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农电科技 > 正文

GSM短信技术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2008-01-23 16:43:25    来源: 
A- A+
电力18讯:    1 前言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成熟,电力系统对如何提高管理水平、给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电力系统正在实施多级电力营销计算机联网系统工程,其关键是如何解决电力数据采集受人力、时间、空间限制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困扰电力系统的问题,各地电力部门在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自动抄表系统试点,但数据传输通道一直制约着电力自动抄表系统的发展。电力自动抄表系统在传输通道上目前大部分采用电话、电力载波、FSK、专用无线通道等技术。由于采用的传输通道现有技术水平和传输特性的限制,效果均不理想,电力自动抄表系统的传输通道在系统组成上,已开始转移到与公用无线网相结合。

如果传输部分加装GSM短信息模块后,便可以解决困扰电力系统自动抄表系统的通道问题。系统和GSM公用网结合,充分利用GSM网覆盖面广、运行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实现远程自动抄表、远程实时监测、复费率时段设定、传统方式收费或预收费管理、窃电监测和示警、用户过载保护、用户实时查询,以及各类报表的自动统计与生成、同时还可附加其他多种管理功能。利用GSM公用网组成的自动抄表系统和现有的其它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相比,在系统可靠性、抗干忧性、稳定性、组网便捷性,可维护性,功能扩展性等方面均具备明显的优越性,并可降低运营成本,和劳动强度,实现电力系统的多级联网。

2 系统设置

供电单位营销部门设前置系统,并与相关部门签订通信协议,用户端设电能表智能控制装置,前置系统与用户端控制装置通过基地站实现无线短信传输。

3 前置完成功能

(1)设置:

①操作员及密码设置:操作员级别分三类:系统管理员、重要操作员和普通操作员。

②厂站登记:登记厂站名称及SIM卡号码。SIM卡号码作为厂站的地址。

③智能表登记:登记智能表编号所属厂站及地址。同时登记该表的管理人员及手机号码,这样一旦该表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通知该人员前去维修。

④短信中心设置:设置短信中心的号码。

(2)数据招测:可以人工招测指定电能表的当前数据和状态。同时也可以远端设置厂站的信息。

(3)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系统自动保存招回的信息,操作员可以根据保存的信息分析各厂站情况。

(4)实时数据接收和自动报警通知:系统实时接收各厂站发送来的数据,并把它们保存在数据库中。如果有电能表发生故障,则自动通知相应人员前去维修。

(5)遥控命令发送:系统可以远程控制线路断路器的分合,实现负荷调控。

4 智能表控制装置

在用户端设智能型电能表控制装置,其主要功能:

(1)每个装置可连接各类智能表1~32块。实时读取智能表信息。

(2)能在当地和远程设置系统参数。

(3)利用GSM通道传输数据。GSM模块中的SIM卡号作为厂站的地址。

(4)能够进行负荷控制。

(5)能自动监测线路的无功并报警。

(6)能够远程监测电能表的状态。当出现三相中有一相断线后能自动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前去维修。

(7)能定时发送实时信息。

(8)能够传输的数据包括:有功窗口值、无功窗口值、有功电量、无功电量、正向有功负荷、反向有功负荷、正向无功负荷、反向无功负荷、电压值和电流值,具体要根据智能表的功能。

(9)数据传输方式可选择不主动发送、每5min发送、每15min发送、每30min发送、1h发送、每天发送;遥控负荷必须有反叫确认功能。

(10)负荷控制继电器必须有断电保持功能,也就是说当控制装置掉闸时,继电器状态能够保持不变。

5 结束语

本系统在电力系统的运用,不局限在电力自动抄表系统,还可拓展运用到电力系统负控,小水电的监控,大用户的集控等。由于借助网络完善的公众GSM网,加之网络运营商和系统应用商的双重需求,具有系统组建简捷、运行维护方便、扩展功能强等特点,其在电力系统运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配网安全运行的“隐行杀手”
  • · D-Link交换机构建河南农电MIS系统
  • · 农电系统变电站亟待典型设计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五):"九五"电力信息化成就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七):电力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 全面推进信息化 增创企业发展新优势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九):电力信息化中的MIS系统建设再认识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三):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京召开 吴邦国要求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 · 重庆市南华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农电信息管理系统
  • · 与您闲聊MIS(三):再谈MIS建设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