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专题 > 节能环保 > 观点访谈 > 正文

斯特恩建议中国发展低碳型经济

  2006-12-06 08:47:11    来源: 
A- A+
电力18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波 北京报道

  斯特恩建议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为了推动世界各国提高意识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正在进行一场环球游说之旅。11月30日斯特恩来到了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与政府官员以及经济学者们积极探讨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

  英国政府于10月30日发布的《斯特恩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斯特恩此次宣传的主题。对于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报告》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报告》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而且富国由于自工业革命以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责任者,因此应对减排资金的提供承担主要责任。

  在11月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上,《报告》成为各国代表讨论的一个重要议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报告代表了经济学家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观点,使之从环保问题变成了更大意义上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12月1日英国驻华大使馆的新闻发布会上,斯特恩表示,《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咨询了中国和其他各国的经济界和科学界人士的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影响。《报告》显示,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中国北方将经历严重干旱,南方将经历严重洪灾,而且随着喜马拉雅山冰川的消退和雪线的上升,中国有很多地方将遭受严重的淡水紧缺问题。

  “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斯特恩说。此次访问中国,他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铁道部和中央煤炭部门的官员,以及50位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就进一步推动工作,尤其是融资、技术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更多讨论。

  斯特恩建议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有关人士透露,中国的决策部门对于报告的具体政策细节有浓厚兴趣,特别是关于“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如何在电力等能源部门具体实施等问题。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

  “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在等待、观望,或者在推迟行动。”斯特恩强调,中国政府认可报告提出的一个结论―――即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并不会阻碍经济增长,只是在生产和消耗能源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方式。中国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提高能效计划,也正在采取措施阻止森林砍伐,并在电力行业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更多使用,以及在控制汽车尾气方面制定更高的排放标准。“先发展再考虑调整的想法是错误的,中方认可这一观点。”斯特恩说。

  11月28日,英国工贸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人民大学的演讲中呼吁,中国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达林建议,中国可以发挥作用,促进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再签订一个国际条约,约束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减少碳排放。欧盟或者英国的零碳排放科技都值得与中国合作。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江亿: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系统

2018-12-22

热点排行
  • · 北方农村清洁取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 · 文件解读|发改委《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 · 上海能源专家认为“十一五”能耗降低20%目标可以达到
  • · 垃圾发电厂“待遇不同”前景悬殊
  • · 环保企业无用武之地 污染企业为何能掐住其咽喉
  • · 数据调查丨创新技术和手段是节能减排关键
  • · 光大国际总裁王天义:不能用未来技术和财力处理今天的垃圾
  • · 高道平:山西清洁取暖“煤改电”推进情况探析
  • · 贵州提高煤层气利用率有待政策推动
  • · 王志轩:碳市场对电力行业意味着什么——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降低电力碳减排成本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