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GPS点击供电服务系统大升级
2006-05-09 18:08:40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A-
A+
电力18讯: 本网讯 4月28日8:36分,无锡五里北新村407号301客户报修家中停电,无锡供电公司95598客户代表使用GPS自动派单功能对抢修车辆发出讯息,8:37分山北供电所苏B53257号抢修车接单受理该任务,于8:50分到达现场,8:59分故障修复,查为客户家中内部故障。这是无锡供电公司GPS系统投入配网抢修服务后的一次抢修任务,据悉,试运行中虽然系统还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但总体抢修速度已明显加快,GPS配电抢修管理系统成果正在逐步显现。
卫星定位系统(GPS)在各行业并不鲜见,尤其在车辆的规范使用等管理工作中起着强大的技术支撑作用。无锡公司最初决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此系统时,目的也在于依托科技手段,达到对公司管理、生产等所有用车的科学调配、实时监控、优化配置,以规范日常用车行为,提高车辆安全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随着对配电抢修和95598等服务系统的深入开发,公司决策层透过目前的服务运行环境,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服务空间,那就是通过在配电抢修管理中实施GPS系统,重新梳理完善抢修服务体系,实现整体服务平台的大提升。
服务升级:借助先进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配电抢修与无锡市区103余万用户的安全可靠用电息息相关。多年来,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公司不断调整着抢修网络结构和职能范围,2004年8月对抢修区域又进行了重新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缩短了平均抢修时间,使面广量大的低压故障抢修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从用户逐年增多和对供电服务要求日渐提高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运行模式仍然不尽完善,如在配电抢修全过程中,除了运用95598客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单据的生成、传递、归档外,其它环节都靠人工指挥,抢修中心按各供电所分管地域派发工作,但并不清楚当前抢修车的实时位置,无法直接调度就近的车辆前往故障点,当突发事故引起故障地点较为集中时,也不便于调动相邻抢修力量增援,延长了抢修抵达故障现场的时间,严重时甚至影响服务承诺的兑现。
现有的技术和服务体系将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公司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对95598配电抢修管理进行优化,建立一个提升服务的可靠平台,才能使供电服务真正实现质的飞跃。在实施车辆GPS管理系统中,公司领导十分关注配电抢修系统的开发,从调研、技术分析、系统测试到安装使用,都及时掌握信息,协调解决问题。公司信息中心、营销部、配电工区、汽服公司等单位部门相互支持配合,全力以赴投入开发应用,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完成了基础平台的建立,并通过前期测试对车辆运行轨迹显示、传送速度等技术进行了改进,目前系统已具备实时监控、信息互送等基本功能,实现了通过卫星定位装置全天候监测抢修车辆,自动分析客户报修信息,向离报修地点最近的抢修车派单,并反馈其接单、到达及完成的具体时间。一个全新的技术信息系统在庞大的供电服务网络中开始悄然运行。
系统点击: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完成了系统软硬件设施的安装之后,GPS系统本身的功能已具备应用的条件,但要真正在全地区范围内投入使用,还需要相应的电网、地域信息等配套技术服务。实施GPS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缩短抢修时间,就近解决故障,这就需要系统具备实时跟踪车辆具体方位、电网运行状态及结构、分布等功能,从而能够对各车辆的定位与故障点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形成最具效率的派单操作,实现快速抢修的目的。通过省公司的协调,全省GIS电子地图成功地接入GPS系统,使系统能较为准确地判断车辆的具体方位,但要正确判断抢修点,配电网GIS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无锡地区电网的飞速发展,电网资料基础数据经常处于滞后状态,目前使用的也是只有简单图纸查阅功能的CAD单线图纸系统。要适应GPS系统的应用,具有数据分析、地理定位、设备信息等多种功能的配网GIS系统的启用势在必行。
