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农电科技 > 正文

福州地下电缆“电子眼”实现精确定位

  2006-04-04 14:57:21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 3月30日上午,在福州市华林路清沟改造的同时,第一批“电子眼”安装到了地下电缆的中间接头处及重要部位。这批“电子眼”将和配电GIS系统完美结合,操作人员借助探测仪在短短数分钟内就能安全、快速、准确地找到地下电缆的故障点,大大提高了配电抢修和维护的效率。据了解,这种新型的电子标识系统将逐批安装到福州市新铺设及有条件安装的电缆中。
    据悉,这种“电子眼”叫做电子标识系统(EMS),能够精确标识密集的城市地下管线和设施。电力电缆建成后,运行维护人员一般凭借经验和图纸对地下电缆进行维护,缺乏精确的电缆定位手段,一旦电缆改接或电缆走廊被市政建设工程覆盖,运行维护人员再次查找电缆就十分困难。即使采用已有的地下管线探测设备,也会受到附近金属物、强电场环境和周围各种条件的影响,精度无法满足要求。配备了这种电子标识系统的地下电缆,在非开挖的条件下,运行维护人员手持定位仪即可随时随地获悉地下电缆的精确路径和深度,快速定位和掌握电缆的转弯处、故障点等复杂情况,有效避免误开挖,提高抢修速度,为电缆的维护和故障抢修带来有力的技术保障。这种电子标识系统(EMS)还预留了与配电GIS系统的接口,可将电缆定位点的经纬度、属性值等数据导入GIS系统,实现地下电缆信息的动态管理。(李卫平)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配网安全运行的“隐行杀手”
  • · D-Link交换机构建河南农电MIS系统
  • · 农电系统变电站亟待典型设计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五):"九五"电力信息化成就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七):电力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 全面推进信息化 增创企业发展新优势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九):电力信息化中的MIS系统建设再认识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三):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京召开 吴邦国要求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 · 重庆市南华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农电信息管理系统
  • · 与您闲聊MIS(三):再谈MIS建设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