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为龙头 粤环保产业产值2015年将达5千亿元
2012-04-24 08:52:0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到2015年,广东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南方日报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政府网站获悉,《关于加快我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已经印发。《意见》除了明确上述环保产值目标外,还提出“培育10家以上环保企业上市,建立20家省级以上环保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形成10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
自去年底以来,环保产业发展就频频得到高层重视。省委书记汪洋在去年12月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环保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扶持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着重提升环保产业规模经济水平。随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下称(决定))中也提出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服务、新型环保材料等环保技术(产业)发展。”
抓手
绿色低碳为龙头 重点发展四大领域
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照广东GDP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将占全省GDP的7.4%。而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到2015年,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3%作为环保投入也达2010亿。上述投入和产值在世界中等发达地区里也属中上水平。
《意见》明确了我省环保产业的四大发展领域,包括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领域、环境监测与环保材料领域与环境服务业领域。
其中,绿色低碳发展被列入首位提及,包括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无碳技术与装备,着力发展电力、冶金、石油、化工、陶瓷、水泥、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减碳技术与装备,引导发展碳捕获与埋存技术与装备。此外,在循环经济上,对符合“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包括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
省有关部门专家分析认为,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和首批低碳试点省,广东面临的节能与污染物减排存量空间已经有限,而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节能任务比“十一五”期间高2个百分点,形势异常严峻。要推进“十二五”时期的减排工作,重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减排技术与设备能否跟上十分关键。此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也是世界研究多年的重点领域,自然也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
据了解,我省的电力、造纸、水泥已经进行了多年落后产能淘汰工作,电力、水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都相继出台了“十二五”减排目标。而省环保厅透露,今年,全省完成3000个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其中全省水泥企业全部安装高效除尘设备,珠三角在役3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完成降氮脱硝设施改造,电镀行业的排放监测也进一步收紧。“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将为未来几年广东庞大的减排需求提供硬件与技术的支撑。另外,广东的核电发展较快,但太阳能与生物质在低碳的贡献上还有待提高。”
路径
弥补环保装备与服务业短板
助力治污
除了为低碳发展铺路之外,“十二五”时期,我省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还瞄准了目前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据《意见》透露,在污染防治技术方面,重点发展与水污染防治有关的制革、印染、线路板、电镀、化工、畜禽养殖等重污染行业废水处理与再生循环回用技术与装备,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发展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等技术与装备,着力发展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和机动车尾气净化等技术与装备。
在环境监测与环保材料领域,《意见》要求重点发展污染源在线监测及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以及高性能的环保药剂和材料。在环保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咨询服务,着力发展污染防治技术咨询服务,并建立完善面向环保产业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体系。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表示,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环保服务业这三方面重点发展都非常有必要,可谓切中了广东环保产业目前发展的短板,而市场需求也非常大。
赵细康特别指出,环保产业发展这次突破性地提到了“环保服务业”,以往这常常被忽视。“广东一直存在企业有环保改造需求,却找不到信息,技术供应商又长期与潜在客户对接不上的尴尬。广东在环保咨询、环境监测评价、环保技术引进与交流等方面同样大有可为。”
前景
珠三角或成环保技术摇篮
社会资本有盼头
为了实现“培育10家以上环保企业上市,形成10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的目标,《意见》提出制订我省环保产业聚集区及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聚集我省环保产业优势资源,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带,在东西北地区形成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带。
《意见》支持相关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结构比较健全的环保产业集群。统筹规划,依托各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等平台,在特色环保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重点培育建设一批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产业集聚示范区和试点基地。
专家们认为,加大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这能进一步发挥这些新兴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循环经济效应,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和协调发展的格局。省环保部门专家指出,事实上,无论排污治污,还是环保技术研发,集聚发展更有利于节省处理成本与物流费用,形成产业链。
为保障环保产业顺利发展,《意见》透露,广东加大财政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投入。
此外,广东还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环保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环保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服务。
