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供电公司:特色种植产销旺,山村走上致富路
湖北钟祥市客店镇位于大洪山腹地,曾是湖北省有名的贫困乡镇。近年来,钟祥市供电公司投资1.6亿元,新增及改造配变228台,新建及改造线路638.89千米,为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电力支撑。
电作保障种植石斛脱贫
“张总,基地里的用电情况还好吗?”5月23日,湖北钟祥市供电公司员工胡明志一行人来到客店镇南庄村石斛种植基地,检查基地的用电设备。
“还好还好,多亏了你们的悉心照顾。”基地负责人张崇理说。
石斛生长在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缓慢,数量稀少,药用价值高,被当地人称为“千金草”。由于野生石斛数量减少,以石斛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南庄村一度陷入贫困。
为了可持续发展,南庄村村民开始人工种植石斛。但南庄村变压器容量小、设备旧,线路时常停电。石斛种植只能依靠人工喷淋,成活率低,生产成本较高。
从2015年起,钟祥市供电公司把南庄村列为农网改造升级的重点村组,三年间投资500多万元新增改造变压器及线路,保障了石斛种植用电。
2016年,在外的张崇理看好石斛未来市场,毅然回到家乡投资300多万元种植石斛。
青山绿水间,石斛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依山坡、山涧搭建起了100多个大棚,上面盖着用来透气和减弱阳光的黑色遮阳网。个个棚里都分布着用来喷水保湿的管道。
“石斛生长对湿度要求很高,要用抽水机抽水加压再进行雾化喷灌,同时也要用电调节温度。要实打实地培育好石斛,还真离不开电。”说起石斛的成长,张崇理深有感触。
用电得到了可靠保障,南庄村石斛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到了200多亩。一晃3年过去了,当初张崇理大棚里还不到两厘米的石斛幼苗,现在都长成了二十多厘米长的粗壮的石斛条子,开始上市销售。张崇理介绍,每亩大棚可生产鲜石斛150至2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000元计算,每亩产值在30万元以上。目前,该村已脱贫摘帽,93户285名村民靠石斛种植和销售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南庄村大洪山铁皮石斛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畅销国内30多个城市,还出口韩国、泰国等地。
电商成规模草莓网上飘香
“以前草莓在本地销售不值钱,1元1斤都没人要,现在我们搞了个淘宝店,把草莓卖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可以卖到10多元一斤,收入一下子就上去了。”5月12日,在客店镇泉河村千亩奶油草莓园内,村民蔡小英正在大棚里忙碌着。
这片按照统一模式高标准建设的草莓园包括育苗工厂、日光温棚,还有配套加工车间、冷藏库、中转库、配送中心等设施。泉河村村支书张炜说:“用电有保障,村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了,村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草莓种植和加工是泉河村的主要产业。但以前因为电压不稳、电力不足,草莓种植及加工无法稳定开展。
2016年,钟祥市供电公司在泉河村新增一台100千伏安和两台200千伏安变压器,解决了低电压问题。村民纷纷建起了有机蔬菜、瓜果大棚。目前,该村115户365名村民脱贫率达到100%。
近年来,钟祥市供电公司持续给电网“强筋健骨”,助力乡村振兴。仅2018年,客店镇就建成了55个配网项目,重过载配变比例降幅达9.3%,年平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51.58%。
农网升级改造后,客店镇建起了52个电商村级服务站,当地果农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做买卖。“我们是一刻都离不开电。一旦断电,客户信息录入不了,快递单打印不了,我们的生意也做不了。”泉河村勇志电商公司负责人张勇介绍,每年的上半年是草莓销售的旺季。这个时候最怕停电,停电1天,1家店可能会有一两千斤草莓滞压。如果是在销售高峰期,每天滞压的草莓会有上万斤,损失超过100万元。
钟祥市供电公司密切关注客店镇特色产业等项目的用电需求,推行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报装手续,缩短施工时间,把电商客户纳入优先保障用电范畴;建立健全常态服务机制,不定期组织人员上门走访,了解电商客户用电需求,提供生产经营用电分析和技术指导,并义务“体检”线路、设备,保障村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供电所和我村是结对共建支部,电力党员服务队经常到村里检查线路,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
——南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汉林
现在解决了低电压问题,我们村石斛种植发展也没了后顾之忧。
——南庄村石斛种植户刘明
电工师傅经常上门提供电能替代和用电设备检查、维护等服务,及时了解用电需求,我们很满意。
——泉河村千亩奶油草莓园负责人高萌萌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