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核能的开发利用仍不可或缺

  2012-07-19 09:11:41    来源:科技日报 
A- A+
电力18讯:    
  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和原子核能等。煤、石油、天然气等称为化石能源。由于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污染大气环境,它们又被称为高污染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不会直接排放大气污染物,被称为清洁能源。

  尽管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污染物,备受人们的诟病,但是它们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面临化石能源资源枯竭的困境。水力、风力和地热的开发利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技术成本居高不下,推广利用始终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水电是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但是由于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生物环境和人文景观造成的巨大破坏,致使大江大河上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备受人们的非议。

  本来人们认为原子核能是人类最终可以开发利用的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对于核能的开发利用寄于厚望,但是由于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以及最近的日本福岛核电厂的爆炸事故,再次引起人们对于核能开发利用的质疑和担忧。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接二连三的核电厂爆炸事故,对于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损失,在人们的心理上投下的阴影是难以消除的。因此,优先开发利用核电的方针和政策,不得不再次叫停。那末,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最终出路在哪里?什么是安全、有效,稳定可靠的新能源?本人在2012年第2期《前沿科学》发表的“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出路与前景”一文根据我国的能源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的特点,分析论证了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出路与前景。

  面对目前化石能源资源的短缺,以及未来不久将会到来的化石能源资源枯竭的困境,即使竭尽全力、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也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因此可以说,开发利用核能,既是走出能源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原子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对于相等的质量来说,在核反应过程里释放的能量,比普通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约大几百万倍。重核的裂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轻核的聚合,将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地壳中的铀燃料比化石燃料的蕴藏量多很多,即使核能在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燃料也足够人类利用相当长的时间。

  核电是核能开发利用最成功的项目。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里,都有核电厂在不停地运行。尽管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将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在经过冷静的思考之后我们将会发现,与其他能源相比,核能发电有其独特的优点和有利条件。核能发电已经有十分成熟的技术,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核能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和未来摆脱能源短缺困境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出路。在我国开发利用核能,有广阔的美好前景。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人们将会把核电的安全生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技术方面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把核电运行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把核电的安全运行,提高到最高水平。开发利用核能,是人类摆脱化石能源资源短缺,应对不久将来的化石能源枯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巨大需求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出路。核电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积极、稳妥、适当地在安全环境里发展核电,将会造福于全人类。(杨新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