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商情 > 正文

太阳能业日薄西山多位CFO融资无路

  2012-04-13 15:30:12    来源: 
A- A+
电力18讯:    
  三张预亏的成绩单,无异于整个光伏(太阳能)行业入冬的一张公告。

  1月31日,三家光伏上市公司向日葵、超日太阳和拓日新能同时发布2011年业绩预告。其中,向日葵预计盈利下降九成,超日太阳预计盈利下降35%至65%,拓日新能则预亏8000万元至9000万元。

  其中,日子过得最为艰难的当属拓日新能。拓日新能2011年全年预亏1.35亿元至1.45亿元,而其2010年的净利润为9627万元。拓日新能在2011年10月22日披露的三季度报告中曾预计2011年度亏损为8000万元至9000万元。第四季度经营让拓日新能雪上加霜。

  其实,近来光伏行业内的坏消息还远不止这些。

  2011年12月14日,因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太阳能科技股中国科技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12月21日,股价长期处于1美元左右的中电光伏为提振股价,宣布了三股并一股的并股计划,但股价不升反跌8.63个百分点。

  晶科能源的CFO张龙根在这段时间里也相当发愁。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太阳能公司,2010年上市发行价为11美元,目前在6美元左右徘徊。相对于同行,虽然已经算不错了,但仍然是前途暗淡。

  摆在张龙根面前的美国资本市场已基本失去了融资能力――股价如此低迷,做股票增发显然不现实;主要光伏企业的负债率已高达70%,再继续发行债券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

  更令人绝望的是,在中国概念股被集体打压,全球太阳能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环境下,短期内股价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CFO们纷纷出走
  退市,从美国退市,重新回到市盈率更高的A股或港股上市,这被看作是这些曾以“在美国上市”为荣的光伏企业的最后选择。据本刊记者了解,包括尚德、英利、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在内的主要光伏企业均已启动从海外退市的计划。

  然而,退市回购股票所需的大笔资金又成为新难题。在目前的市场下,能帮助它们完成退市的“金主”并不多。而对于一些光伏企业能否找到金主成功退市,张龙根认为“太难了”。

  过去6个月,11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公司,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昱辉阳光和阿特斯太阳能的CFO选择了出走。而据坊间传言,业内还有2家公司的CFO正在考虑辞职。

  让这些职业经理人决定另寻高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业奄奄一息的生存现状。

欧债危机让新能源泡沫加速破灭,而那些暂时存活下来的中国太阳能公司,及其背后的银行和地方政府都正在苦苦挣扎。

  所有的支撑都指向了一个解决途径:找钱,维持运营。这个艰巨任务很大程度上成了CFO们的头等大事:要在已经基本失去融资能力的资本市场中找钱。

  然而,CFO们的薪酬却与压力成反比。由于CFO们的收入与公司的盈利增长和股市表现直接挂钩,在太阳能科技股几近“垃圾股”的情况下,CFO们的股权兑现希望渺茫,“知难而退”显得顺理成章。

  最能找钱的人都走了,说明这个行业可能遇到了大麻烦。但奇怪的是,数家新能源公司还在争相上市。

  2011年12月,国电科环和京能清洁能源两家公司在香港逆市IPO。然而,这两家公司遭遇的不是延迟上市,就是融资金额大幅缩水,甚至遇到了“少谈风电和太阳能,大打环保牌”的尴尬。更可悲的是,早前试图冲刺国内创业板的公元太阳能,还遭遇IPO被否的命运。

  这些看似逆向而行的举动背后,却有着相同的原因:正是对未来新能源产业的悲观,让这些恐慌的私募基金急于将过去两年投资的新能源公司“出手”:现在不卖,以后可能更难卖了。

  “2011年6月以后,情况急转直下,背后的私募股权投资一定要退出,现在能卖多少算多少。”参与了国电科环IPO项目的Frost.Sullivan公司能源电力咨询经理曹寅说,新能源概念股IPO已经很难找到基石投资者了,“他们一听到是新能源,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无论从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投资数量还是光伏企业IPO情况来看,均较前几年退步了。

  试图通过上市缓解资金压力的还有计划分拆旗下业务在香港上市的赛维LDK,但没有人敢买这家债务总额已经高达58.51亿美元的光伏企业的账。有消息人士向《IT时代周刊》透露,赛维多晶硅业务上市初审就未获通过,目前上市时间已延至2012年年中。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凯迪生态“难产”年报终出:问题

2018-07-05

中国火电“绿色改造”工程市场

2015-09-18

热点排行
  • · 中国的电力市场充满巨大环保商机
  • · 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届三次成员大会在深圳召开
  • · 神雾环保陷流动性泥潭:预付款飙升 账上仅940万现金
  • · 上海建工与卡万塔能源签协议 共同开发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
  • · 深能环保中标任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特许经营项目 项目毗邻雄安新区
  • · 别再说低价竞争是“优胜劣汰”!饿死同行、亏死自己,项目质量谁保证?
  • · 外国能源巨头加快进入煤层气产业
  • · 不能按期支付16凯迪03利息 *ST凯迪逾期债务超93亿元
  • · 菲达环保年报预亏将戴帽 离奇担保惹祸投资者买单
  • · 启迪桑德:财务被质疑被下发问询函 未来还有什么看头?
推荐阅读
  • · 中国火电“绿色改造”工程市场潜力巨大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