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农电科技 > 正文

EAM和ERP融合是大势所趋

  2006-01-06 15:02:0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去年,上海市电力公司、埃森哲公司和SAP公司在上海共同庆祝了上海电力SAP系统的全面上线。今年5月,外高桥电厂也开始了SAP系统持续提升的进程。除了同样地处上海外,两家公司的一大共同点,是都实施了融EAM(企业资产管理)和ERP(企业资源计划)于一体的SAP平台。和此两家公司类似的国内企业还有中国石化、浙江电力等。在特别注重设备管理的电力等资产密集型行业,经常会听到“EAM重要,还是ERP重要”的争执。这一争执的声音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失,因为EAM和ERP最终将合为一体,构成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平台。

    EAM与ERP存在天然联系

    为了避免引起混淆,这里将EAM定义为包含设备维护、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模块,以资产维护为核心的管理系统。ERP方面则采用狭义的定义,即只包含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等模块,以优化企业人财物资源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其实从结构上看,EAM和ERP就是无法截然割开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项目管理是二者的交织处。管理套件供应商如SAP所提供的广义ERP系统里面,本身就完全涵盖了EAM的范围。在资产密集型行业,这种广义的ERP可以认为是一种“以资产为核心”的ERP系统,区别于一般制造业“以产品为核心”的ERP系统。

    EAM和ERP融合的首要因素在于“集成”的技术驱动。综观IT发展历史,我们看到集成控制了IT应用发展的主线。集成促进了MAP发展为ERP,也促进了CMMS发展为EAM。目前在有些资产密集型行业,系统建设的思路是分开建设EAM和ERP系统,然后通过点对点或者数据总线的方式实现接口。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接口的开发和维护总会带来大量的成本,同时降低了不同系统联动的效率。一般来说,需要实现的接口还往往比想像的要多。SAP进行过一个统计,仅仅在SAP的维修工单模块和财务模块之间,就存在着40多个内嵌接口点,来实现不同的数据传递和流程联动功能。不难判断,如果在两套独立的EAM和ERP系统之间特意实现接口,要么增加大量成本,要么只能实现部分影响整体效能。而在融合了EAM和ERP的应用平台中,自然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管理进步促进二者融合追求更好地管理资产是促进EAM和ERP融合的业务因素。在EAM和ERP割据的情况下,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首先就是实物和账务的脱节:基建工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无法及时准确结转到资产上;设备维修维护过程的价值变化难以更新到资产价值上去;设备台账发生了移动变更而资产台账却无反应。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资产价值的不真实。其次影响的就是设备管理工作的计划性。试想一下,如果维修人力资源和备件等物资在ERP系统内管理,EAM在做维修计划时如何有效保证资源的供应?割据带来的影响还包括很多,如无法建立计划、预算、控制和分析的全面维护成本管理体系。而在融合了EAM和ERP的一体化管理平台上,上述这些限制和瓶颈都不复存在。

    除了技术和业务因素驱动外,市场土壤和环境的成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土壤是企业的内部条件,环境是市场上的实施顾问资源和行业榜样。国内许多企业,特别是资产密集型企业,总是担心自己内部的员工意识和素质是否能够承担一体化EAM和ERP带来的变革。这一点在经过多年信息化浪潮的洗礼,已经渐渐不再成为一个问题。如果考虑采用经过验证的、妥当的分步实施策略,更可以减少该因素的影响。通过多年的应用实践,许多国际或者本地化的信息化咨询公司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及既懂EAM也懂ERP的人才,为提供一体化的实施服务建立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国内的许多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也率先走出了这一步,树立了成功的榜样,如前文提到的上海电力和中国石化等。

    总而言之,根据IT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目前先行者的成功实践来看,EAM和ERP必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平台式的融合,为企业资产管理带来新的气象。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配网安全运行的“隐行杀手”
  • · D-Link交换机构建河南农电MIS系统
  • · 农电系统变电站亟待典型设计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五):"九五"电力信息化成就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七):电力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 全面推进信息化 增创企业发展新优势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九):电力信息化中的MIS系统建设再认识
  • · 农电企业信息化专题(三):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京召开 吴邦国要求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 · 重庆市南华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农电信息管理系统
  • · 与您闲聊MIS(三):再谈MIS建设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