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农电 > 地方新闻 > 正文

送电帕米尔 情暖昆仑山 新疆马尔洋乡173户边民用上大网电 

  2020-01-12 11:13:2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送电帕米尔 情暖昆仑山

  新疆马尔洋乡173户边民用上大网电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张溥 通讯员 孙广权

  开栏的话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对群众的庄严承诺,所获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脱贫攻坚喜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基层能源电力人的坚守与努力,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户的“幸福指数”,助力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用责任与担当照亮致富路。

  今日起,本报联合中国电力报刊协会开设“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专栏。多路记者将深入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把触角深入到行业的最小细胞―――基层企业、基层员工,为读者讲好能源电力与脱贫攻坚的精彩故事。敬请关注。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伴随着电视播放的《歌唱祖国》,12名塔吉克族小朋友在温暖的多媒体教室,第一次手握鼠标,在电脑上学习使用画图工具,画出自己眼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这一幕发生在帕米尔高原腹地、昆仑山脉深处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马尔洋乡中心小学。2019年12月24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瓦洽―马尔洋35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马尔洋乡配网建设工程正式送电,马尔洋乡迭村和努什墩村接通大网电,173户、770余名边境农牧民从“打开电视,灯泡就灭”“和太阳一同作息”的缺电时代,迎来了真正的电气化时代。

  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上了入学以来第一堂电脑课,打开了连接新世界的大门。更多与电有关的生活变化悄然发生,更多因电而生的美好希望,正在祖国的西疆极地上,演绎着追逐光明与温暖的动人故事。   

  电靓“彩云沟”“生活质量提高,发展更有保障”

  “马尔洋”在塔吉克语中的意思是“彩云沟”,这里群山连绵,叶尔羌河穿流而过,夏季草盛花繁,一派生机。不过到了冬天,“彩云沟”就失去了色彩。

  受制于帕米尔高原的自然条件,马尔洋乡一直依靠小水电和光伏板勉强供电。“这里冬季时间长,小水电到枯水期无法使用,冬季有效日照时长也只有2个小时,光伏板基本用不上。”马尔洋乡乡长阿布都热合曼・加瓦热告诉记者,一到夜晚,马尔洋乡就陷入没电没网没信号的沉寂中,村民们早就期盼着接通大网电。

  听说大网电建设工程就要完工,马尔洋乡卫生院副院长胡西买买提・艾热买买提早就开始准备起来。

  在乡卫生院二层的功能科,尘封多年的B超机再次接通电源,被擦得光亮如新。原来,接通大网电之前,因为电压不稳定,这台崭新的B超机一上岗就被烧坏,运到喀什修好后再也没有使用过,这次终于“重获新生”。

  “以前我们看病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现在通了大网电,我们的血常规检验仪、低温冷藏箱等设备终于可以拿出来用了。我们还新添置了X光机、中医理疗仪,新设了好几个科室。以后村民们不仅能在这里刷医保卡就医,遇到疑难病症还能实现远程会诊。”说起卫生院“有电”的未来,胡西买买提・艾热买买提滔滔不绝。

  村民提力・瓦力同样沉浸在大网电带来的幸福中。

  像其他村民一样,提力・瓦力打开自家的冰箱,储满了新鲜的羊肉和蔬菜,再也不用担心电压不稳和频繁停电了。不仅实现了食物储存自由,还实现了电器使用自由。“我家早就有了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但这些电器不能同时使用,开一个就要关一个,这还是在夏天光伏板发电时间长的时候。到了冬天,家里的电只够照明。现在,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提力・瓦力一边看电视一边说。

  在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提力・瓦力也在琢磨着增收的门路。他经营着全乡唯一一家磨面房,一直使用柴油发电机,每次需要去130公里外的县城买回柴油。大网电接入后,他打算更换更先进的磨面机,提高磨面的效率和质量,将这间磨面房经营得更大更好。

  “电是我们这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有了大网电,马尔洋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全乡发展更有保障了。我们计划先引进一个小型的牦牛肉深加工企业,加大对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全乡新建45家牧家乐,走产业致富的道路。”阿布都热合曼・加瓦热介绍。

  送电到“天边”“机械没有精神,人有!”

  回忆起第一次到马尔洋乡时的感受,马尔洋乡迭村第一书记薛传军感叹:“当时真是觉得走到了天边。”他万万没想到,他眼中“天边”那么远的小山村竟然还能通上大网电。

  记者从塔县县城驱车前往马尔洋乡,130公里的路程用了4个多小时,全程山路崎岖,需要翻越海拔4500米的唐勒达坂。下雪时,走这样的山路只能靠步行。

  2019年8月12日,马尔洋工程91号至110号铁塔进入基础浇筑阶段,16名现场施工人员23时返回驻地途中,突遇强降雨,引发泥石流,只能弃车沿泥石流相反方向徒步3个小时回到9公里外的马尔洋乡;2019年10月23日,大雪封  路,87号到95号铁塔处的12名施工人员23时完成当天工作后,手拉手步行3小时回到12公里外的驻地……

  喀什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胡争余告诉记者,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施工,突遇恶劣天气是家常便饭。

  “工程施工区均在山区,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60%,昼夜温差超过20摄氏度,工人塔上作业超过40分钟就必须下塔休息,平时一天能完成的工作在这里需要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地方没有路,我们需要先修建施工便道,冒着很大的风险将物资运送到指定位置;一些施工点所在位置坡度接近70度,大型机械无法到达,需要施工人员用人力一锤一锤凿出作业平台。”胡争余介绍。

  “机械没有精神,人有!”胡争余说。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施工环境下,新疆电力经过严密的现场勘查、分析,严格加强过程管控,配备充足的现场医疗和后勤保障力量,仅用了4个半月,就按照户均  容量4千瓦的“煤改电”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完成了计划需要13个月完成的马尔洋乡送电工程,新建35千伏线路86.8千米、新建10千伏及以下农配网线路33.25千米、新增35千伏变电站2座、新增配电变压器14台。

  安全可靠供电不仅需要坚强的网架,还需要科学及时的运维。国网塔县供电公司副经理吕涛介绍,针对马尔洋乡远距离输电的特点,他们将抽调精兵强将轮班驻扎在马尔洋乡,并在当地招募、培训劳务派遣工,加强线路特殊天气的巡检和状态检修,保证马尔洋乡的农牧民用好电。

  据了解,更多像马尔洋乡一样的“光伏村”地区也将迎来大网电。2019~2020年,新疆电力共投入专项资金超过5.5亿元,解决喀什地区4个乡10个村1100余户农牧民可靠用电问题。截至目前,3个村已完成送电,其余工程将在2020年6月底前完工。

 

责任编辑:李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永吉县供电“四心服务”提升客

2015-09-16

热点排行
  • · 欢歌迎佳节 揭阳供电分公司农电公司举办晚会
  • · 流水小镇引来致富活水——陕西安康供电公司5年来在流水镇投入电网建设资金3300万元,为流水镇变富变美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 · 安徽宣城周村圩:来了电我们就放心了
  • · 广东信宜水电农村电气化通过省验收
  • · 陆川县水电公司为库区保驾护航
  • · 江西彭泽棉船镇:供电员工巡堤保电
  • · 牟平电业客户服务中心以新思路、新方法践行服务方针
  • · 泰兴张桥农电站:电力阅报栏沟通新桥梁
  • · 电闪江空奏华章――江都市供电公司服务沿江开发纪实
  • · 大风筝“闯祸”引发训诫会 政企联手提高村民安全用电意识
推荐阅读
  • · 永吉县供电“四心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