配网GIS系统作为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有强大的电网资料数据库支撑,囊括无锡地区所有的线路变电所主要设备。系统软件引进后,由于与原先图纸系统不兼容,公司配电工区担负了大部分基础台账资料的转换输入工作,对全辖区800多条线路、1800多座站所以及数量众多的高压用户资料、图纸进行重新更新、输入、核对,保证系统与实时信息相匹配。输入工作中,他们发现了不少以往资料中遗留的问题,如有的线路档线规格资料缺失或不准确,有的站所进出线编号重复或间隔名称没有及时更新等等,工作人员除了翻阅原始资料进行仔细核对,还进行实地考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就GIS系统本身存在的如本地化不够、系统图元缺少、并发运行能力不强等问题及时联系软件开发人员,通过现场或远程操作改进系统,
卫星定位系统(GPS)在各行业并不鲜见,尤其在车辆的规范使用等管理工作中起着强大的技术支撑作用。无锡公司最初决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此系统时,目的也在于依托科技手段,达到对公司管理、生产等所有用车的科学调配、实时监控、优化配置,以规范日常用车行为,提高车辆安全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随着对配电抢修和95598等服务系统的深入开发,公司决策层透过目前的服务运行环境,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服务空间,那就是通过在配电抢修管理中实施GPS系统,重新梳理完善抢修服务体系,实现整体服务平台的大提升。
服务升级:借助先进技术实现质的飞跃
配电抢修与无锡市区103余万用户的安全可靠用电息息相关。多年来,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公司不断调整着抢修网络结构和职能范围,2004年8月对抢修区域又进行了重新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缩短了平均抢修时间,使面广量大的低压故障抢修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然而,从用户逐年增多和对供电服务要求日渐提高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运行模式仍然不尽完善,如在配电抢修全过程中,除了运用95598客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单据的生成、传递、归档外,其它环节都靠人工指挥,抢修中心按各供电所分管地域派发工作,但并不清楚当前抢修车的实时位置,无法直接调度就近的车辆前往故障点,当突发事故引起故障地点较为集中时,也不便于调动相邻抢修力量增援,延长了抢修抵达故障现场的时间,严重时甚至影响服务承诺的兑现。
现有的技术和服务体系将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公司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对95598配电抢修管理进行优化,建立一个提升服务的可靠平台,才能使供电服务真正实现质的飞跃。在实施车辆GPS管理系统中,公司领导十分关注配电抢修系统的开发,从调研、技术分析、系统测试到安装使用,都及时掌握信息,协调解决问题。公司信息中心、营销部、配电工区、汽服公司等单位部门相互支持配合,全力以赴投入开发应用,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完成了基础平台的建立,并通过前期测试对车辆运行轨迹显示、传送速度等技术进行了改进,目前系统已具备实时监控、信息互送等基本功能,实现了通过卫星定位装置全天候监测抢修车辆,自动分析客户报修信息,向离报修地点最近的抢修车派单,并反馈其接单、到达及完成的具体时间。一个全新的技术信息系统在庞大的供电服务网络中开始悄然运行。
系统点击: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完成了系统软硬件设施的安装之后,GPS系统本身的功能已具备应用的条件,但要真正在全地区范围内投入使用,还需要相应的电网、地域信息等配套技术服务。实施GPS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缩短抢修时间,就近解决故障,这就需要系统具备实时跟踪车辆具体方位、电网运行状态及结构、分布等功能,从而能够对各车辆的定位与故障点进行综合判断分析,形成最具效率的派单操作,实现快速抢修的目的。通过省公司的协调,全省GIS电子地图成功地接入GPS系统,使系统能较为准确地判断车辆的具体方位,但要正确判断抢修点,配电网GIS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无锡地区电网的飞速发展,电网资料基础数据经常处于滞后状态,目前使用的也是只有简单图纸查阅功能的CAD单线图纸系统。要适应GPS系统的应用,具有数据分析、地理定位、设备信息等多种功能的配网GIS系统的启用势在必行。
配网GIS系统作为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有强大的电网资料数据库支撑,囊括无锡地区所有的线路变电所主要设备。系统软件引进后,由于与原先图纸系统不兼容,公司配电工区担负了大部分基础台账资料的转换输入工作,对全辖区800多条线路、1800多座站所以及数量众多的高压用户资料、图纸进行重新更新、输入、核对,保证系统与实时信息相匹配。输入工作中,他们发现了不少以往资料中遗留的问题,如有的线路档线规格资料缺失或不准确,有的站所进出线编号重复或间隔名称没有及时更新等等,工作人员除了翻阅原始资料进行仔细核对,还进行实地考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就GIS系统本身存在的如本地化不够、系统图元缺少、并发运行能力不强等问题及时联系软件开发人员,通过现场或远程操作改进系统,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