“到2015年,广东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南方日报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政府网站获悉,《关于加快我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已经印发。《意见》除了明确上述环保产值目标外,还提出“培育10家以上环保企业上市,建立20家省级以上环保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形成10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
自去年底以来,环保产业发展就频频得到高层重视。省委书记汪洋在去年12月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环保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扶持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着重提升环保产业规模经济水平。随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下称(决定))中也提出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服务、新型环保材料等环保技术(产业)发展。”
抓手
绿色低碳为龙头 重点发展四大领域
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照广东GDP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将占全省GDP的7.4%。而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到2015年,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3%作为环保投入也达2010亿。上述投入和产值在世界中等发达地区里也属中上水平。
《意见》明确了我省环保产业的四大发展领域,包括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领域、环境监测与环保材料领域与环境服务业领域。
其中,绿色低碳发展被列入首位提及,包括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无碳技术与装备,着力发展电力、冶金、石油、化工、陶瓷、水泥、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减碳技术与装备,引导发展碳捕获与埋存技术与装备。此外,在循环经济上,对符合“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包括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重点发展。
省有关部门专家分析认为,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和首批低碳试点省,广东面临的节能与污染物减排存量空间已经有限,而国家下达我省“十二五”节能任务比“十一五”期间高2个百分点,形势异常严峻。要推进“十二五”时期的减排工作,重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减排技术与设备能否跟上十分关键。此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也是世界研究多年的重点领域,自然也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
据了解,我省的电力、造纸、水泥已经进行了多年落后产能淘汰工作,电力、水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都相继出台了“十二五”减排目标。而省环保厅透露,今年,全省完成3000个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其中全省水泥企业全部安装高效除尘设备,珠三角在役3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完成降氮脱硝设施改造,电镀行业的排放监测也进一步收紧。“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将为未来几年广东庞大的减排需求提供硬件与技术的支撑。另外,广东的核电发展较快,但太阳能与生物质在低碳的贡献上还有待提高。”
路径
弥补环保装备与服务业短板
助力治污
除了为低碳发展铺路之外,“十二五”时期,我省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还瞄准了目前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据《意见》透露,在污染防治技术方面,重点发展与水污染防治有关的制革、印染、线路板、电镀、化工、畜禽养殖等重污染行业废水处理与再生循环回用技术与装备,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发展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等技术与装备,着力发展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和机动车尾气净化等技术与装备。
在环境监测与环保材料领域,《意见》要求重点发展污染源在线监测及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以及高性能的环保药剂和材料。在环保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咨询服务,着力发展污染防治技术咨询服务,并建立完善面向环保产业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体系。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表示,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环保服务业这三方面重点发展都非常有必要,可谓切中了广东环保产业目前发展的短板,而市场需求也非常大。
赵细康特别指出,环保产业发展这次突破性地提到了“环保服务业”,以往这常常被忽视。“广东一直存在企业有环保改造需求,却找不到信息,技术供应商又长期与潜在客户对接不上的尴尬。广东在环保咨询、环境监测评价、环保技术引进与交流等方面同样大有可为。”
前景
珠三角或成环保技术摇篮
社会资本有盼头
为了实现“培育10家以上环保企业上市,形成10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保骨干企业”的目标,《意见》提出制订我省环保产业聚集区及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聚集我省环保产业优势资源,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带,在东西北地区形成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带。
《意见》支持相关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较为完整、产业结构比较健全的环保产业集群。统筹规划,依托各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等平台,在特色环保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重点培育建设一批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工程建设和运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产业集聚示范区和试点基地。
专家们认为,加大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这能进一步发挥这些新兴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循环经济效应,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和协调发展的格局。省环保部门专家指出,事实上,无论排污治污,还是环保技术研发,集聚发展更有利于节省处理成本与物流费用,形成产业链。
为保障环保产业顺利发展,《意见》透露,广东加大财政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投入。
此外,广东还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入环保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环保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服务。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