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电力行业离碳排放权交易有多远电力行业离碳排放权交易有多远

  2012-06-15 17:17:29    来源: 
A- A+
电力18讯:    
  6月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与国际能源署(IEA)召开“中国低碳电力发展政策选择研究成果”发布会。会上,IEA研究员Baron表示,“由于大量使用煤炭,2009年中国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2%。”为此,他建议在电力行业采用碳排放权交易,通过有效分配排放额来减少碳排放,以最小的成本达到环境目标。
电力行业减排之策

  “我们设计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将仅直接影响化石燃料发电,即煤炭、石油、天然气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国家发改委能研所研究员姜克隽说。

  据了解,中国的电力部门有其自身特点,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以及存在很多小型低效的发电企业等,这些都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了空间。

  电力行业开展碳排放交易体系包括几大核心要素,分别为排放上限,电厂级的排放许可分配,交易能力,一套排放的监测、核查和报告体系,一个可信的执行机制以及实现上述要点产生的价格。

  “简单来说,就是相关部门给电力企业确定一个排放配额,高于此额度的排放企业需支付一定费用,向碳交易机构或者排放较少的企业购买碳排放额。”姜克隽解释道,“目前而言,中国的发电部门主要有华能、大唐、国电、华电和中电投等五大集团,其他主要电力公司还包括中国三峡、广东粤电集团、浙江省能源、神华和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这十家企业在2008年的装机容量一共是4.5亿千瓦,而当年中国的总装机容量是7.8亿千瓦,共排放14亿吨二氧化碳。”

  此外,在检测与核查方面,姜克隽表示,其与IEA的研究报告确定了两种实现目标的方法。第一种是,发电厂需要对其燃料使用进行报告,其中应该包括足够的信息来估算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国内已有的CDM市场规则可以为之提供相关依据。第二种是,发电厂必须运行连续的排放监测系统来测量二氧化硫的排放,这些系统可以在提供少量额外费用条件下升级,实现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测量。

核心难题:电价与调度

  电力行业碳排放交易施行之后,带来的首要直接问题就是电价的上升。

  “为完成碳排放约束指标,同时保证电力供应,发电企业需要通过采取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碳捕集技术等降低自身碳排放,或者通过碳交易实现减排目标。这些都会增加发电企业的运行成本。”清华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对本报记者指出,“按照国际经验来看,增加的这部分成本都会转嫁到电价中,但现在中国的电价是受到控制的,电价不上涨,碳交易体系也难以维系。”

  电监会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五大电力集团现在负债率较高,如果电价上调不了,再加上碳排放费用,企业处境将更加艰难。”
“只要电价能上调,我们企业也会配合。”中电投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然而,电价上涨对于中国而言,不是一件易事。正因为此,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孙翠华才在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能研所与IEA的研究“值得借鉴”,但真正操作起来,将有一定难度。

  除了电价之外,电力调度也成为了实施碳排放交易的一大难题。目前,电厂的调度一般基于当地政府的年度计划,它规定了各个电厂运行的小时数。此前,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等部门曾联合发布《节能发电调度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为的是节能和减少当地污染。“这个调度方法对于最高效的煤电厂和低排放技术来说很有利,它在试点省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现在其推行起来难度仍然很大,主要因为电厂由于减少调度而相对减少收益没法获得补偿。”一位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说,“调度方式不改变,高碳向低碳的发电方式也就难以转换。”

  此外,与会专家还指出,碳排放配额的制定以及分配如何确定也都是目前在电力行业实施碳排放交易的难点,仍需进一步研究。
碳交易还有多远?

  此前,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七省市碳交易试点。6月2日,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在由中国国际经济发展促进会等主办的“2012首届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也透露,目前,国家拟定的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湖北、广东等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全面启动,试点地区抓紧制定本地区碳排放绝对量和强度两大指标方案,并建立各自区域内的排放交易体系。

  “中国的碳交易已经开始起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但现在都还处于理论阶段,具体怎么做国内都没有实际经验可以借鉴,我们与7省市的相关负责人有过多次接触,现在都在拿方案的阶段,目前电力行业碳交易他们也纳入了考虑。”

  根据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试点要求,2013年底我国将在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市场,2015年建成全国性市场。

  “执行这个时间表目前看来仍然有难度。”上述专家说。

  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宣晓伟也表示,碳交易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基础和条件,包括全国碳交易体系的建立,地区和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权账户的建立,地区和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监测、核实、汇报,相关合约的执行等等。如何防止相关地区和企业在交易中弄虚作假,将是碳交易市场能够存在并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的强力推行,如果要转到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那么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政府是否有能力进行有效监管,各方能否保证企业进行诚信交易,都是很大的问题。

  就电力行业建立碳交易体系而言,dBaron表示,将市场机制应用于政府管制的行业中会产生一些挑战,但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排放交易体系在中国电力行业就可以是一个实现低成本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政策工具。“这需要与中国研究机构和企业一起,对中国实施排放交易的实际经验做进一步分析、监测和评估。”Baron说。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