234”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