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老黄牛――双辽市卧虎供电所邹长路的故事
2006-05-11 17:25:40 来源:吉林日报
A-
A+
电力18讯: 5月9日电(赵宝刚 张惠 记者 刘桂云)他是双辽市卧虎供电所的普通职工,1978年参加工作,在农电一线工作近30年。他工作不计报酬,是上下公认的老黄牛;他身兼数职,样样都让领导放心。今年已经56岁的邹长路,让人很难想到他不但工作在一线,而且还经常蹬杆。
近30年来,他先后干过变电值班员、收费员、配电线路员、安全员、资料员。每项工作,他都非常小心谨慎,绝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他说,安全无小事。注意安全,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只有安全了,企业才能有效益。每次上杆前,他都把安全措施准备好,严格按照安装规程操作。
对于线路员来说,最苦、最难的是雷雨天和冬天抢修。数九寒冬高空作业,伸不出手,20分钟的工作都要个把小时才能完成。去年6月的一天下午4点,所里接到用户电话。初步排查,确定故障位置为大富路段。这段线路共153基杆,14000米要逐基巡查,直到晚8点才巡到事故点,抢修完已是晚上9点了。这种事,对于他来说是常事。每遇这种事儿,他都主动上杆。别人管的片,他遇到也主动蹬杆。他常说:“这活,我熟,上去能快点。”而同志们却说,他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供电所一年的主要工作有春秋检、百日安全活动、安全月、临建工程等。看一下他每天的日程表:早7点前到单位――理顺工作票手续――备齐应用材料――与调度汇签――开班前会――分配当天工作任务、排出工作地段――办理工作手续――进入现场工作―――处理缺线――蹬杆检查――开班后会总结。一天下来,回家已经很晚了。他老伴说:“他在家是甩手掌柜。”家里指不上,用户却都能找到他。谁家新建房屋拉线、灯坏了、线断了,包括换保险丝,他都管。
1998年发大水,所里负责拉临时线路,他一连在坝上值班20天。在巡线的路上,他发现一处堤坝有裂缝,急忙报告镇领导。由于抢修及时,避免了险情发生。
辖区的每个基杆他都登过,上上下下超过5万余次;所里每项工作他都干过。他的节俭劲,有时惹得同事直说:“公家的东西,干嘛看得那么紧。”他却说:“大家小家一样。大家有了,小家才行。否则,谁都没有了。”大到变电器材,小到一段线、一个螺丝疙瘩,他从不浪费。每次出现场前,他都和同事们反复讲要注意安全。有的同事说:“也太唠叨了,都知道了。”“这老头人挺好,就是爱唠叨。”其实,他爱唠叨,是因为在他心里,安全最重要。一线工作,说不着念不着的隐患随时都可能发生,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处理好应急啊。
县局领导这样评价:老邹是农电的老黄牛,工作踏实,不要待遇,指哪打哪,独当一面,放哪都准成。
近30年来,他先后干过变电值班员、收费员、配电线路员、安全员、资料员。每项工作,他都非常小心谨慎,绝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他说,安全无小事。注意安全,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只有安全了,企业才能有效益。每次上杆前,他都把安全措施准备好,严格按照安装规程操作。
对于线路员来说,最苦、最难的是雷雨天和冬天抢修。数九寒冬高空作业,伸不出手,20分钟的工作都要个把小时才能完成。去年6月的一天下午4点,所里接到用户电话。初步排查,确定故障位置为大富路段。这段线路共153基杆,14000米要逐基巡查,直到晚8点才巡到事故点,抢修完已是晚上9点了。这种事,对于他来说是常事。每遇这种事儿,他都主动上杆。别人管的片,他遇到也主动蹬杆。他常说:“这活,我熟,上去能快点。”而同志们却说,他是把危险留给自己。
供电所一年的主要工作有春秋检、百日安全活动、安全月、临建工程等。看一下他每天的日程表:早7点前到单位――理顺工作票手续――备齐应用材料――与调度汇签――开班前会――分配当天工作任务、排出工作地段――办理工作手续――进入现场工作―――处理缺线――蹬杆检查――开班后会总结。一天下来,回家已经很晚了。他老伴说:“他在家是甩手掌柜。”家里指不上,用户却都能找到他。谁家新建房屋拉线、灯坏了、线断了,包括换保险丝,他都管。
1998年发大水,所里负责拉临时线路,他一连在坝上值班20天。在巡线的路上,他发现一处堤坝有裂缝,急忙报告镇领导。由于抢修及时,避免了险情发生。
辖区的每个基杆他都登过,上上下下超过5万余次;所里每项工作他都干过。他的节俭劲,有时惹得同事直说:“公家的东西,干嘛看得那么紧。”他却说:“大家小家一样。大家有了,小家才行。否则,谁都没有了。”大到变电器材,小到一段线、一个螺丝疙瘩,他从不浪费。每次出现场前,他都和同事们反复讲要注意安全。有的同事说:“也太唠叨了,都知道了。”“这老头人挺好,就是爱唠叨。”其实,他爱唠叨,是因为在他心里,安全最重要。一线工作,说不着念不着的隐患随时都可能发生,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处理好应急啊。
县局领导这样评价:老邹是农电的老黄牛,工作踏实,不要待遇,指哪打哪,独当一面,放哪都准成。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